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讀書筆記

湖心亭看雪讀書筆記

湖心亭看雪讀書筆記

  張岱小品文歷來受人們的推崇,而他創作的佳作《湖心亭看雪》更是家喻戶曉。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湖心亭看雪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湖心亭看雪讀書筆記篇一:

  每當賞讀《湖心亭看雪》時,雋永清新的文字,精湛熟稔的語言,宛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遮去所有的汙穢,將純潔與明媚灑入我的心田。又好似湖中漣漪,在平靜泛著不安,一種感動漸漸襲來。

  清新淡雅的筆墨令我對作者充滿崇敬之情,這是怎樣的豁達與開闊的胸襟啊!感謝張岱,能將這好文字留給後人享讀。

  然而,真正令我感動的是張岱的仕子之情。

  張岱是明末清初山陰人,出身於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劇,實為享樂之士。然而明亡後,國破家亡之痛使他不再從仕,入山著書以終。這些情感都在《湖心亭看雪》中顯露無餘。張岱借西湖看雪之景詮釋了一顆不隨流俗,遺世孤立的隱逸之心。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拒絕;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透過張岱的描述,我們看到了西湖封洞後,一個粉妝玉砌,銀裝素裹,萬籟俱寂的世界。更令我們感受到作者廣闊的胸襟。而這種感受在“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的描述也有。但在作者輕描淡寫之中,我卻一點也沒有感到輕鬆,而是覺得沉重,覺得滄桑,覺得人生的多變——命運的坎坷加之國家的不幸,帶給張岱的是無限的傷痛。然而面對白茫茫一片,心中的喜悅代替了原來的苦楚與悵然,將長天永存的闊大境界全部傳達出來。這種寬廣更使他深藏心中的愁緒與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溢於言表,令人惆悵又感慨萬分。

  然而,當作者在湖心亭巧遇知音,最初的孤獨寂寞化為欣喜與愉快,三人對酌,臨別時才互道姓名。張岱的喜悅卻又一次令我悲傷,甚至是可憐。知音難尋,然而,張岱卻尋了太久,等了太久,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之下,使得這種喜悅彌足珍貴。尤其是當作者得知三人同是寓居他鄉的遊子時,對故國之思又在喜悅中瀰漫開來。命運真是對張岱不公!

  整篇文章用淡淡的筆觸將對故國的懷念融于山水寫意之中,不露痕跡。但越是隱藏,越是感情的深沉。

  張岱與吳均,陶弘景相同,完全陶醉與自然風光之中,他為其醉,為其痴,但褪去浮華之後,在一片質樸之中,他的心是清醒的,沉寂的,本真的,讓我看到了一片仕子之情。

  湖心亭看雪讀書筆記篇二:

  張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歷來受人推崇,《陶庵夢憶》與《西湖夢尋》是兩本非常受人歡迎的書,他的文字淡雅雋永,讀後叫人回味無窮,但也就是在這淡雅雋永的文字背後,隱藏一份悠悠的家國情懷,寄情于山水是中國文人歷來的一種自我解脫的方法,當個體生命面臨不可抗爭之命運時,便會把精神寄託於紛爭喧鬧以外的青山綠水家園,在山與水的調和中覓到一份安寧,以此再來尋求更高遠的超脫,張岱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夢憶》的,裡面的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書中的`精品,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散文的奧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寫西湖雪景的千古絕唱。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對於西湖,人們常說: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看來西湖雪景在人們眼中是何等美麗!這篇文字,開篇點明時間,其中暗含著對故朝的追念。“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我們都讀過柳宗元的那首著名的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回過頭來我們不難發現這兩篇文字所營造的境界是多麼的相似,筆下的山水正是他們孤清寂寥心境的真實寫照,作家沒有直接去寫他的心情,然而他此時此刻的心情早已經躍然紙上了。待到具體的湖中雪景描寫,張岱就只用“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樣一句描寫出,淡淡的筆觸,讀來是那般雋永。張岱是個“痴人”,這是舟子的說法,然而還有比他更痴的人。誰呢?湖心亭上客居此地的金陵人。人生最難得的事是天涯遇知音,“國破山河在”,兩個漂泊天涯的人相遇,那種感慨真實一言難盡呀!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地地道道的美文,我們在迷戀那景物人情描寫的同時,它文字背後的東西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咀嚼的。

  湖心亭看雪讀書筆記篇三:

  我初次對張岱的認識,就應為它的一句話“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的夢。”還沒怎麼看他的文章就有些喜歡了。後來一讀他的文章,有些孤獨,少見傷感,可又能看出作者內心的傷感。我猶愛《湖心亭看雪》。

  “ 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大雪天大家都是在家裡圍著爐火,談天說地,都不願出去面對寒冷。作者一人獨往湖心亭,在豁然中又帶著一份孤獨的情感。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此句我認為與“千山鳥飛絕,萬盡人蹤滅。”有一曲同工之妙。寫出了環境的清冷、幽靜、深遠。

  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僅道出了作者的痴,也寫出了仍有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增加了作者的愉悅感。為文章增加了暖意。

  《湖心亭看雪》突出了作者一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同時也寄託人生渺茫的慨嘆。

  全文筆調淡雅流暢,看似自然無奇,而又耐人尋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遊湖人的存在而彰顯了它的魅力,寫景與寫人相映成趣。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