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詞好句> 形容勞動成果的詞語

形容勞動成果的詞語

形容勞動成果的詞語

  國際勞動節的意義在於勞動者透過鬥爭,用頑強、英勇不屈的奮鬥精神,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這才是五一勞動節的精髓所在。

  形容勞動成果的詞語篇一:

  不稼不穡:稼:播種;穡:收穫穀物。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飯來張口:指吃現成飯而不勞動

  安家立業:安置家庭,創立基業或事業。也指長期在一個地方勞動和生活。

  安營紮寨: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指部隊駐紮下來。也比喻建立臨時的勞動或工作基地。

  筆耕硯田:比喻從事腦力勞動,以讀寫為業。

  不勞而獲: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戴月披星: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耕耘樹藝:耘:鋤草,樹:栽植;藝:播種。耕田、鋤草、植樹、播種。泛指各種農業生產勞動。

  鰥寡孤獨: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

  好逸惡勞: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糠菜半年糧: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勞思逸淫:逸:安逸。指參加實際勞動,才能想到愛惜物力,知道節儉;貪圖安逸就容易放蕩墮落。

  男耕女織:封建社會中的小農經濟,一家一戶經營,男的種田,女的織布。指全家分工勞動。

  摩拳擦掌:形容戰鬥或勞動之前,人們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

  胼手胝足:胼、胝:老繭。手腳上磨出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起早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勞動。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手足胼胝:胼、胝:手掌、足底的老繭。手掌足底生滿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徒勞無功: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成效。

  先難後獲:難:艱難,勞苦;獲:收穫。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穫。比喻不坐享其成。

  五穀不分: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遊手好閒:指人遊蕩懶散,不願參加勞動。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生活。

  安生樂業:猶安居樂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交能易作:謂交換各業的勞動成果而互相獲益。

  勞筋苦骨:謂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四體不勤:四肢不勞動,形容脫離勞動。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形容舊時知識分子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百載樹人:〖解釋〗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計,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同“百年樹人”。

  孤寡鰥獨:〖解釋〗泛指沒有勞動能力、無依無靠的人。

  鰥寡孤煢:〖解釋〗煢,無兄弟。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同“鰥寡孤獨”。

  鰥寡煢獨:〖解釋〗煢,無兄弟。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同“鰥寡孤獨”。

  女織男耕:〖解釋〗封建社會中的小農經濟,一家一戶經營,男的種田,女的織布。指全家分工勞動。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解釋〗太陽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後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下愚不移:〖解釋〗移:改變。下等的愚人,決不可能有所改變。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也指不求上進,不想學好。

  按勞分配:根據勞動的大小進行分配

  按勞取酬:按照勞動貢獻的大小領取報酬

  餓鬼投胎:比喻大量吃東西而不勞動,造成對父母的拖累

  半工半讀:一面勞動一面學習的個人學習方案

  形容勞動成果的詞語篇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讀音: yī fēn gēng yún,yī fēn shōu huò

  釋義: 付出一份勞力就得一分收益。

  用法: ~,你多做一些事,只有更多收益,絕不會吃虧的。

  不稼不穡

  讀音: bù jià bù sè

  釋義: 稼:播種;穡:收穫穀物。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出自: 《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讀音: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釋義: 秋季為農作物收穫季節,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農事。

  出自: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

  服田力穡

  讀音: fú tián lì sè

  釋義: 服:從事;穡:收穫穀物。指努力從事農業生產。

  出自: 《尚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俯拾仰取

  讀音: fǔ shí yǎng qǔ

  釋義: 低頭拾地上的東西,抬頭拿上面的東西。形容一舉一動都有收穫。

  出自: 《史記·貨殖列傳》:“家自父兄子孫約,俯有拾,仰有取。”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形容極其勤勞節儉

  稼穡艱難

  讀音: jià sè jiān nán

  釋義: 稼穡:播種和收穫。指農事勞苦。

  出自: 《尚書·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

  造句: 自以為上等之人,習成一身輕薄,稼穡艱難,全然不知。(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七)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指農事勞苦

  開花結果

  讀音: kāi huā jié guǒ

  釋義: 原指經播種耕耘後有了收獲。現比喻工作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出自: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開花結果自馨香。”

  造句: 他們推廣了這項發明,如今已經遍地開花結果了。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比喻工作、學習等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近義詞: 開花結實

  滿載而歸

  讀音: mǎn zài ér guī

  釋義: 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穫很大。

  出自: 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曏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

