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紅樓夢> 《紅樓夢》讀書筆記通用15篇

《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讀書筆記通用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書筆記1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題記

  紅樓夢一夢古往今來,賺得了多少嘆息,多少惆悵,可是又有誰讀懂了曹雪芹背後的淒涼,午夜夢迴他是否會想起自己的年少,想起那大觀園的喜怒哀樂,然後輕輕一聲嘆息,面上平靜如初,實則內心百般波瀾。

  有友人問我,在這本書中你認為曹雪芹更偏愛林黛玉還是薛寶釵?我輕笑不語,其實無論是黛玉還是寶釵都不過是那顆頑石命中的一片浮雲,片刻間便煙消雲散,乾淨的不留下一絲痕跡,無論當初發生了什麼,都是對的,可如果一旦結束便真的是結束了。

  都說紅樓夢最著名的便是那一首“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是呀!全書寫的都是荒唐的言辭,卻浸透了作者辛酸的眼淚!都說作者迷戀兒女痴情,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書中的意味?“荒唐”不僅指作者在書中引出了“煉石補天”“青埂峰”等荒唐故事,而是指出全書描寫的當時社會的腐朽,殘酷,互相傾軋以至於走向滅亡的道路。這書不僅是曹雪芹對而是生活的迫憶,更是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諷刺,“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作者借頑石說自己不能匡時濟世,被棄置世間,半生潦倒,一事無成,所謂無才,貌似自慚,實則自負,是作者憤激之言,是一種“縛將奇士做詩人”的慷慨;以頑石為喻,表現自己不肯隨世俗同流合汙的傲骨,作者把那塊石頭稱為“頑石”也大有深意。頑石的特點便是稜角分明,執拗死硬,毫不通融。人如果具備這種品格就必然同當時那個黑暗卑劣的社會不相融,那這個社會就一定會排斥他。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絕不是為了給世人消愁,解悶兒來寫這部書的,而是把自己一生“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經歷,加以藝術的概括和提煉。塑造了眾多型別的人物,來表明他對人性和社會的認識,寄託他難以言語的感慨,既是讚歌,又是悲歌輓歌。

  作者是以淚和墨寫下這本書。作者擔心他這部嘔心瀝血之作不被後人理解,預料到有人會嘲笑他愚痴。百年後世人對紅樓夢可謂是褒貶不一,魯迅先生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可是無論怎樣,認識任何一個事物都必須要有辯證統一的眼光,堅持一分為二,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但《紅樓夢》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紅樓夢》讀書筆記2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本書反映的思想傾向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和主張。

  紅樓夢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像,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放奇光異彩。

  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成就,更代表了我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形像;作者筆下每一個典型形像的語言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使讀者僅僅憑藉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別人物。

  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小說裡的詩詞曲賦,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為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為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切合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口氣。

  由於以上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

《紅樓夢》讀書筆記3

  《紅樓夢》裡主人公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本書的結尾十分悲慘,同時寫出了封建社會當時的黑暗。

  在放下這本書的那一刻,我的心裡一直在抱怨,為什麼賈母不能成全寶玉和黛玉的婚事,可後來我卻知道了,當時封建社會並不是你一定就能與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主人公吧。

  黛玉的母親過世早,黛玉便搬來與賈母同住,她有閉月羞花之嬌美,卻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顯出她的弱不禁風,她原本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子,為奪菊花詩的瀟灑,與湘雲月下吟詩的才情至今還歷歷在目,她將無人能比的才情發揮的十分精彩,讓我折服,但是最後她的悲痛又無人知曉,而她也因性格孤僻人緣不好成為了她嚮往幸福之路的一塊絆腳石,也同樣是賈母對她漸漸疏遠。

  再說說寶玉吧!寶玉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剛出生時,嘴裡有一塊玉石,而他自己又調皮不好學。與幾個姐妹在宮中打鬧,而他後來卻因丟了玉石成了呆子,他糊里糊塗的娶了寶釵為妻子。

  《紅樓夢》的結尾十分悲慘,所有的人都十分的悲痛,而賈家也從此沒落了。

《紅樓夢》讀書筆記4

  讀書筆記《紅樓夢》是一部含笑的悲劇,給我印象最深的最感動的是耳熟能詳的賈寶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林黛玉和閬宛仙葩的薛寶釵。

  《紅樓夢》和《三國演義》一樣,都共有一百二十回,最讓我記憶如新的是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說湘雲原本說要開詩社,結果因沒錢,寶釵給她出主意,說自己有螃蟹,明日先叫老太太來賞花吃螃蟹,人走了後她們再在一起玩寫詩。吃過飯後,眾人一邊繼續吃螃蟹一邊作出12首桃話詩。林黛玉自然第一。後來吃螃蟹,寶玉又情不自禁地寫了一首螃蟹詩,結果引出黛玉寶釵各寫一首,寶釵在此露出諷世的感情,十分毒辣。

