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落花生的性格課文原文

落花生的性格課文原文

落花生的性格課文原文

  精讀課文《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我們看看下面吧!

  落花生的性格課文原文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闢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穫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嚐嚐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咐附就在後園的茅亭裡過這個節。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裡,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也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落花生解析

  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透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並用行動實踐了這一心願,成為優秀的作家。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過收穫節做了準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品格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學生把二、三兩段合併成一段理解也可以。

  文章在表達上頗具匠心:詳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時言辭樸實無華。儘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圖一幅,畫的是在一個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後院茅亭裡過花生節的情景。桌上擺滿了花生做的各種食品,難得回來的父親正在和顏悅色地對孩子們說著什麼。從畫面上看,作者“我”還很小,只有七八歲,可父親關於花生的一番評議,卻深深印在了他們姐弟們的心裡。由此,再次印證了一個人從小受到嚴格的,積極的教育的重要。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由表及裡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文章詳略的合理安排,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