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三年級上冊課文《我想》教學實錄

三年級上冊課文《我想》教學實錄

三年級上冊課文《我想》教學實錄

  學生分析

  班級有學生40人,他們都喜歡語文課。課堂上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如在學習《愛什麼顏色》一課時,學生喜歡白色,聯想到白衣天使是白色的,美麗的百合花是白色的,老師的粉筆是白色的,家是白色的……學生們都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願意與小組同學愉快合作。有一定的自我評價能力和生生評價的能力。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幫助他們學習、感悟小詩的美,並試著續編小詩。

  課堂教學記實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1、欣賞歌曲《種太陽》。 師:同學們,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歡聽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給同學們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播放《種太陽》)

  2、談談這首歌表達了什麼願望? 師: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很多同學都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了,讓我感受到你們也很喜歡這首歌,你能說說這首歌表達了什麼願望嗎? (生自由發言) 〖點評:創設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是有效組織教學的首要條件。用動聽的音樂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一個想象的殿堂。〗

  3、師小結。 師:“種太陽”是一個多少美妙而大膽的想法呀,我想在我們小小的童心中,也會有這許許多多的夢想,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夢想的天堂,共同走近“《我想》”。(板書課題)

  4、質疑。師: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麼?(學生結合預習來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初步感知。

  師:請大家仔細看,認真聽,也可小聲跟讀。注意生字的讀音,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播放課件《我想》) 〖點評:藉助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再現課文內容,把學生帶入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讀的慾望。〗 (生觀看跟讀後完成:我想變成 。)

  生1:我想變成美麗的桃花。

  生2:我想變成紮根土地的柳樹。

  生3:我想變成長著眼睛的風箏。

  生4:我想變成大自然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

  2、獨立試讀,感受意境。

  三、細讀課文,體悟情感。

  師:同學們喜不喜歡這首詩,有什麼辦法既能把詩讀好,又能體現它的美呢?老師推薦一種方法:小組合作喜歡哪節就美美地讀一讀,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把自學的金鑰匙呢! 出示自學提示----美美地讀一讀,思考:A我想變成什麼?為什麼? B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小組討論。 C用讀或演的形式彙報。 出示練習題:(師:老師這還有幾道小題想考考大家,要想答好這幾道題你可就要讀好課文) 遙遠或陌生 的地方 美妙、動聽或清脆的歌聲 豐富或合理的營養 (生合理搭配)

  四、彙報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交流得很熱烈,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份情感上的快樂與大家分享,用我們的情打動在座的每一位,哪一小組學習第一小節?

  1、彙報第一小節。

  A生按自學提綱彙報,在小組分好工。

  B各小組補充,評讀、賽讀。

  C學生自由練讀。

  生1:在第一小節我知道小作者想把手兒接在桃樹枝上,帶著花苞在風中悠盪。(這一小組的同學合作讀,其中讀到這一節節尾時全班配合,輕聲“布穀、布穀”) 其餘生自由練讀。 〖點評:在小組合作中分工明確,而且這個小組還能與大家互動,這樣創新的設計,使課堂氣氛活躍進來了。〗

  師過渡小結:一雙普通的小手在我們插上想像的翅膀後,竟然變得如此美妙,如此神奇,這就是想像賦予大自然的活力,那就讓我們繼續展開想像的翅膀,去追尋美好的夢想!誰來彙報第二小節。

  2、彙報第二小節。

  同樣按自學提示彙報。 學生自由練讀時,教師過渡語:(指掛圖)你們看,一場場春雨過後,柳樹心情地伸展著自己的小腳丫,貪婪地吮吸著大地母親的乳汁,你們發現柳樹的葉子更綠了,更繁茂,在不知不學中,柳樹一點點地長大了,請你邊讀邊想像,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3、彙報第三小節。

  同樣按自學提示彙報。

  A、師:長了眼睛的風箏在藍天上自由地飛翔,它看到太陽,白雲,它還會看到什麼?展開翅膀想一想,說一說。 生1:我望到了萬里長城; 生2:我望到了金色的稻田; 生3:我望到了海潮的大海; ………… 師小結:你們的想像太美了,在藍天上我們看到了這麼多,這麼美的事物,難怪小作者說“藍天是我的課堂”。

  B、仿寫練習: 師:同學們,當我們面對著這春天的美景時,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份興奮、有一份衝動、那就讓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把心中最真切的想法表達出來吧!(出示仿寫格式) 我想把 , 在 上。 , 。 啊, —— 。

  C、全班交流。 生1:我想把眼睛裝在月亮上,看星星有多明亮,瞧藍天有多神秘。望啊,望――宇宙是我們探索的課題。 師:第一位小詩人誕生了,誰再說。 生2:我想把眼睛裝在電腦上,看江南山川秀麗的風景,瞧北國的銀裝素裹。望啊,望――描出了我的理想和希望。

