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詞好句> 關於動作敏捷的詞語

動作敏捷的詞語

關於動作敏捷的詞語

  導語: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面臨危險的時候,都能夠激發本能,使動作變得非常的敏捷。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動作敏捷的詞語,歡迎閱讀!

  關於動作敏捷的詞語有:

  勢若脫兔shì ruò tuō tù

  【解釋】:勢:攻勢。脫:脫逃。對敵人攻擊的速度極快,就像脫逃的兔子奔跑那樣。

  說時遲,那時快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解釋】:小說中的常用套語。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不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後。”

  星馳電走xīng chí diàn zǒu

  【解釋】:馳:賓士;走:跑。象星疾馳,如電急閃。形容極其迅速。

  【出自】:元·楊顯之《瀟湘雨》楔子:“腿上無毛嘴有髭,星馳電走不違時,沿河兩岸長巡哨,以此加為排岸司。”

  【示例】:好容易才把貴廷拉出旅館,拖上火車,星馳電掣的`趕到前方。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二三回

  流星趕月liú xīng gǎn yuè

  【解釋】:象流星追趕月亮一樣。形容行動迅速。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那一頓如流星趕月,風捲殘雲,吃得罄盡。”

  【示例】:放開馬蹄,如~一般,一口氣就跑有三十餘里。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四回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形容行動迅速

  雷厲風行léi lì fēng xíng

  【解釋】:厲:猛烈。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出自】: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行。”

  【示例】:今天調卷,明天提人,頗覺~。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

  【近義詞】:大張旗鼓、聞風而動

  【反義詞】:積重難返、拖泥帶水、和風細雨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形容動作緩慢的詞語有:

  步履蹣跚 步履艱難 步態蹣跚 步履維艱

  不緊不慢 姍姍來遲 緩步代車 悠悠盪盪

  慢慢騰騰 慢慢吞吞

  有條不紊 [yǒu tiáo bù wě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紊:亂。形容有條有理,一點不亂。

  出 處

  《尚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揚長而去

  yáng cháng ér qù

  【解釋】大模大樣地徑自走了。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二回:“(道士)道:‘……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緊,要緊!三日後我來收取,管叫你病好。’說畢,徉長而去。”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貶義。多用於因為不滿意而離開的場合。一般作謂語。

  【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辨形】揚;不能寫作“楊”。

  【近義詞】拂袖而去、不歡而散

  【反義詞】不期而遇

  【例句】他沒有接受批評;反而大吵大鬧一陣後就~了。

  慢條斯理

  【近義】從容不迫、蝸行牛步

  【反義】快馬加鞭、風風火火、大步流星

  【釋義】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不慌不忙。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嘆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

  【用例】“辦事要思量是對的”,老山東~的說,“不過有的是明擺著的事,也不要掂量。”(馮德英《苦菜花》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