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導學
《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並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顯示古生物化石圖片)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痕跡的遠古洪荒。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日生命資訊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二、解題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科學詩是以詩的形式寫科學內容,全詩寫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吟”是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上比較自由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這裡是讚頌的意思。
三、暢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勾畫並疏解字詞,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投影:
⑴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粗的字注音:
奇 huàn()guǒ()藏cōng lóng()
zhuó yuè()骸()骨潛()行
軀殼()檔()案猛獁()
⑵根據釋義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安靜美觀而不落俗套。()
②形容寂靜無聲的樣子。()
③稱讚而且佩服。()
④形容經歷的時間極長。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
⑤(草木)青翠茂盛。()
⑥奇異而虛幻。()
⑶在下列橫線上選填恰當的修飾詞語:
的神話的真理
的骸骨的密碼
的魔法師的雕刻家
明確:
⑴幻裹蔥蘢卓越háiqiánkédàngmǎ
⑵幽雅悄然歎服海枯石爛蔥蘢奇幻
⑶奇幻平凡冰冷珍貴高明卓越
2、教師感情飽滿地範讀全詩,學生感受其中對自然高妙的讚歎和節奏韻律之美。
提示:詩人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全詩節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並且以第二人稱來稱呼化石,親切自然。誦讀中要仔細體會語氣語調的變化。
3、學生自由誦讀,結合生物學知識理解詩歌內容。
思考:
⑴化石作為地球上曾經有過的生命之軀的證據,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詩人是怎樣開啟讀者思維閘門的?
⑵體會第3節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⑶摘錄出詩中4、6兩節的比喻句各一例。
⑷第3節中的“你”具體指代什麼?能否改成“他”,為什麼?
⑸化石重視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
⑹全詩七節的思路層次是怎樣安排的,請簡要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⑴詩歌1、2節以一連串的問句開篇,引發讀者的想像。連續不斷的問句表現出富有孩子氣的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⑵“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緊承問句之後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
⑶化石:“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啊,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⑷“你”指代甦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稱,顯得親切自然。
⑸學生積極想像,可用生物課上或課外所獲得的有關知識補充。3、4、5、6節是化石的“話”。
⑹詩歌共七節,可分三層。其中1、2節是第1層,透過問句引發讀者想像。3、4、5、6節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回應1、2節,使全詩結構完整,有問有答。
4、學生集體誦讀全詩,讀出對自然高妙的讚歎。
四、探究研討
1、指名學生誦讀第1節,思考:詩歌以四個問句開篇卻並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進化的歷程,詩行中提到的幾個“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麼?請結合你所蒐集到的生物學知識,談談有關生物進化的話題。
明確:依次指無頜魚類、鳥類的祖先,兩棲類的祖先和被子植物。
有關生物進化的資料助讀:
投影:
魚類的進化
魚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的一個類群。它的出現,標誌著從低等、原始的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進化的一個質的飛躍;它的發展、演化又提出了脊椎動物進化的明顯譜系。
最早的魚類化石距今已有大約四億年的歷史。原始的魚類渾身佈滿硬甲,具有扁平的前背甲。由於它們沒有頜,所以被稱為無頜類。
泥盆紀是魚類初生時代。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是魚類中興時代。新生代時,各種古今魚類共同生活于海洋和地球上的其他水域,魚類家族達到全盛。
2、詩的第二節和最後一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安排結構有什麼特點。
提示:“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的後兩句也互相照應。可以說,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
3、“復原的恐龍、猛獁彷彿在引頸長吼”詩句會引發你作何感想,請就你搜集到的資料給大家講講有關恐龍和猛獁的情況。
助讀資料:
⑴恐龍:
恐龍是指古代爬行動物中的兩大類,一類叫蜥龍類,另一類叫鳥龍類。“恐龍”一詞的原來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為初期發現和記述的這些爬行動物個體都比較巨大,看上去有點“恐怖”。其實,現在知道,恐龍有大有小,大的體長數十米,小的體長不到1米。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生活在陸地上或沼澤附近。
兩億多年前,恐龍──這一奇特的生命曾經是地球上高傲的主人。它們生存了上億年之久,在中生代繁盛稱霸一時,足跡遍及世界的角角落落,又突然間全部消亡,只留下無數令人傷感的化石和供人們猜測探索的謎團。這段歷史時期出現的許多有特色的事情,人們在化石研究中去探索、去找尋、去思索,其中如最為兇猛的巨龍,身形秀麗、行動敏捷的食肉恐龍美頜龍,脖子最長的馬門溪龍,是現今大象體重10倍的最重的恐龍震龍,奔跑速度較快的似雞龍,聰明的傷齒龍,以及愚笨的劍龍和食量最大的腕龍等。
恐龍家族之最:
最聰明的恐龍有:傷齒龍美頜龍空尾龍
跑得最快的恐龍有:鴯鶓龍似雞龍稜齒龍
體重最重的恐龍有:震龍腕龍虛幻龍
脖子最長的恐龍有:馬門溪龍長頸巨龍樑龍
最兇猛的恐龍有:巨龍霸王龍躍龍
食量最大的恐龍有:腕龍虛幻龍達瑪拉龍
尾巴最為強勁的恐龍有:甲龍蜀龍樑龍
吼聲最大的恐龍有:擬櫛龍巨龍美頜龍
⑵猛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