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文言文閱讀

《記承天寺夜遊》文言文閱讀

《記承天寺夜遊》文言文閱讀

  【一】

  (一)閱讀文言文《記承天寺夜遊》,完成7~11題。(共10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7、解釋兩個加點詞。(2分)

  ①念( ) ②但( )

  8、譯句子。(1分)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9、品文中劃橫線句子的妙處。(2分)

  答:                                          

                     

  10、本文寫作時,蘇軾已被貶黃州。當時,他備受監視,近乎流放。揣文章最後一句,體會作答:

  11、綜合探究(3分)]

  結合蘇軾的兩首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講城子·密州出獵》或其他作品,談談其創作作風。

  答:                                                                                 

  【二】

  (一)閱讀文言文《記承天寺夜遊》,完成7~11題。(共7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7、解詞。(1分):念( )

  8、譯句子。(2分)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譯文:                                          

  9、品文中劃橫線句子的妙處。(2分)

  答:                                                               

  10、本文寫作時,蘇軾已被貶黃州。當時,他備受監視,近乎流放。揣文章最後一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                                                                

                     

  文言文閱讀: 7、考慮、周到 8、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9、“積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寫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交橫”寫竹柏之影參差錯雜。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清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對即可) 10、賞月的欣喜;貶謫的悲涼;人身的感慨;被貶的無奈寂寞;雖屢遭貶謫,但仍樂觀豁達。(至少說出兩種情感,意思對即可)

  【三】

  (二)課內文言文閱讀(6分)

  閱讀《記承天寺夜遊》,完成3-5題。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分)

  ①念無與為樂者 念: ②相與步於中庭 步:

  4.用現代漢語譯句子。(2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                                                               

  5.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發李太白思鄉之苦;“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似鉤彎月,觸動李後主亡國之痛;此文中,蘇東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達了怎樣的心情呢?(3分)

  答:                                                                                    

  (二)課內文言文閱讀(6分) 3 1 念:考慮、想到 步:散步、漫步(每空0.5分) 4 2 月光照在院中,如積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交錯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5 3 文中蘇東坡將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積水,又將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答將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積水即可給分);表達了作者複雜微妙的心情:既有鬱郁不得志的悲涼,又有讚賞自己與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1分,答出表現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

  【四】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後面的問題。(14分)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 ,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4、選文的作者——與其父蘇、其弟蘇轍並稱“三蘇”,同屬“ 八大家”之列。(1分)

  5、將文章中空缺的語句填寫在下面橫線上。(2分)

  6、用“/”標示下列語句朗讀的'語意停頓。(1分)

  蓋竹柏影也

  7、解釋下面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2分)

  ①念無與為樂者 念:—— ②相與步於中庭 步:——

  8、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 譯文:                                          

  ②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譯文:                                          

  9、作者在文中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怎樣的世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4分)

  ①作者描繪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4、蘇軾,唐宋。(答完全正確者得1分;否則,不得分) 5、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 6、蓋/竹柏影也 7、①考慮,想到 ②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8、①(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窗戶(十分優美),我高興地起來走出戶外。 ②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閒人啊! 9、①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曠達(或雖遭貶謫依然 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