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珍珠鳥的課文研討

珍珠鳥的課文研討

珍珠鳥的課文研討

  《珍珠鳥》這篇文章被納入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教材語文六年級上學期教材中。下面是珍珠鳥的課文研討,請參考!

  珍珠鳥的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一開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語氣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並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輕鬆基調。通讀全篇,讀者始終被作者的筆牽引著,被人對動物的關愛之情籠罩著,與作者一起悉心體察著這可愛又怕人的鳥的一舉一動。

  在關愛之情的驅使下,“我”主要為小鳥兒做了兩件事:第一,雖然小鳥兒已經有了“舒適又溫暖的巢”,但“我”仍舊精心為它重新加工、佈置了一個幽靜、安全的居室,並按時給它們添食加水;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開始新生活的小鳥“輕鬆自在”的叫聲,也許就是它對主人的感謝。第二,“我”按捺自己的好奇心,決不因為所謂的喜愛而輕易打擾小鳥兒的生活;在以後的日子裡小鳥對“我”的逐漸親近就是對這份愛的最好回報。

  正是因為作者對珍珠鳥懷著這樣的憐愛之心,所以他常將人的性靈賦予無知的小鳥,把珍珠鳥描摹得嬌憨可愛。“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多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初到新環境中流露出的忐忑而好奇的神態。文章對珍珠雛鳥的'描寫用了更多的筆墨。“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它對籠子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在屋子裡飛來飛去;它不懂得尊重權威,“神氣十足”地“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它又非常膽小,當它把燈繩撞得搖動起來時,會嚇得馬上逃到畫框上去;只要爸爸媽媽生氣地叫一聲,它便又像一個聽話的乖孩子一樣,“立即飛回籠裡去”。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無知的小鳥,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然後“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大人的臉色呢!有了人的性靈的小鳥,竟可以像可愛的孩子一樣趴在“我”的肩膀上睡覺。

  由於有愛,作者格外認真地觀察著小鳥的一舉一動;另一方面,由於細心的觀察,進一步加深了作者對這天真的生靈的喜愛。文章中這種滿溢著愛意的描寫非常多,作者用輕盈活潑、疏密有致的筆觸為我們精心勾勒了珍珠鳥的形象,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

  2.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我”和珍珠鳥一家三口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係變化過程。全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寫“我”為珍珠鳥佈置了一個舒適又溫暖的巢。第二部分(第6~16段)寫珍珠雛鳥與“我”由疏遠到親近的感情交流過程。表面上看,小鳥從“離我較遠”,到“一點點挨近”,到“淘氣地陪伴我”,到最後“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與“我”的形體距離越來越近。在這個過程中,是小鳥主動來親近“我”;而實際上,我和小鳥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某種舉動為前提條件的。因為“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所以它們“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因為“我”“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不驚動它們,所以雛鳥可以在“我”家自由成長;因為“我不管它”,所以即便開著窗子,它也不會飛走;因為“我不去傷害它”,所以它敢於“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因為“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所以它會“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因為“我不動聲色地寫”,所以它甚至用小紅嘴“啄著我顫動的筆尖”;因為“我”沒有用手抓它,而只是“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所以它會“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可見,人與鳥形體距離的逐漸接近,清晰地表現了二者心理距離的不斷縮短。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我”的舉動起到了決定作用,“我”用超脫私慾的愛心為它營造了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也因此贏得了它對人的信賴。“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結尾一句話成了統領全篇的點睛之筆,閃耀著動人的思想光彩。不僅是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尊重對方的生存空間、思想空間,真正做到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這是建立信賴關係的前提條件,而有了信賴無疑會使世界多一抹溫柔的色彩。

  二、問題研究

  為什麼文章在開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

  “怕人”是珍珠鳥的突出特點,作者把這一點放在前面說,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鳥兒由“怕人”到“信賴”人,是文章的敘事線索,在這條線索的牽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對鳥兒的愛護和尊重,交代了鳥兒由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相信我的變化過程,交代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圍繞描寫物件的特點立意,使文章結構緊湊,脈絡清晰。

  文章根據珍珠鳥“怕人”這一特點巧妙地安排了珍珠鳥的出場方式,它隱居在繁茂的吊蘭葉蔓的後面,其形象的展現過程實際上就表現了珍珠鳥對人害怕程度的減弱過程。文章先描寫了垂蔓中珍珠鳥又細又亮的叫聲,再寫隱約閃動在吊蘭後的身影,然後寫綠蔓中伸出的“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和東瞧西看的小腦袋,直到第七段珍珠雛鳥才脫離了背景,現出全貌。文章用逐層點染的方法描寫珍珠鳥的形象,真實再現了珍珠鳥小心試探,一步一步從隱居的環境中顯現出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