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知識考點

《記承天寺夜遊》知識考點

《記承天寺夜遊》知識考點

  導語:《記承天寺夜遊》全文以“月光(月色)”為線索,依據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設了一種清冷皎潔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蘇軾與張懷民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翻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照在門上(注:很多地方翻譯這句都翻譯為“月光從視窗射進來”,其實是錯的,這裡“戶”指門口,與《木蘭詩》中“木蘭當戶織”中的“戶”意思相同),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原來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閒人罷了。

  一、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學過他的文章有《水調歌頭o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

  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戶:門念:想,思考。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遂:於是。至:到寢:睡相與:共同,一起空明:清澈透明。

  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這裡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交叉錯雜)。蓋竹柏影:原來是但:只是,不過。

  閒人:這裡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三、填空:

  1、全文以“月光(月色)”為線索,依據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設了一種清冷皎潔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3、表達作者微妙複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複雜感情。(曠達胸懷)(1)貶謫悲涼。(2)人生感慨。(3)賞月喜悅;(4)漫步悠閒。5、請用橫線在文中畫出描寫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並說說它傳達了作者怎樣的心聲。

  四、默寫句子

  1、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表達作者微妙複雜的感情語句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主旨句)

  3、作者遊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4、《記承天寺夜遊》中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描繪了一個空明澄,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一詞多義】

  蓋:A. 蓋竹柏影也(承接上文,解釋原因,相當於“原來是”)

  B. 蓋大蘇泛赤壁雲(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相當於“應該是”)(《核舟記》)

  C. 蓋追先帝之殊遇(承接上文,解釋原因,相當於“是因為”)(《出師表》)

  D. 蓋餘之勤且艱若此(大概,用於句首)(《送東陽馬生序》)

  【重要詞語】

  (1)月色入戶(門戶)

  (2)懷民亦未寢(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