  師:有創意,可真棒。 生3:我想把眼睛掛在星星上。看銀河多明亮,瞧祖國多遼闊。望啊,望――一切奧秘就在星空。 生4:我想把眼睛裝在“神舟五號”上,和楊利偉叔叔共享歡笑。看呀,看――看宇宙多美麗,瞧我們各國小朋友在歌唱。 生5:我想把耳朵伸到池塘邊。聽青蛙在歌唱,聽小魚在竊竊私語。聽啊,聽——聽出世界各種美妙的聲音。 ………… D、師總結過渡:藍藍的天空讓我們的眼睛更加明淨,柔軟的白雲讓我們的遐想更加美好。明亮的太陽給予了我們無限的力量,我們是一群渾身散發著太陽氣息的孩子,就讓我們的心,我們的理想繼續飛翔。誰來接著彙報? 〖點評:教師的.語言充滿著詩情畫意,看來文化底蘊豐富,而且配以聲情並貌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一個想象的空間,使學生的想像力飛揚!〗

  4、彙報第四小節。

  同樣按自學提示彙報。 注意:讓學生簡單說說對蒲公英的、柳絮的瞭解。 生1:輕輕一吹蒲公英的種子,白色的種子就像小降落傘一樣飄起來。 師:真不錯,還能用比喻句來介紹。 生2:柳絮就是柳樹的種子,白色的毛能隨風飛舞,似雪花、似棉絮。 師:你的知識真多,而且還能用“似……似……”這樣的比喻句來介紹。 師:是啊,我們的夢飛啊飛,飛來了遙遠的地方,這遙遠的地方會是哪兒呢?我們飛到那兒去幹什麼呢?請你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想一想,說一說。 生1:可能是飛到南極,與企鵝對話; 生2:可能是飛到宇宙,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師: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雖然年紀小,但夢想卻如此遠大,老師為有你們這樣的學生感到驕傲,那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美好的夢想,再來讀一讀這一節吧!(齊讀)

  5、彙報第五小節。

  生1:我們帶著夢想飛到遠方時,還要和爸爸、媽媽商量。 師:是呀,要商量什麼?

  生2:怕爸爸、媽媽惦記所以要告訴媽媽、爸爸。

  生3:到遙遠的地方爸爸、媽媽不同意怎麼辦呀,應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同意了才能去。

  生4:……

  五、整體讀文,深入感知。

  1、指名讀。

  師:誰願意把這首小詩讀給大家聽,同學們認真聽,一會兒評一評。 找生讀,讀後評。 生1:他讀的很有感情。 生2:他讀時我好像也變成了桃花、柳樹,變成風箏飛上了藍天…… 師:說的可真好。是呀,讀書就該這樣,邊讀、邊想、邊感受,一定能把小詩讀好。

  2.配樂讀。

  師:讓我們配上音樂一起來背背這首小詩吧! (課件播放音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背。) 〖點評: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想像空間,給人一種走進〗

  六、暢談感受。

  師:學完了這課你有什麼想法或你想給自己和大家留什麼作業?

  生:我想…… 師小結:孩子們,你們的心是火紅的,更是奔放的,小花、小草、柳絮、蒲公英是我們的夢想,飛上月球,遨遊太空更是我們美好的幻想。我記得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想像力遠比知識本身更重要。”那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插上想像的翅膀,用我們的刻苦和勤奮去努力實現我們美好的夢想吧!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完了,但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嘆孩子豐富的想像力,感嘆孩子的聰明伶俐,感嘆孩子願意把自己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孩子們無論是在朗讀小詩上,還是續編小詩,以及小組交流中都是那麼積極主動,他們被小詩所吸引,被小詩所陶醉,所以在編小詩中他們會想到把眼睛裝在“神舟五號”上、裝在宇宙中、裝在春天裡……無盡的遐想給孩子插上翅膀,讓他們放飛想像,放飛理想。 在教學中我也融入其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一起讀書,一起討論,一起想像。今後在語文課中,我還要與他們一同學習,一同感悟文章的美。

  課堂教學實錄總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特別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朱老師的這節課,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首先,新課開始時的激趣匯入,一下子就集中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學習準備了良好的心理狀態。而且多次為學生創設想像的空間,真正激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因。其次,在學生自己讀詩、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又到小組交流,有利於集思廣益、增進交流,鍛鍊表達、擴大知識面。便於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在這其中,教者又安排了拓展思維的練習,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嘗試寫一首小詩。孩子的思維飛起來了,他們想到了把眼睛安在月亮上,安在電腦上,甚至把眼睛安在“神舟五號”上……另外,朱老師過渡語的設計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整節課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中,可以感受到這是一位文化底蘊十分豐富的教師,語言錘鍊得也十分到位!我們的新課程正是需要這樣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