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將進酒> 詩詞鑑賞--將進酒

詩詞鑑賞--將進酒

詩詞鑑賞--將進酒

  引導語: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他的《將進酒》即其代表作,下面是小編整理這首詩的詩詞鑑賞,我們一起閱讀學習吧。

  《將進酒》1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2!

  君不見,高堂3明鏡悲白髮4,朝如青絲暮成雪5!

  人生得意6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7。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8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9,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10。

  鐘鼓饌玉11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12,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13,斗酒十千恣歡謔14。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15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16,呼兒將出17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18。

  註釋:

  1【將進酒】這首詩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將(qiāng)進酒,樂府舊題。將,請。

  2【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東流入海,不會倒流回來。

  3【高堂】父母。

  4【悲白髮】為鬢髮斑白而傷感。

  5【朝如青絲暮成雪】形容時光匆促,人生短暫。青絲,黑色的頭髮。暮成雪,到晚上黑髮變白。

  6【得意】指心情愉快,有興致。

  7【千金散盡還復來】意思是金錢不足貴,散去還會來。

  8【會須】應該。

  9【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朋友岑勳、元丹丘。

  10【側耳聽】側著耳朵聽,形容聽得認真、仔細。側,一作“傾”。

  11【鐘鼓饌玉】代指富貴利祿。鐘鼓,古時豪貴之家宴飲以鐘鼓伴奏。饌玉,形容食物珍美如玉。

  12【寂寞】默默無聞。一說“被世人冷落”。

  13【陳王昔時宴平樂】陳王,指三國時魏詩人曹植(192~232),封陳王。宴平樂,在洛陽的`平樂觀宴飲。

  14【斗酒十千恣歡謔】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錢,指酒美價昂。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鬥,盛酒器,有柄。恣歡謔,盡情尋歡作樂。謔,喜樂。

  15【徑須】只管。

  16【五花馬,千金裘】五花馬,指名貴的馬。千金裘,名貴的皮衣。

  17【將出】拿出。

  18【萬古愁】綿綿不盡的愁。

  鑑賞: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題目意譯即“勸酒歌”。

  《宋書》:漢鼓吹鐃歌十八曲,有《將進酒》曲。

  《樂府詩集》:《將進酒》古詞雲:將進酒,乘大白,內容多寫宴飲遊樂,詠唱飲酒放歌的事。

  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備繁體,薦佳餚。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遊樂飲酒而已。”

  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本詩為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詩由黃河起興,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盪,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講飲酒,字面上詩人是在宣揚縱酒行樂,而且詩中用欣賞肯定的態度,用豪邁的氣勢來寫飲酒,把它寫得很壯美,也確實有某種消極作用,不過反映了詩人當時找不到對抗黑暗勢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個人反抗的興奮劑,有了酒,像是有了千軍萬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劑,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這些都表現了時代和階級的侷限。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洩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李白在《將進酒》一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題目意譯即“勸酒歌”。《宋書》:漢鼓吹鐃歌十八曲,有《將進酒》曲。《樂府詩集》:《將進酒》古詞雲:將進酒,乘大白,內容多寫宴飲遊樂,詠唱飲酒放歌的事。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比如詩中屢用鉅額數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湧的鬱怒情緒。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當詩人宰相賀知章看是詩後驚呼“此乃天上謫仙所做”。

  《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痛快淋漓”四字足代表讀是詩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