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含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含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含義

  《金剛經》叫我們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說法,只要人識得此心。下面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含義,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本經之名,一般稱為經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含義很多。現解讀如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金剛般若觀照,到達彼岸的方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金剛般若觀照,得無上正等正覺之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金剛般若觀照,得見如來指南。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金剛般若觀照,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的寶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金剛般若觀照,成就圓滿六般若波羅蜜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金剛般若觀照,剎那相應,一念得成諸佛聖道。

  金剛般若觀照是實修無上菩提的法本。

  金剛般若觀照是入佛一切智智的秘笈。

  金剛般若觀照是降伏其心的護念。

  金剛般若觀照是疾得無上大菩提的永恆付囑。

  “經”,譬喻道路與方法。

  “波羅蜜經”,是到達涅槃之路。

  “般若波羅蜜經”,是中道智慧究竟解脫法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摧伏十方魔障的無上法寶。

  金剛,喻為大菩提之烈火焚燃煩惱之乾草。

  金剛,喻為大智慧之沸湯化度愚痴之冰霜。

  金剛,喻為大光明之覺照,摧伏分別心中一切無明痴暗。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出生一切諸佛及諸佛成就之法。一切般若觀照行者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護,因而不被一切諸魔所破壞,不被一切障礙所留難,不被一切諸境相所迷惑,不被一切禪定三昧所樂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非名非相非言說。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非到達非不到達,非此岸非彼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一切法非得非失,非生非滅。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一切果非成就非不成就。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成就佛道非剎那非三大阿僧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非修非證,非出非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其心不降伏而自然降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實無一法可得。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亦非諸有為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非涅槃非不涅槃,非解脫非不解脫。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無諸魔障亦無摧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雖喻烈火併非焚燒。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雖喻為沸湯,並無滾燙而是清涼。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雖謂光明卻並非日月。

  是故《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不可思議。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不可思議。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果報亦不可思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什麼如此不可思議?是因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法身舍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不可思議,是佛法身舍利寶光的不可思議,是佛於般若觀照者隨處護念的不可思議,是佛永恆付囑的不可思議。

  以金剛心行於《般若波羅蜜經》,是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喻發菩提心者,其心淳淑,其意堅固,其心猶如金剛。

  菩薩發心有十事行為若金剛,其十如下:

  1. 為行菩提,遊於無量生死之難不生悔恨,心如金剛;

  2. 一切所有施無所,心如金剛;

  3. 常以平等心於眾生,心如金剛;

  4. 我皆當度一切眾生,以佛滅度而滅度之,心如金剛;

  5. 滅度眾生已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心若金剛;

  6. 分別曉了一切諸法,心若金剛;

  7. 於一切佛法常加精進無所遺漏,心若金剛;

  8. 其慧普入十方靡所不達,心若金剛;

  9. 具足一切智智入一門,心若金剛;

  10. 諸所愛重無有增減,不以貪惜斷諸所著,心若金剛。

  菩薩以此十種金剛心行《般若波羅蜜經》,行無上菩提之路。無上菩提之行,即是金剛般若觀照之行。金剛般若觀照之行即是諸佛如來所行。諸佛如來所有無上菩提之行,即是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故佛說須菩提,以是名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汝當奉持。此《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是佛法大城。

  拓展閱讀:《金剛經》對《壇經》的影響

  讀過《金剛經》的人,再去接觸《壇經》一定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開啟《壇經》的第二品,便是《般若品》。此品以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為開頭,展開了說法,接著顯示般若的功用。祖曰:"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6)從第一義上來看,凡夫與佛,煩惱與菩提,的.確沒有什麼差別。可是凡夫與佛因為存在迷與悟的不同:凡夫迷故,處處著境,沒有智慧,因而便有煩惱;而聖賢以般若智慧通達諸法實相,不住於相,煩惱了不可得,當下就是菩提了。

  進入《定慧品》,六祖又依般若法門,提出禪門修行的三大綱領。祖曰:"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7)何為無念?《壇經》的解釋是:"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無念並非什麼境界都不接觸,或者什麼都不想,而是在接觸外境的時候,心不染著境界,如同明鏡,境來則現,境去則無。顯然,這與《金剛經》所說的"人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一樣的。何為無相?《壇經》說:"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實相無相,但實相也並非離開萬物,別有所指,這就需要有般若,以般若故不住於相,透過諸相,始能通達法性。《金剛經》也認為"實相者,即是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何為無住?《壇經》釋曰:"念念之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若前念不住即無縛,此是以無住為本。"心住於境,則是心為境所縛,倘不住於境,則解脫也。所以般若思想以無住生心,為修行的要領。

  對於坐禪,六祖從對般若法門的體驗中,提出了禪家特有的方式。比如以往坐禪,禪者注重坐相,並對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規,而《壇經》中卻呵斥坐相。經中記載:"有神秀弟子參訪六祖,祖問:汝師何為開示?對曰:常教誨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臥。祖曰:住心觀靜,是病非禪,常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過。(8)從般若法門的無住前提看,禪者假如拘泥坐相上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因為道乃無相,道遍一切處,自然應該從行住坐臥的一切舉動中去體驗。

  又在坐禪用心方面,小乘禪觀講究從六根門頭攝一而入,繫心一境。而《壇經》卻叫我們坐禪,要心無所住。祖曰:"此門坐禪,元不執心,亦不執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心故覆障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著即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9)這是從見性、觀實相入手,以無住為方便。定即是慧,定慧一體,同小乘禪觀,由定而慧,顯然不同。

  以上僅舉幾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其實《金剛經》對《壇經》的影響是全面的,而非部分,這有待於今後專門研究。

  擴充套件閱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釋鳩摩羅什譯,晚唐五代刻本,漢文珍貴古籍,存藏於國家圖書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 cchedikā prajā pāramitā 梵文釋義: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簡稱《金剛經》。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法本是最早也流傳最廣的譯本。

  以後相繼出現5種譯本: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南朝陳真諦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隋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唐玄奘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義淨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經》的釋論有:憨山大師的《金剛決疑》;天親菩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