查文庫>課文大全> 小學課文荔枝蜜原文及賞析

小學課文荔枝蜜原文及賞析

小學課文荔枝蜜原文及賞析

  《荔枝蜜》作者楊朔,文中巧妙地運用了卒章顯志,借物喻人這一技法。文章開頭,寫自己曾被蜜蜂螫了一下,因而看到蜜蜂心裡就不舒服。繼而,作者描寫了荔枝蜜的甜香,不覺動了情,由蜜想到釀蜜的蜜蜂,便到蜂場去參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課文荔枝蜜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荔枝蜜原文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說起來可笑。孩子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大人告訴我說:蜜蜂輕易不螫人,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盡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覺得那蜜蜂可憐,原諒它了。可是從此以後,每逢看見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總不怎麼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廣東從化溫泉小住了幾天。四圍是山,懷裡抱著一潭春水,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剛去的當晚,是個陰天,偶爾倚著樓窗一望,奇怪啊,怎麼樓前憑空湧起那麼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斷?記得樓前是一片比較平坦的園林,不是山。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趕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來是滿野的荔枝樹,一棵連一棵,每棵的葉子都密得不透縫,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的不是時候,滿樹剛開著淺黃色的小花,並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吃鮮荔枝了。

  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稀罕物兒吧?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有時還趁著月色採花釀蜜。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滋養精神。熱心腸的同志為我也弄到兩瓶。一開瓶子塞兒,就是那麼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裡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

  荔枝林深處,隱隱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溫泉公社的養蜂場,卻起了個有趣的名兒,叫“養蜂大廈”。正當十分春色,花開得正鬧。一走近“大廈”,只見成群結隊的蜜蜂出出進進,飛去飛來,那沸沸揚揚的情景,會使你想:說不定蜜蜂也在趕著建設什麼新生活呢。

  養蜂員老梁領我走進“大廈”。叫他老梁,其實是個青年人,舉動很精細。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開一個木頭蜂箱,箱裡隔著一排板,每塊板上滿是蜜蜂,蠕蠕地爬著。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細長,每隻蜜蜂都願意用採來的花精供養它。

  老梁嘆息似的輕輕說:“你瞧這群小東西,多聽話。”

  我就問道:“像這樣一窩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說:“能割幾十斤。蜜蜂這物件,最愛勞動。廣東天氣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閒著。釀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給它們留一點點糖,夠它們吃的就行了。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麼,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

  我又問道:“這樣好蜜,不怕什麼東西來糟害麼?”

  老梁說:“怎麼不怕?你得提防蟲子爬進來,還得提防大黃蜂。大黃蜂這賊最惡,常常落在蜜蜂窩洞口。專幹壞事。”

  我不覺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該怎麼對付大黃蜂呢?”

  老梁說:“趕!趕不走就打死它。要讓它待在那兒,會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個問題,就問:“可是呢,一隻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說:“蜂王可以活三年,一隻工蜂最多能活六個月。”

  我說:“原來壽命這樣短。你不是總得往蜂房外邊打掃死蜜蜂麼?”

  老梁搖一搖頭說:“從來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數,自己就悄悄死在外邊,再也不回來了。”

  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麼高尚啊!

  透過荔枝樹林,我沉吟地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裡,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

  這黑夜,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釀造著未來…

  賞析

  當代散文名家楊朔的《荔枝蜜》也巧妙地運用了卒章顯志這一技法。文章開頭,寫自己曾被蜜蜂螫了一下,因而看到蜜蜂心裡就不舒服。繼而,作者描寫了荔枝蜜的甜香,不覺動了情,由蜜想到釀蜜的蜜蜂,便到蜂場去參觀。作者瞭解了蜜蜂的生活習性.感慨地說:“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麼高尚啊!”看到這裡,你會覺得作者是在歌頌蜜蜂,表現蜜蜂高尚品質,然而作品結尾卻來了個大轉彎,從歌頌蜜蜂轉到歌頌勤勞勇敢的農民:“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著生活的蜜”。“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跟《岳陽樓記》結尾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樣,正是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文章結束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也點出來了。原來前邊大篇幅地歌頌蜜蜂,正是為後邊歌頌勞動人民作鋪墊,這樣的結尾顯得自然、有力,也統貫了全篇要義,此即卒章顯志之法的妙用。

  擴充套件資料:閱讀訓練

  閱讀《荔枝蜜》選文,回答文後問題。

  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美的水果。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①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可見荔枝的妙處。偏偏我來的不是時候,荔枝剛開花。滿樹淺黃色的小花,並不出眾。新發的嫩葉,顏色淡紅,比花倒還中看些。從開花到果子成熟,大約得三個月,看來我是等不及在這兒吃鮮荔枝了。

  吃鮮荔枝蜜,倒是時候,有人也許沒聽說這(A) 物兒吧?②從化的荔枝樹多得像汪洋大海,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忘記早晚。

  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住在溫泉的人多半喜歡吃這種蜜,zi (B)身體。熱心腸的同志送給我兩瓶。一開瓶塞兒,就是那麼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裡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的味兒。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得呢。

  1、將文中空缺處填上適當的詞。

  A( ) B()

  2、給下列劃線字注音解釋。

  啖_______ _______ 瓶塞兒______ _______ 中看______ _______

  3、用“出眾”一詞造句。

  4、文中畫線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寫荔枝樹、荔枝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第二段中作者展開聯想,由____________聯想到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本文要寫蜜蜂,讚美蜜蜂勤勞無私的品質,卻為何用大量的筆墨寫荔枝林、荔枝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稀罕) B(滋養)

  2、啖dàn吃 瓶塞兒sāi塞子 中看zhong 合適

  3、“略”

  4、①引用,說明荔枝的美妙,同時為文章增添了情趣;②比喻、擬人、勾勒出一幅熱熱鬧鬧興高采烈的蜜蜂釀蜜的美好場景。

  5、為接著寫蜜蜂蓄勢。

  6、由荔枝蜜的香甜聯想到生活的甜美。

  7、寫荔枝林為寫吃荔枝蜜服務,寫荔枝蜜的香甜,為下文寫參觀蜜蜂,讚美蜜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