  後來我查電腦明白了:《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一部中國長篇小說,此書一般都題為《石頭記》。《紅樓夢》曾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被認為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在現代產生了一門以研究紅樓夢為主題的學科“紅學”。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紅樓夢》讀書筆記5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婚姻悲劇為主線,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

  表現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墮落,塑造了一系列貴族、平民以及奴隸出身的女子的悲劇形象。展示了極其廣闊的封建社會的典型生活環境,曲折地反映了那個社會必然崩潰、沒落的歷史趨勢。

  透過閱讀了解到作品歌頌了貴族的叛逆者和違背封建禮教的愛情,體現出追求個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並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賈、林、薛之間愛情婚姻悲劇的社會根源。

  但由於歷史的侷限,作者在寫出封建大家族沒落的同時,也流露出惋惜和感傷的情緒,蒙有一層宿命論和虛無主義的色彩。

《紅樓夢》讀書筆記6

  花了60個小時的時間,終於把紅樓夢完整的讀了一遍,一直都以為這樣舞文弄墨的文學著作不適合自己讀,但是越讀越被其所吸引。原來一切都是自己以為,很慶幸,能在這個年齡讀了一遍紅樓夢。手指從書中一頁頁翻過,瀟湘館的竹林便在我指下長出,蘅蕪苑的奇草仙藤也爬滿了玲瓏石,換了冠帶的賈寶玉對林黛玉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剛開始讀時,真的被亂到了,各種人物關係,各種姑表親姨,各種丫鬟小妾,導致每讀到一個新的人物都要在人物關係圖上去找。最佩服的是曹公,究竟要怎樣的生活經歷和才思敏捷才能將豐富的中華文化融入到一本書中,全書幾百個人物,要根據幾十個不同的人物背景和性格分別作詩,同時要求詩作出來讓人能一眼分辨得出層次的高低。

  讀紅樓夢,就是讀人物關係,黛玉之清高,寶釵之賢淑,湘雲之豪爽,熙鳳之精明,丫鬟們也是各顯異彩,溫柔如襲人,率真如晴雯,知心如紫鵑,剛烈如鴛鴦,‘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的平兒,叛逆而又瘋癲的寶玉。

  黛玉如初戀,是刻骨銘心,是單純的,是美好的,但是和黛玉這樣的女孩子在一起應該會比較累吧,結婚還是應該像寶釵這樣的,賢淑,面面俱到,平平淡淡。

  最喜歡的還是晴雯,嬌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性格率真而不做作。晴雯並非不愛寶玉。病晴雯勇補金雀裘一回,便把晴雯愛之深描寫的淋漓盡致。晴雯的死,寶玉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在這樣封建禮制下,雖說有賈母疼愛,然終是一個弱柔公子,平日裡都沒幾分陽剛,又能做些什麼呢?寶玉終究去看了晴雯,又做了誄文。

  越讀到後面,越覺得淒涼,金釧兒被冤枉投井而死,元春暴斃,迎春,被夫家折磨致死,探春遠嫁,惜春和紫鵑出家,晴雯被驅除病死,賈母王熙鳳病死,黛玉在寶玉和寶釵大婚之日傷心而死,何等淒涼。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讀紅樓夢,真的可以讓我們讀懂人生,讀懂裡面的人情世故。

《紅樓夢》讀書筆記7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一曲紅樓多少夢,情天情海幻情身。

  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但紅樓夢無疑是古典文學小說的一個巔峰。文學家讀《紅樓夢》,讀的是一代名家曹雪琴留下的撼世的不朽傳奇,驚歎於他的卓絕的文學才氣,讚美這樣一個請棋書畫、天文地理無不精通的偉大文學家;歷史學家讀《紅樓夢》,讀的是封建社會制度的腐朽敗壞,痛快於其黑暗的統治註定了其必將敗亡的慘烈結局;自由主義者讀到紅樓夢,讀出的是它封建制度、等級制度對人們的壓迫和壓榨,對生命的不尊重以及貴賤的劃分令他們義憤填膺;也有人悲嘆於文學的流傳必將因為其從盛到衰的歷程……

  一百個人讀紅樓夢,就會有一百種理解!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感受。我不是文學家,思想家又或者歷史學家。我只是無數拜讀《紅樓夢》的平常人之一!我無法從他的文學價值和影響上去精研細琢,我只能傾心於我的感覺,那如漏漏細流一般傾入我心脈的思感,令我久久平難以自拔。

