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賈平凹> 賈平凹《落葉》教學反思

賈平凹《落葉》教學反思

賈平凹《落葉》教學反思

  當拿到文章——賈平凹先生的散文《落葉》時,我想從網上查些資料求得幫助,結果沒找到什麼。看來是我的觀念錯誤,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作為教師要勇於打破教學參考資料的束縛,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透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這次我不再奢望什麼資料,我在寢室裡專心的反覆的品味文章,倒覺得這樣挺好,思想沒有絲毫的束縛。

  《落葉》一文說的是窗外有一棵法桐,春天枝葉茂的,無比溫柔和美好,但到了深秋,變得瘦骨峋,作者由此發出了哀嘆。來年的春上,法桐依然美好。作者忽然醒悟了,明白了: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本文寫作切入口很小,僅是平時觀察的偶得,卻表現了“生命如四季,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的大主旨。本文的描寫非常生動,尤其是法桐春生夏榮秋落過程的描寫,不僅感染著作者,也打動著讀者的心。這篇文章是在解讀作者的一次心靈體驗,讀它的同時,讀者也經歷了一次心靈的觸動。初一的學生閱歷淺,可能就事論事,也可能由此聯想到人生,但僅是念上的.套話,而不能親身體驗提升。

  我要做的就是透過教學讓學生領悟生命的意義,從而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充實生命。同時,關於生命,這個話題很大,容易上成說教課,基於這兩點,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

  1、 透過圈劃詞句品讀法桐生長過程及作者面對法桐生髮的思想感情。

  2、 培養學生關注平凡生命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我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聽音樂(綠葉對根的情意),並欣賞深秋落葉輝煌的畫面,使學生沉浸在莊嚴的氣氛中。然後我設計一個問題:請你為本文擬一個恰當的題目,並說說理由(印發的材料已省去題目)。以此帶動學生朗讀全文,感知文章。先讀兩遍,再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得不錯,其中張選芝同學回答:“我擬的題目是——落葉的回憶,不僅僅是作者面對落葉產生的美好回憶,也是來年的新葉對落葉的一份回憶。”第二個環節是教師配樂(秋日私語)朗誦,學生聽讀並思考:

  1.找出描寫法桐春葉的美及凋零的法桐和來年的春葉的句子。2.請說說作者對桐葉的態度經過了一個怎樣的過程?接著學生進行片段朗讀,不加咀嚼的朗讀遠遠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感悟、內化。因此我要求學生斟酌字詞。第三個環節是悟。我設計了兩個問題:1.“我於是很敬仰起法桐來”,作者敬仰法桐什麼?

  2.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假如你是一片即將離開枝頭的葉子,你會苦悶嗎?請吐露心聲。記得有個學生陳節回答:“我不會苦悶,我會抓緊最後的時間做完應該做的事,好讓自己的人生沒有遺憾。”出乎我的意料,回答的真不錯。最後我讓學生再一次朗讀文章,整體領悟。

  最後一個環節是拓展與延伸閱讀賈平凹的《地平線》課後,再回想上課情況,覺得有三點值得總結:

  1、教學思路清楚,整堂課體現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明確。

  2、課文匯入體現了開放性原則,既啟發了學生的潛在狀態,又為下面的教學作了鋪墊。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較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思考、探究的時間,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老師只是及時點撥。

  同樣,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遺憾:

  1、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存在教案意識,免不了牽著學生的思路按預設軌道推進。

  2、我對學生信心不夠,學生回答時不敢讓他們深入,扣緊詞語品味語言不夠,以至沒有更深入地挖掘。

  若是讓我重新再上一次,我首先開放自己的思維,不要怕學生偏離自己的教案,而及時地根據課堂當前情況調整教學環節;其次,我會充分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既尊重學生對文字的多元解讀,也及時加以分小結,加深學生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