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紅樓夢> 紅樓夢的詩詞原文賞析

紅樓夢的詩詞原文賞析

紅樓夢的詩詞原文賞析

  《紅樓夢》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放奇光異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的詩詞原文賞析,歡迎閱讀。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賞析】

  這首曲唱的是寶玉、寶釵、黛玉三個人。

  曲中的“俺”,當然是寶玉。薛家到了榮國府後,就有一種輿論說,寶釵帶的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寶釵具備封建階級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榮府少奶奶的標準。然而寶玉一心只在從小一起長大的林妹妹身上。有情的不能成為眷屬,無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黛玉在那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裡淌著眼淚度過了短暫的一生,死了。寶玉同冷美人寶姐姐結了婚。他對黛玉刻骨銘心的愛情一刻不停地折磨著他,加上家業破敗,他親愛的姐妹們或死或散,全部被拋入黑暗的深淵。他對這個世界徹底幻滅了,最後毅然“懸崖撒手”,當了和尚,一定了之。寶釵要孤獨淒涼地去熬未來的歲月,其實也是個失敗者。寶、釵、黛三人的愛情悲劇,實質是社會悲劇。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範葩,一個是美玉無理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磋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賞析】

  這首曲是專門詠歎寶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皺眉頭,命運就這樣無情,痛苦和遺憾。

  那一僧一道對頑石說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寶黛愛情的幻滅就是一條註腳。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翩翩少年;一個聰明絕頂,一個博學多才;一個無意於功名利祿,一個從不說“仕途經濟”的混帳話;她整天為他哭泣嘆息,他整天為她牽腸掛肚。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賈家的敗落最終隔斷了他們的緣分。她和寶玉的戀愛過程,始終伴隨著痛苦和煩冤,最終還是一場虛幻,“命運”把他們大大地捉弄了一場。

  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賞析】

  這首曲唱的是元春。

  《恨無常》表示了一種痛苦深沉的遺憾。無常,是說世上一切事物都一無例外地由存在到毀滅,沒有永恆存在的東西,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元春當了皇帝的妃子,賈家成了皇親國戚,這是封建社會人們做夢都不敢希冀的榮耀。可是在作者看來,這也絲毫沒有意義。正當你享受榮華的興頭上,突然“死”降臨了,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得把生前貪戀的一切全都拋掉。元春到死才明白,富貴和權勢是靠不住的,在夢裡勸告父母及早從強爭苦奪的名利場裡抽身,免得登高跌重,將來後悔。

  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賞析】

  這首曲是唱探春的。

  骨肉指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係,《分骨肉》,是說兒女與父母永遠分離。

  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其一是“愛別離”,就是不得不與親愛的人們別離。探春在眾姊妹中結局不是最壞的,她遭遇的是與親人不能再見的苦痛。以探春的品貌和才幹,儘管是“庶出”,如果在家族的盛世,也不會讓她遠嫁到天邊去的。她的遠嫁,一定是在家世沒落時出於某種不得已的原因。她為人處事剛強決斷,頗具男人之風。“惑奸讒抄檢大觀園”時,她說:“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看得夠明白了。這是探春的悲憤,也是作者的悲憤。

  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兒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賞析】

  這首曲是唱湘雲的。

  《樂中悲》,是說榮華富貴中潛伏著危機,歡樂中潛藏著悲哀。

  湘雲是大觀園女孩兒個性格最活潑的一個。她最大的特點就是“英豪闊大寬宏量”,從無小兒女那種扭怩之態。蘆雪庵賞雪聯句時,和寶玉等人烤鹿肉吃,她說:“你知道什麼!是真名土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我們這會子腥腋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看她言談舉止多麼瀟灑豪放!至於喝醉酒,躺在芍藥花叢裡睡大覺,更是美談。詩詞作得也好,才華不在薛、林之下。

  湘雲和黛玉都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籬下,遭遇有相類之處,但個性卻截然不同。黛玉多愁多病,整天哭哭啼啼。湘雲卻健康活潑,愛說愛笑。她也許不像黛玉那樣早夭,但等待她的也決不是美好生活。

