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記承天寺夜遊知識點歸納
一、作者:
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學過他的文章有《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
二、解釋句中重要的詞:
念:考慮,想到。寢:睡。但:只是。相與:共同,一起。閒人:清閒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戶:門。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這裡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於是。至:到。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交橫:交錯,縱橫。蓋:原來是。
三、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張懷民也沒睡,於是我們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和荇。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裡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罷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為線索,依據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設了一種清冷皎潔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
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表達作者微妙複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複雜感情。(曠達胸懷)(1)貶謫悲涼。(2)人生感慨。(3)賞月喜悅。(4)漫步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