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這是一篇遊記散文,總共只有八十四個字,但作者用極為簡潔的文筆,把敘事、寫景和抒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文章充滿著詩情畫意。讀此文,讀者如同欣賞一件小巧玲瓏的工藝品,得到一種回味無窮的美的享受。
文章的開始點明時間,時值深冬,夜色已深,寫誘人的月色穿窗入戶,引起了作者賞月的心情。“欣然”二字,寫出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閒適的情趣。作者敘述了自己在月夜往承天寺找友人到庭中散步的事:從“解衣欲睡”到“欣然起行”,從“至承天寺”到“尋張懷民”,從“懷民亦未寢”到“相與步於中庭”,事情的前前後後描述得十分清楚。可以說,作者把抒情與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把他當時喜悅和閒適的情趣真實地表現出來了,給讀者一種真摯的美。
在文章的後面,作者寫了美好的月景,又引出了作者嘆惜無人賞月的情感。“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暗示世間的'人大都無心流連景色,一心追逐名利,顯露出作者厭世嫉俗、憤鬱不平的感情。作者在抒情中描繪了月下庭中的景物,用“積水空明”,狀寫月光澄澈透明;用“藻、交橫”,比喻月影姍姍可愛。這都是從實在的感覺中得來的。作者用巧妙的比喻把它們形象化了,就使人如見其景,如臨其境,使文章富有詩情畫意,給讀者一種風景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