  世難容

  氣質美如蘭,才華複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唆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賞析】

  這首曲是唱妙玉的。

  《世難容》,是說不被社會所容。

  妙玉是個出眾的才女,詩書琴棋樣樣皆通。她愛潔成癖,劉姥姥站過的地方她要用水沖刷,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了。可是從她的出身、境遇考慮,這種性格就可以理解了。她出身宦門,聰慧無比,又自幼就與世隔絕,誰能理解她的苦悶?同她年齡彷彿的大觀園小姐們在她周圍過著花團錦簇的繁華生活,可她卻悽楚地守著青燈古佛,敲著木魚唸經打坐。如果說賈家的千金們日後還有一段甜蜜的生活可以回憶,妙玉可就連這麼一點慰藉也沒有,一苦到底。

  喜冤家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貪歡媾。窺著那,侯門豔質如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豔魄,一載盪悠悠。

  【賞析】

  這首曲是唱迎春的。

  《喜冤家》,意思由於錯誤的婚配遇上了冤家對頭。

  迎春的悲劇是其父賈赦一手造成的。按孫紹祖的說法,是賈政花了孫家五千銀子,拿迎春抵了債。作者一再用“中山狼”稱呼孫紹祖,因為“他一味好色,好賭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婦、丫頭將及淫遍。”這就是他“驕奢淫*貪歡婿”的註腳。迎春勸兩次,他就罵迎春是“好不好,打一頓攆在下房裡睡去!”完全是一副流氓嘴臉。迎春這位公府千金哪裡經過這個?迎春只提出一點可憐的要求:“還得在園裡舊房子裡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幾天後,孫家來人接,她“只得勉強忍情作辭”。曹雪芹寫了八十回的《紅樓夢》就在這個地方絕筆,使我們看不到作者怎樣寫迎春“一載赴黃粱”的慘狀了。

  虛花悟

  將那三春勘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要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賞析】

  這首曲是唱惜春的。

  《虛花悟》徹底明白了榮華富貴都是虛幻之意。

  這首曲子同前面的.《好了歌解注》一樣,極力鋪張渲染,說榮華富貴瞬息即逝,不要以“假”當“真”,不要執迷不悟,惜春就“悟”了。第七十四回寫她和嫂子尤氏的一場口角,惜春氣憤地說:“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從此以後,你們有事別累我!”她要與寧府的骯髒生活“劃清界限”。尤氏譏諷她:“可知你是個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反唇相譏:“古人也曾說的,‘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我!”這些描寫說明惜春出家是對惡濁的現實所能採取的惟一的抗議形式。

  其實這首曲子也不單為惜春而設,更多的句子是作者直接抒發幻滅後的悲哀。

  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散人亡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辛苦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賞析】

  這首曲是唱王熙鳳的。

  《聰明誤》,是知進不知退,聰明反被聰明誤之意。

  鳳姐是作者著力刻畫、塑造的人物,也是最成功的一個典型。她是榮府內實際上的第一號當權人物,各類人物都圍繞著她活動著。在“弄權鐵檻寺”一回裡,她對老尼靜虛說:“你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為了三千銀子,她略施一點小手段,就害死了張金哥和長安守備的兒子。此還有賈瑞、鮑二家的、尤二姐等人都先後死在她手裡。她是賈家這座大廈的頂樑柱,同時又是這座大廈的蛀蟲;她照管著賈家的“長明燈”,又恨不得一口喝乾燈裡的油。當忽喇喇大廈傾倒時,第一個就要把她壓死。

  留餘慶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孃親,幸孃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賞析】

  這首曲是唱巧姐的。

  《留餘慶》的題名出自俗語“積善人家慶有餘”,意謂前人積德,後人沾惠。

  巧姐在大觀園十二釵中年齡最小,因她尚未長大成人,所以作者沒有去刻畫她的個性。她的命運取決於其母王熙鳳。王熙鳳英雄一世,最後慘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巧姐的命運就可以推知了。

