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寓言兩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寓言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寓言兩則

  《寓言兩則》使我們明白了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下面就隨小編再來複習一下吧。

  《寓言兩則》

  紀昌學射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開始練習的時候,飛衛對紀昌說:“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qī)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紀昌對自己的成績感到很滿意,以為學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見飛衛。飛衛對他說:“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裡,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髮,綁住一隻蝨(shī)子,把它吊在視窗。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裡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取得了這樣大的進步,紀昌趕緊跑到飛衛那裡,報告了這個好訊息。飛衛高興地拍拍他的肩頭,說:“你就要成功了!”於是,飛衛開始教他怎樣開弓,怎樣放箭。

  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扁鵲治病

  有一天,名醫扁鵲去拜見蔡(cài)桓(huán)公。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扁鵲走後,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cǎi)他。扁鵲又退了出去。

  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扁鵲連忙退了出來。

  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扁鵲,你這次見了大王,為什麼一聲不響,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鵲解釋道:“皮膚病用熱水敷(fū)燙(tàng)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jì)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寓言兩則》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百發百中、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和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

  2、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相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瞭解到了什麼?還想了解什麼?(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衛的徒弟,並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衛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同學們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三、交流討論,朗讀課文

  1、指名課文,注意隨機指導讀正確詞句。

  2、彙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請教。飛衛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之後,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衛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