  誠然,《紅樓夢》裡遠不止這三個人物,然而最讓我有感觸的就是他們三人。的確,《紅樓夢》絕不僅僅是一部情愛史,但最讓我揪心的就是他們三兒的情感糾葛。在他們的愛背後,暗藏著封建婚姻觀念的牢靠枷鎖,但也十足體現了對封建思想的頑強抗爭。他們愛情的結局象徵著故事的結尾,悽悽慘慘慼戚,不禁讓人心酸感嘆。

  林黛玉的命運無疑是個悲劇,從她的誕生,到進入賈府,再到與寶玉相愛,她的淚從未斷流。雖自有一段風流態度,但卻逃不出不足之症的牢籠。黛玉是個聰慧的女子,自小跟從賈雨村學習就凸顯其聰穎的一面。而進了賈府,與姐妹們作詩習文,她亦是樣樣了得。迎春貴妃省親時,唯寶玉被作詩難住。完工在一旁的.黛玉見此景況,急忙又作一首賜予寶玉。史湘雲入社後請諸位吃蟹賞菊時,大家紛紛題詩,黛玉先是從容不迫,最後時辰揮就一首,一舉奪下“花魁”。

  同時,黛玉是個敏感的女子,畢竟是離家後入住賈府,寄人籬下,總感覺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最終養成了愛計較和忍氣吞聲的性格。懷疑周瑞家送來的簪花是挑剩下的,對撞見寶玉來看寶釵吃了小醋等等。但無論怎樣,黛玉是純潔的,她也同樣想面對自己真實的愛情,但她總是無法擺脫環境的拘束。

  她自卑、自尊、自憐。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裡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裡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銜玉而生的賈寶玉聰穎靈秀,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他本應是賈家寄予厚望的繼承人,然而他卻充滿著叛逆,雖去過學堂,念著四書五經,然而卻一心厭惡官場,討厭官場的腐朽墮落。但他反倒是對女子有著格外的親近,從小就被女子包圍著,甘願做那萬紅中的一綠。他自稱女人是水做的身子,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極度欣羨女子的清潔純淨,憎惡自己的家庭,甚至後悔自己是個男兒身。所以,他對身邊的丫鬟總是呵護有加,平等對待,這即反應他對封建統治制度的控訴。他總是想擺脫封建枷鎖的桎梏,但又無奈自己封建等級的身份。而最能體現寶玉嚮往自由的地方就是他的愛情,他對自己真正愛情的嚮往超越了時代背景的限制,不為封建家族利益而成婚,死心塌地地愛上了林黛玉,矢志不渝。他用真心向時代宣戰,而令人遺憾的是最終他以失敗告終。

《紅樓夢》讀書筆記8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這日正是端午節,蒲艾暨門,虎符係臂。午間,王夫人治了酒席,請薛家母女等賞午。寶玉見寶釵淡淡的,也不和他說話,自知是昨兒的原故。王夫人見寶玉沒精打彩,也只當是金釧兒昨日之事,他沒好意思的,越發不理他。林黛玉見寶玉懶懶的,也只當他是因為得罪了寶釵的原故,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懶懶的。鳳姐兒昨日晚間王夫人就告訴了他寶玉金釧之事,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說笑,也就隨了王夫人的氣色行事,更覺淡淡的。賈迎春姊妹見眾人無意思,也都無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以前看到這段文字,很是覺得奇怪,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總在想賈府的端午節不該過得這樣冷淡。你想民間的節氣除了春節以外,端午、中秋就是最重要的節氣了。要說賈府不重視端午節吧,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準備了。你看,二十四回,也就是餞花節前的四月間吧,王熙鳳就開始收集賈芸的麝香、冰片。二十八回元春又恩賜賈府大小老少一干端午節的禮品。為把節日氣氛推向高潮,還特地安排從五月初一開始接連三天在清虛觀打醮,實際就是熱鬧熱鬧。想來到了端午節這天,不知賈府要熱鬧到什麼程度啊!你看賈府的春節就不用說了,什麼除夕夜、元宵節、中秋節哪一次不是熱鬧非凡,又是唱戲,又是喝酒說笑聽書的。就是寶玉、鳳姐、寶釵的生日,大家也都是喜氣洋洋激情萬丈的,更不用說賈母生日的排場和氣勢了。然而為何獨獨這個端午節,前期都搞得那樣熱鬧,反而到了正期卻如此的冷淡?太奇怪了,太不可思議了!