  劉姥姥在窮得過不去冬時,曾到賈府去求助。鳳姐對這個“芥豆之微”的窮親戚本來沒看起,但在無意中也救濟了她。曲中說的“積得陰功”,指的就是這件事。從此劉姥姥和賈家結下了緣分,先後三進榮國府,成為賈家興衰的見證人。連巧姐的名字還是劉姥姥給起的,從曲子內容看,在巧姐被其舅王仁等人推進火坑時,劉姥姥救她出來,使她“逢凶化吉”了。

  晚韶華

  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風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駕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管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賞析】

  這首曲是唱李紈的。

  《晚韶華》,意思是晚年要榮耀一番。

  李紈出身於官僚家庭,其父李守中為園子監祭酒。自幼其父就教她讀《列女傳》之類的書,成為一名典型的淑女。青春喪偶,她能安之若素,只知道孝敬公婆和撫養兒子,此外一概不聞不問。她果然就是“稿木死灰”嗎?其實不然,她只不過是把苦痛和悲哀深深掩抑在內心裡不流露罷了。這種無法渲洩的痛苦,才是最深沉的痛苦。

  李紈苦了一輩子,儘管晚年母以子貴,還是抵消不了她的悲劇命運,接著就死了。作者以“氣昂昂”、“光燦燦”、“威赫赫”之類的字眼形容賈蘭升官,諷刺之意很明顯。

  好事終

  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賞析】

  這首曲是唱秦可卿的。

  《好事終》,指秦可卿與賈珍亂*的醜事告一段落,曲名含著明顯的諷刺意味。

  從曲子開頭幾句看,作者似乎是把賈家敗落的責任歸到秦可卿身上。其實細看書中情節,不過是透過秦可卿把寧府賈珍、賈蓉、賈敬等人牽出來,進行暴露和鞭苔。秦可卿的墮落,無論從哪個角度說,賈珍都是主要責任者。賈珍這個無恥的酒色之徒垂涎其美,不顧倫理關係,勾引她墮落,導致她自殺。由此再進一步,作者以為賈珍的墮落,責任又在其父賈敬。這個賈敬一心想當神仙,“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完全放棄了家業和對子孫的教育。於是賈珍、賈蓉父子“把寧國府翻了過來”,也沒人敢來管他們。子孫不肖,後繼無人,不敗何待?

  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還了命,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賞析】

  這是《紅樓夢曲》總收尾的曲子。

  《飛鳥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騰”的另一種說法,與“樹倒猢猻散”同義。

  這首收尾的曲子是對以賈家為代表的封建貴族階級命運的概括,也可以說是一首帶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主題歌。

  作者一生由“飲甘饜肥”的貴族子弟跌落成一個“舉家食粥”的落拓文人。他看到封建社會處處充滿矛盾鬥爭,都在產生和消失,這就形成了他樸素的辯證法觀念。

  作者寫他們的“極盛”,正是要反襯他們的“極衰”;寫他們的“赫赫揚揚”,正是要反襯他們的“煙消火滅”。從脂硯齋批語透露的曹雪芹後八十回情節看,賈家敗落後,當年“金窗玉檻”、“珠寶乾坤”的大觀園要變成“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一片淒涼頹敗景象。被攆出大觀園的寶玉和寶釵要有一段“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的困苦生活;王熙風要有一個“身微遠蹇”、“回首慘痛”的可悲下場;惜春要沿門托缽,“緇衣乞食”;賈赦、賈珍之流要被撤職罷官,扛上枷鎖,或被殺頭,或被流放充軍。賈家如此,與他們有關聯的其他史、王、薛三族也一樣,得勢時他們互相“扶持遮飾”,勢敗時也要一齊完蛋。他們都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了去。

  單隻這“飛鳥各投林”五個大字,已然道盡了“人散”的意味。

  這首極端重要的曲文,是探佚學和結構學的一把關鍵之啟鑰,綱領之提挈,把它研究透徹、的確了,將是“紅學”的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