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爬山虎的腳》課文

《爬山虎的腳》課文

《爬山虎的腳》課文

  《爬山虎的腳》是冀教版、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課文,其作者葉聖陶。下面是關於《爬山虎的腳》課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爬山虎的腳》課文

  學校操場北邊牆上滿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從小院的西牆爬上去,在房頂上佔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麼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步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爬山虎的腳》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後使我們也產生了探究的願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

  課文第2自然段寫爬山虎的葉子。從剛長出來到長大,葉子的顏色從嫩紅變成嫩綠,長大後的葉子引人注目,並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

  課文的重點部分是第3至4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莖上的卷鬚比作“腳”,非常生動地描寫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向上攀爬的。它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它的形狀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顏色如新葉。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透過“觸、變、巴、拉、緊貼”等一系列動詞,清楚地寫出了爬山虎爬牆的過程。最後一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與牆的關係:它的腳要是沒觸著牆就會枯萎。

  透過讀文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對爬山虎的觀察細緻入微,而且是連續觀察了很長時間。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細緻、連續地觀察事物的,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把觀察到的事物具體地、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透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