  後來透過認真的看書、思索和分析,終於感覺到了這冷淡的玄機與奧秘之所在。原來,在端午節前,發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關鍵的一事,就是元春賜端午節禮物時,單獨把寶玉和寶釵的禮物賜成一樣,而黛玉的禮物卻和三春的一樣,降低了一個層次,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為寶玉寶釵賜婚。這就引起了賈府內的當事人和相關人的極大震動。當然王夫人和薛姨媽兩姊妹肯定是欣喜若狂的就不用說了,寶釵雖然“羞籠”著紅麝串四處招搖顯擺也不忙去說她,黛玉、鳳姐的酸苦麻辣我們也暫且不表,只說這當中就惹惱了一個關鍵人物,這人是誰?就是賈府的最高統治者賈母!為什麼賈母要惱?賈母對寶玉的婚姻人選一直是看中自己的外孫女林黛玉的,而且為這一目標的實現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這大孫女皇帝娘娘的意向賜婚一出現,這不就沒林黛玉什麼事了?賈母的前期努力不也就付之東流了?賈母如何不惱?如何咽得下這口氣?賈母雖然惱,雖然不贊成、不認同對寶玉寶釵的意向賜婚,但她不會象一般人那樣去吵去鬧來表示反對和發洩自己的不滿,那也太丟自己的身份了。她憑在賈府中的威望地位和自己的智慧,很藝術的來消除化解意向賜婚的影響。怎樣化解呢?她採取了三大措施,藝術化地知會了三方面的相關人:一是知會元春,二是知會薛家母女,三是知會王夫人。我們來看賈母是用什麼辦法來知會這些人的。

  知會元春:賈母得知元春賜了寶玉寶釵一樣的東西以後,叫寶玉“一個五更天進去謝恩”,她要讓元春知道,“一個”的意思,就是不能成雙,讓元春知趣。知會薛家母女,這是重點:賈母利用清虛觀打醮這個專案,號召全家人都到清虛觀去看戲。王夫人拒絕了,理由是“元春有人要來”。賈母沒管她,但專門邀請了薛家母女倆。你家打醮做法事關人家薛家有何相干?照理也可不去,寶釵最初也說不去的,但是賈母邀請,不去也不好處。況且按賈母的說法是去樂,當然就是看戲了。看的什麼戲?薛家母女做夢也沒想到,看的是戲中戲――賈母演的戲!賈母在清虛觀導演了兩出戏,第一齣叫《張道士提親記》,第二齣叫《通靈引來金麒麟》。

  第一齣戲很有趣:男角主人翁張道士在大庭廣眾下對女角主人翁賈母說:“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的倒也好個模樣,我想著哥兒也該尋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的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但不知老太太怎麼樣,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請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說去。”賈母道:“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配得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兒性格兒難得好的。”

  我認為,這段提親之說就是賈母與張道士事前商量好了而在薛家母女面前演的雙簧。第一,提親的場合首先不對勁,提親一般都是先私下竊語,哪有在大庭廣眾下提親的?而且還當著當事人賈寶玉的面,在那的時代,真是不可思議;第二,張道士說的那位小姐實際上就是影射的薛寶釵,你看寶釵也剛好十五歲,也是聰明智慧,模樣也好,根基家當也配得過寶玉;第三,賈母聽張道士一說完,馬上一口回絕了,再沒問問那家小姐的具體情況。為了掩飾回絕的唐突,才說了後面的那些話。第四,透過這樣的提親對話,意在讓薛家母女明白,寶玉的婚姻是我賈母說了才能算數的,我不同意你家寶釵和寶玉成婚,從而間接否定了元春的賜婚意向。寶釵是冰雪聰明,一踩十二頭翹的人,肯定懂得賈母的用意。我想此刻的薛家母女,心中一定是五味罈子都打倒了。

  第二齣戲更精彩:張道士用了一個盤子作道具,把賈寶玉的通靈寶玉用盤子端出去讓人觀賞,又用盤子端回來一堆珍寶玩意兒。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命根子,外面人多手雜,如沒有預先安排好,賈母能讓他端出去冒風險嗎?在那堆東西里,賈母看到其他東西都沒說什麼,唯獨一看見金麒麟,就說:“這東西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著這麼一個的。”特有意思的是,這時眾多的觀眾演員紛紛搶了上來表演(不過,他們也是有感而發的)。寶釵首先搶答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賈母剛說道:“是雲兒有這個。”寶玉馬上緊跟道:“他這麼往我們家裡去住著,我也沒看見。”探春一針見血道:“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他都記得。”林黛玉刻薄的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寶釵聽說,便回過頭裝作沒聽見。細細看看這段,再品品這味兒,你說精彩不精彩?

