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韓愈>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教案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教案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教案

  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味濃郁,感情真切,對比鮮明,是韓詩七律中的精品。

  教學目標:

  1. 體會敘事、寫景中抒發的感情。

  2.瞭解詩句含義,領悟詩詞的意境。

  3. 熟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忠而獲罪的憤慨。

  2. 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

  教學設想:

  1. 以朗讀、吟誦來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感情。

  2.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注音並簡介作者

  1. 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瘴江( )

  2.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①本詩作者是唐代人韓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導古文運動,強調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改變了當時的文風,推動了文學的發展。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②寫出詩歌中描寫冬景的句子(雪擁藍關馬不前);為國家赤膽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肯將衰朽惜殘年)。

  3.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遷,猶言下遷,古代貴右*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當韓愈到達藍田關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於是寫了這首詩送給韓湘,抒寫忠而獲罪的憤慨、為國除弊的決心和眷戀朝廷的心情。

  二. 譯釋詩句,瞭解大意。

  1.釋詞:

  奏:向君主進言或上書,這裡是獻上、呈上的意思。

  貶:降職。

  聖明:指天子。

  惜殘年:愛惜殘年的生命。

  藍關:即藍田關。

  2.結構:

  詩的前四句皆敘“左遷”,後四句轉寫“至藍關示侄孫湘”。

  詩的開端直敘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訴自己非罪遠謫的憤慨,第 五六句寫征途中回望遠瞻,流露出隱隱的悲哀,結句更加沉痛地表達了將會客死他鄉的憂怨。

  3.譯詩: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貶往八千里外的潮陽。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國事中的弊政,哪裡肯因為老病而顧惜殘年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