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浣溪沙> “納蘭詞”《浣溪沙》

“納蘭詞”《浣溪沙》

“納蘭詞”《浣溪沙》

  納蘭性德的“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就是他的'作品,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吧!

  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納蘭性德

  微暈嬌花溼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迴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待聽鄰女喚梳頭。

  註釋

  ①湘真:即陳子龍。陳子龍(1608一1647),字人中、臥子,號大樽、軼符,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幾社領袖,抗清被縛,不屈而投水殉難。 有《湘真閣存稿》一卷。本篇作者所和之詞是陳子龍的《浣溪沙·五更》,陳詞為:“半枕輕寒淚暗流,愁時如夢夢時愁。角聲初到小紅樓。風動殘燈搖繡幕,花籠 微月淡簾鉤,陡然舊恨上心頭。”

  ②微暈嬌花:謂天色剛明,即隱約地露出了花朵的美麗形貌。

  ③簟紋燈影:見《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注②。

  ④金屈戍:屈戍,亦作“屈戌”。門或窗上的銅製環鈕、搭扣。此處代指閨房。

  賞析

  暗夜逝去,拂曉到來。面對朦朧中的景象,嬌慵難以自持。詞即藉此愁人形象,抒發了滿懷無聊的意緒。

  【知識擴充套件】

  後世對納蘭性德作品的評價

  顧貞觀: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悽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悽惋而後喜悅。

  顧貞觀:容若詞一種悽忱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

  陳維嵩:飲水詞哀感頑豔,得南唐二主之遺。

  周之琦:納蘭容若,南唐李重光後身也。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長調多不協律,小令則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能使殘唐墜緒,絕而復續,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亞乎?

  況周頤:容若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天分絕高。適承元、明詞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蟲篆刻之譏。獨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勝起衰之任。其所為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甘受和,白受採,進於沉著渾至何難矣。

  王國維: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陳廷焯:飲水詞措詞淺顯

  容若飲水詞,在國初亦推作手,較東白堂詞〔佟世南撰,〕似更閒雅。然意境不深厚,措詞亦淺顯。餘所賞者,惟臨江仙〔寒柳〕第一闋,及天仙子〔淥水亭秋 夜、〕酒泉子〔謝卻荼蘼一篇〕三篇耳,餘俱平衍。又菩薩蠻雲:“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亦悽忱,亦閒麗,頗似飛卿語,惜通篇不稱。又太常引雲:“夢也 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亦頗悽警,然意境已落第二乘。 《白雨齋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