  在這出戏裡,寶釵是被裝進去了的演員。賈母怎麼可能不知道湘雲有個金麒麟嘛?只是那麼故意一問,寶釵就上當了。我估計這時賈母正在心裡說:我家早就有個帶金麒麟的女孩,都還沒說配不配的話,你個帶鎖的就配?就是金玉良緣?寶玉的話也打擊人:湘雲在我家住那麼久,我也沒看見他的金麒麟,言下之意,對你的金鎖,我也視而不見;探春口直,“寶姐姐有心”,一下就點到了寶釵的五寸子,這已經很讓寶釵不堪了,再加上林黛玉的話更刻薄,我想寶釵此刻已是坐如針錐,無地自容了。但又不敢走,只好頭車一邊裝聾作啞了。寶釵是這樣,薛姨媽在一傍難道又好受嗎?在這兩出賈母導演的戲中,沒見到老薛婆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估計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天真不該來,遭賈母帶到深溝裡去了。我也相信她很快就會把這種感受傳遞給王夫人的。:

《紅樓夢》讀書筆記9

  細細品讀紅樓,看他們如棋盤般的人生走到殘局。花落人亡,紅樓夢段,曾經的榮華富貴被時光的青苔緩緩淹沒只留下無盡的遺憾。

  《紅樓夢》以寶黛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真切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我不得不被曹雪芹的文筆所折服,可謂一滴水照見太陽,半辮花描繪世界。在這個大家族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寶玉,寶釵,黛玉,三人的愛情糾葛,我聽過最動聽的情話就是“這個妹妹我見過”。

  在當時的社會三,人的愛情是在長輩的操控下的,記得鳳姐將暹羅國進貢的茶葉贈與姐妹們,並問大家怎麼樣,寶釵說味道輕,其他人也說茶一般,唯有黛玉說好喝,寶玉聽了便要將他的茶送與黛玉,但鳳姐說,她要送並與黛玉開玩笑:“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從鳳姐的話中不難看出賈母希望二玉成家的心思。

  王夫人是中意金玉良緣的,她對寶釵則是滿意的,儘管元妃省親時對二人的評價相同——“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嬌花軟玉一般。”這是對二人“貌”的評價。作詩之後,元春說;“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這是對二人“才”的評價。可是元妃端午節時賜的東西,只有寶玉和寶釵是一樣的,這也表明了元妃的立場,且讓賈母無話可說。

  在這種多數人都支援金玉良緣的情況下,黛玉卻深得我的喜歡。黛玉的命運無疑是個悲劇,從她進入賈府,到與寶玉相愛,最後早早夭亡,淚逝而盡。不過這也許也是一件好事,她沒有經歷賈府後來的衰敗。

  黛玉是個敏感的女子,他的性格就像獼猴桃,外面是很不起眼的褐色果皮和渾身的毛刺。但剝開果皮,裡面卻是顏色晶瑩味道鮮美的果肉,這裡面的內容才是黛玉性格的實質。她常常會使一些小性,記得周瑞家的送宮花,黛玉冷笑說,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銳家的聽了,一聲不言語。對於寄人籬下的黛玉來說,感情既敏感又脆弱,此時她並不在乎這花有多高的價值,她在乎的是自己在賈府眾人眼中的地位是不是遭到貶低,說到底還是心中的自卑感需要一種外在的強勢和自尊心去維護與捍衛。

  黛玉是個很少有等級觀念的人,她憐恤下人,對香菱等丫頭均是平等的,“黛玉正在情思縈逗,纏綿固結之時,忽然有人從背後擊了一掌,回頭看,不是別人,卻是香菱。而香菱想學詩,黛玉毛遂自薦做老師,甘願為香菱效勞,完全是情同姐妹。就連大觀園裡人人厭惡的趙姨娘,她也沒有另眼相待,趙姨娘前來拜訪,黛玉忙賠笑讓座,說難得姨娘著想,怪冷的,親自到來,又命人倒茶。

  黛玉是個聰慧的女子,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元春省親時,寶玉被作詩難住,完工在一旁的黛玉看到後,急忙又作一首賜予寶玉,獲得元妃和稱讚。史湘雲入社後,請大家吃蟹賞菊時,大家紛紛題詩,黛玉先是從容不迫,最後時辰揮就一首,一舉奪下“花魁的稱號。

  黛玉在封建制度下向往著自由戀愛,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她對愛情執著卻不乏真誠,對世俗不屑一顧,令她顯得更加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如同一株芙蓉,在當時的社會傲然挺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紅樓夢》讀書筆記10

  每次讀紅樓夢,總有種說不出的悲傷,愛在心頭,恨也在心頭。一部石頭記,彷彿是一張愛恨交織的情,讓人縈繞其中,回味其中。

  依稀記得邂逅紅樓夢原著,是在一個冬日午後,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任思緒在暖風中自已迴盪,攜來一本厚厚的書,仔細的回嚼,不知不覺已深陷其中,愛與恨,情與愁,傷與悲,出世與入世,眾多天上人間的奇女子,已經把我帶到了那個鐘鳴鼎食之家了。不由一陣唏噓,遂感嘆曹公的心境,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本書無論看了多少遍,仍舊是一片痴心。每每讀到寶玉與黛玉悲劇的愛情,不由潸然淚下。他們的生命還沒有開始,命運已經做了無情的安排,賈府這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在黛玉眼中,原來只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地獄。無奈父母早亡,寄人籬下,這“白玉為堂金作馬”的大觀園中,唯一能和她交心的就是賈寶玉。正像那位癩頭和尚說,兩人相見便相愛,相愛便註定是場悲劇。倉央嘉措也曾說:“第一最好不相見,如何便可不想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但命運還是讓他們相愛了,在寶玉邂逅無數女子後,他才漸漸明白,他心中最愛的,最不能忘記的還是他的林妹妹。也難怪在讀到她的詩時,眾人無不稱讚林妹妹的才華。而他卻為了她的詩獨自落淚。因為在她的詩中,他看到了她的孤獨與無奈,看到了她滿腹的才華。