  造句: 將衛國府庫,及民間存留金粟之類,劫掠一空,墮其城郭,滿載而歸。(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 滿載而回

  反義詞: 一無所獲

  年穀不登

  讀音: nián gǔ bù dēng

  釋義: 年穀:一牛收穫的穀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出自: 《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

  造句: 天下勞擾,年穀不登,興軍致討,懼非其時。(《晉書·賈充傳》)

  用法: 天下勞擾,~,興軍致討,懼非其時。 ◎《晉書·賈充傳》

  日計不足,歲計有餘

  讀音: 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釋義: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很大收穫。

  出自: 《淮南子·?真訓》:“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餘。”

  亡羊得牛

  讀音: wáng yáng dé niú

  釋義: 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穫大。

  出自: 《淮南子·說山訓》:“亡羊而得牛,則莫不利失也。”

  先難後獲

  讀音: xiān nán hòu huò

  釋義: 難:艱難,勞苦;獲:收穫。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穫。比喻不坐享其成。

  出自: 《論語·雍也》:“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比喻不坐享其成

  近義詞: 不勞而獲

  反義詞: 不勞而獲

  仰取俯拾

  讀音: yǎng qǔ fǔ shí

  釋義: 低頭拾地上的東西,抬頭拿上面的東西。形容一舉一動都有收穫。

  出自: 《史記·貨殖列傳》:“家自父兄子孫約,俯有拾,仰有取。”

  一得之功

  讀音: yī dé zhī gōng

  釋義: 一得:一點心得,一點收穫;功:成績。一點微小的成績。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於自謙

  近義詞: 一得之見 一得之愚

  反義詞: 豐功偉績

  一樹百穫

  讀音: yī shù bǎi huò

  釋義: 樹:種植。種一次收穫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長期獲益。

  出自: 《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一無所得

  讀音: yī wú suǒ dé

  釋義: 什麼也沒有得到。形容毫無收穫。

  出自: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然日勢既暮,壽兒且寄院中止宿,顥亦懷疑,因命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造句: 但現在尋起來,一無所得,想必是十七那夜統統燒掉了,那裡我還沒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 一無所取 一無所有

  反義詞: 無功受祿 不勞而獲

  以蚓投魚

  讀音: yǐ yǐn tóu yú

  釋義: 用蚯蚓做魚餌釣魚。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穫。

  出自: 《隋書·薛道衡傳》:“陳使縛縡聘齊,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對之。縡贈詩五十韻,道衡和之,南北稱美。魏收曰:‘傅縡所謂以蚓投魚耳。’”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即拋磚引玉

  近義詞: 拋磚引玉

  左右採獲

  讀音: zuǒ yòu cǎi huò

  釋義: 左手右手都有收穫。比喻研究學問,多采材料。

  出自: 《詩經·周南·關睢》:“參差荇菜,左右采之。”《漢書·夏侯勝傳》:“勝從父子建,字子卿,自師事勝及歐陽高,左右採獲。”

  不虛此行

  讀音: bù xū cǐ xíng

  釋義: 虛:空、白。沒有空跑這一趟。表示某種行動還是有所收穫的。

  出自: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原來你這回到上海,幹了這麼一回事,也不虛此一行。”

  積沙成灘

  讀音: jī shā chéng tān

  釋義: 比喻積少成多。

  出自: 《人民日報》1970.12.30:“雖然魚群分散,但捕一網得一網,積沙成灘,化小勝為大勝,使淡季也取得較好的收穫。”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比喻積少成多

  近義詞: 積少成多 聚沙成塔

  顆粒無收

  讀音: kē lì wú shōu

  釋義: 收:收成。連一粒米也沒收穫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樹上開花

  讀音: shù shàng kāi huā

  釋義: “三十六計”之一。亦比喻將本求利,別有收穫。

  勝讀十年書

  讀音: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釋義: 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穫。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出自: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上·伊川語錄》:“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勝讀十年書。’若一日有所得,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虛度年華

  讀音: xū dù nián huá

  釋義: 虛:沒有收穫、成就。白白地度過年歲。

  出自: 《憶鄧拓·鄧拓與人民日報》:“他認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虛度年華。”

  仰拾俯取

  讀音: yǎng shí fǔ qǔ

  釋義: 形容一舉一動都有收穫。同“仰取俯拾”。

  追根查源

  讀音: zhuī gēn chá yuán

  釋義: 指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出自: 木青《不許收穫的秋天》第二一章:“而眼下,在群眾追根查源的時候,或者說對曾番有所懷疑的時候,曾番自然要來個攪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