  他們的愛情不是簡單的兒女情長,而是一顆孤獨心靈與另一顆孤獨心靈的碰撞,像是一個人在茫茫曠野裡行走,忽然遇到一個同行者。像歌詞中寫的那樣,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他們前世的“木石前盟”註定此生相識相愛。當黛玉寫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時,寶玉痛徹肺腑,撒花於水中,慟哭在地。蒼茫塵世裡,這冰清玉潔的愛情該如何安置?他們註定愛得苦,愛得累,在無情命運與強大世俗夾擊下,渺小而無助。當寶玉結婚喜慶之時,黛玉便也香消玉殞與瀟湘館中,她已將畢生的眼淚還給了他,一縷渺渺芳魂,終將回歸離恨天。

  張愛玲曾說三大恨事之一是紅樓夢未完,但我覺得,完與不完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茫茫塵世中,我們看到的是一顆孤獨的心為另一顆心生命的允諾。“白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壠中,卿何薄命。”無緣為何相識,有緣為何別離?命運總是製造這樣無解的難題。

《紅樓夢》讀書筆記11

  或許能理解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第一位是晴雯了: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人。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掛念。

  我曾想,晴雯若放在如今,也是與我們一樣的花季少女,是做朋友的最好選擇,她會有什麼話就立馬說出來,不繞彎,直腸子。可惜她卻生錯了時代。她是不屬於大觀園的,不屬於賈府的,每當我想起那篇《芙蓉女兒誄》,總為其身世感嘆。我寧可願其真的成為一朵芙蓉花,也不會被世俗之禮所束縛了吧。十六歲的絕妙姑娘就在這殘破的屋中抱屈夭風流,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

  晴雯是作為一個禮物送給賈母的,其命運就不是她能決定的了。她的出場無疑是一個悲劇,但她用自己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向世人證明了這樣一個禮物是具有怎樣不可踐踏的靈魂。她的生命毫無疑問是完美的。我眼中的晴雯是相當美麗的,也是任性的,寶玉罵她兩句蠢材,她就惹惱了,而且毫無忌憚的說:“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氣得寶玉渾身亂顫。不能不說晴雯眼裡沒有對主子的畏懼,“晴雯撕扇”無疑是《紅樓夢》中最完美的一筆,撕著扇子,就彷彿在撕封建等級那張醜陋汙濁的臉,更像是在鞭笞那位“溫柔和順”的襲人。她明白寶玉雖是淘氣,卻是她的主子,她必須盡到一個奴才的責任與義務,帶病連夜為他補裘。她有她高貴的尊嚴,心裡也從未把自己弄得一個奴才的身份。

  晴雯是芙蓉之神,高潔但美得孤寂。可以說,她是精神世界的代表,給人留下命運的伏筆。高處芙蓉定以其姿色而常開不敗。她是《紅樓夢》一書眾多人物中、更是“大觀園”女兒國中唯一一個敢說、敢做、敢恨、敢愛的人。

  她和黛玉是相似的,卻有不同,她們心中都有一股難以言說的情節,晴雯表現出來的,是反抗,是與封建社會的鬥爭體現;黛玉表現出來的是隱忍,是淚水,是把惆悵寄予在詩詞上。我欣賞晴雯她那撕扇子時的率真,與寶玉一起大笑時的爽朗,她雖只是個丫鬟,但心裡肯定是渴望主僕平等的,她是愛著寶玉的,卻礙於這種身份不能表達出來。不像襲人,外表裝著粗粗笨笨的,但實際心中虛假得很。在又副冊中,晴雯被曹先生安排在了襲人之上,位居第一,或許就是這個原因。晴雯身上流露出來的是一種真,一種封建時代下的悲哀。如若她生養在現代,也不用遭遇這般命運坎坷了。

《紅樓夢》讀書筆記12

  在本學期我們重點研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它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前八十回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講述了四大家族蔣史王薛慢慢因腐敗衰落的故事。當然,其中的主線就是膾炙人口的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雖然他們的愛情以悲劇而告終,但在封建社會中,這種並不常見的愛情與他們的相處方式仍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為了使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故事更富有神話和命中註定的色彩,曹雪芹做了去多鋪墊:賈寶玉前世是神瑛侍者救了林黛玉的前世絳珠草,而絳珠草願意用自己的眼淚來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而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此後黛玉為何一見到寶玉就動不動流眼淚。其他的角色曹雪芹在小說的一開始也早就交代了他們的結局,例如探春的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中就暗含了探春遠嫁的結局。

  在紅學家的眼中《紅樓夢》是一部值得用一生去鑽研的傳世著作,但其實還沒有開始《紅樓夢》的時候,我卻對紅樓夢裡面的人物有不少的誤解。我認為黛玉是一個奇怪的女子,身體柔弱卻動不動愛使小性,對賈寶玉甩臉子,櫻桃小嘴裡總吐不出好話來。可讀了《紅樓夢》我才知道黛玉的好:她早慧,初進賈府就牢記母親生前的囑咐:"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她總是眼看心想,暗暗審視;然其言行舉止,卻又那樣彬彬有禮。她"心較比干多一竅""因其母名賈敏,"他讀書凡‘敏’字他皆唸作‘密’字,寫字遇著‘敏’字亦減一二筆。"她最與其他女子不同的是,他不受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當襲人寶釵看到寶玉不學無術,不想參加科舉做官時,總要訓上寶玉兩嘴,而黛玉卻從不如此教訓寶玉,我想這也就是為何黛玉頻頻與寶玉吵架,而寶玉從不對黛玉發脾氣的原因之一——他們擁有相同的價值觀。

  黛玉進賈府這一章節,也被選進教材中,所以我就就這一章節,寫一寫我對其中除黛玉外的幾位女性人物的看法。王熙鳳,無疑是賈府的實權者,他來自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王家,自小被當做男孩子來培養,使得他有能力掌握寧榮兩府的起居日常。他性格開朗,能說會道,在這一章節中也有體現,忽然後院一聲笑語:“我來晚了,不曾迎接遠客。”這就是著名的“先聞其聲,後見其人”一下子將所有人的注意全都吸引了過去;當王熙鳳拉林黛玉的手說:“天下竟有這樣標緻的人兒?競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就拿手帕試眼淚。他先是誇讚了一番黛玉,接著就考慮到此刻應掉幾滴眼淚,便哭了起來,賈母一句話就又喜笑顏開起來,可見其察言觀色的能力。他也有狠毒的一面,因賈瑞多次騷擾自己,就狠心要殺掉他。但這在我看來並不應讓人厭惡王熙鳳,這正是他身上所被賦予的,新時代的女性應有的,維護自身的一種能力和意識。

  賈母,賈府裡最尊貴的人物,可謂是萬人之上。馬瑞芳老師曾評他為“史上第一外祖母”,說的就是他對寶玉和黛玉的愛護是史無前例的。可賈母也是這賈府裡少有的通透人物,他一步步走上了最高的寶座,通曉了人情世故,處事圓滑,似乎從來沒有出錯的時候。在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各個小姐夫人們都懷有嘲弄劉姥姥的意思,劉姥姥也故意笑料百出,而賈母卻並沒有存心取笑的意思。我不知道賈母是否擔得上“史上第一外祖母”的名號,但我知道賈母並非一般的封建小姐。

  王夫人,賈寶玉的母親,將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銜玉而誕的賈寶玉上,所以無時無刻不注意著寶玉身邊的一草一木,在一開始,我很羨慕寶玉有這樣的母親,在父親要打自己的時候,母親能捨身來護住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想著自己。可王夫人內心並不是想表面一樣的可親,當看到金釧兒和寶玉調笑,便趕走了金釧兒,最後導致了金釧兒跳井自殺;覺得丫頭們有勾引寶玉之嫌,一怒之下查抄了大觀園,趕走了病重的晴雯。所以這真的算得上一個慈母嗎?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所塑造的人物個個鮮明,更是體現了曹雪芹自己對於封建社會的觀點。

《紅樓夢》讀書筆記13

  四大名著我們都閱讀過,但是你的感受是不是和我的感受是一樣的呢?對於不同的人也會有完全不同情感。但是對於小說中的那些人物來說,我想我們賦予的情感一定是有著非常大的反差的。就好像紅樓夢那樣,閱讀了很多…

  四大名著我們都閱讀過,但是你的感受是不是和我的感受是一樣的呢?對於不同的人也會有完全不同情感。但是對於小說中的那些人物來說,我想我們賦予的情感一定是有著非常大的反差的。就好像紅樓夢那樣,閱讀了很多這些方面的書籍很多時候都是有不一樣的感受,除了一個人閱讀的心境會比較寧靜,如果是幾個人一起討論又是另外一種景象。

  紅樓這部小說不知道曹雪芹書寫的時候是怎樣的情緒,但是我想在小說中的林黛玉是我無法理解的一種人物設定,不管是從性格上還是人物特點上來我都是不能按照曹雪芹給她定義的一種思想風格來理解。每日獨倚窗臺邊,絹香珠兒落這是怎樣的情思,在風和日麗之時依然會有如此悲傷的情愫,換做現在的任何和一個人都沒有這樣的情緒設定。

  不知道創作的過程中作者可曾被自己筆下的那些故事那些悲歡離愁感動到,但是這始終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小說。還記的在還珠格格中有那麼一句臺詞麼,是夏雨死前留下的:恨了一輩子想了一輩子,怨了一輩子唸了一輩子,仍然感激上蒼。我想她所感激的和小說中的黛玉一樣。

  人生中最沒有辦法控制的就是我們的情感,在小說的結局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圓滿,甚至會有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愫,但是我們依然留戀。留戀小說中表現出來的那種情感,讓我們有所盼,有所願,有所留。在這部被封建色彩籠罩的小說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我想這就是這部小說的目的吧。

《紅樓夢》讀書筆記14

  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共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寫出了王熙鳳潑辣的性格,黛玉的疑問,側面描寫出了王熙鳳在家中地位非同一般。

  頭上戴著束髮嵌玉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蹬著青緞粉底小朝靴。一大串的外貌描寫,對於主角描寫極為詳細,詳略分明。

  第三章寫了賈雨村官復原職,林黛玉初進大觀園。

  透過一連串的語言,動作,刻畫了王熙鳳虛偽,玲瓏見風使舵的形象。

  林黛玉謝絕邢夫人的挽留,不僅表明了對邢夫人的尊敬,感激,表明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說明她待人處事處處留心,言行小心謹慎。

《紅樓夢》讀書筆記15

  賈寶玉是《紅樓夢》主要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他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

  寶玉自幼深受賈母疼愛,遊於溫柔富貴鄉,專愛作養脂粉,親近家裡姐妹和丫鬟;他林黛玉青梅竹馬,互為知己,他重情不重禮,結交了秦鍾、蔣玉菡、柳湘蓮、北靜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歡詩詞曲賦之類性情文學,厭惡四書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把那些追逐科舉考試、仕途經濟的封建文人叫做“祿蠹”。可是到頭來“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他所欣賞的女子們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塗與薛寶釵結婚,致使黛玉淚盡而逝;再經抄家之痛,唬得他瘋瘋傻傻。最後情極而毒,懸崖撒手,跟隨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寶玉由於從小在丫鬟姐妹們的身邊遊蕩,很喜歡女兒,而不喜歡男人。賈寶玉是一個女兒尊貴潔淨神力論者,“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是寶玉的名言他將女兒神聖化,說“女兒”兩字比佛教的阿彌陀佛和道教的元始天尊這兩個寶號還尊貴無比,不許手下小廝隨便亂說,否則鑿牙穿腮,他讀書時須得兩個女兒陪著才認得字。每當他被打疼痛之時,他便姐姐”“妹妹”地亂叫,說這樣叫了以後便不痛了,女兒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因此,寶玉喜愛女兒,日夜同她們廝混在一起。

  寶玉跟女兒們之間也是發生了各種事情。就說寶玉與黛玉的悽美愛戀,這是紅樓夢裡面的一大重頭戲。黛玉本是西方靈河岸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為木;寶玉是赤瑕宮的神瑛侍者,口中銜玉而生,而玉是女媧娘娘補天所餘的一塊石頭,為石,所以有“木石前盟”之說。《紅樓夢》曲子“終身誤”中曾借寶玉之口唱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足可見兩人之間的關係非常人可比,但寶黛兩人最後仍是落得個勞燕分飛終成空的下場。寶玉與黛玉是知己,兩人之間的愛是誠摯和深厚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一方舊手帕都可以心領神會,可謂是靈魂伴侶,真正達到了愛情的最高境界。

  寶黛兩人是自由戀愛,對於兩百多年前的他們來說,是公然違反倫理道德的,是大逆不道的,這也正是寶黛愛情悲劇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他們的愛情不能修成正果是必然的。不管兩人彼此之間愛得有多深,在當時都是不可能被社會和家庭所允許並認可的,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分手的悲劇。他們的愛戀已經觸碰了道德的底線與根基,作為名門望族的賈氏家族,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建立在叛逆思想基礎上的寶黛愛情,必然與家族利益發生尖銳的對立,因而為家族統治者所不容。寶黛愛情在封建勢力的高壓下曲曲折折地發展,最後遭到毀滅。黛玉淚盡而逝,寶玉在家庭操控下還是與薛寶釵結了婚。

  在結局寶玉出家做了和尚。各個角色死的死,慘的慘,出家的出家,賈府沒落了。

  作者透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著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