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韓愈> 韓愈朝歸唐詩及註釋

韓愈朝歸唐詩及註釋

韓愈朝歸唐詩及註釋

  【作品介紹】

  《朝歸》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2卷。

  【原文】

  朝歸

  作者:唐·韓愈

  峨峨進賢冠,耿耿水蒼佩。

  服章豈不好,不與德相對。

  顧影聽其聲,赬顏汗漸背。

  進乏犬雞效,又不勇自退。

  坐食取其肥,無堪等聾瞶。

  長風吹天墟,秋日萬里曬。

  抵暮但昏眠,不成歌慷慨。

  【註釋】

  1、與前詩同時作。進賢冠:文官所戴的一種緇布冠,以梁數多少分別等級貴賤。唐制,文官朝參戴進賢冠,三品以上三梁,四品五品兩梁,六品以下一梁。見《新唐書·車服志》。

  2、服章:指官員區別等級的`服色及魚袋等。

  3、相對:相當,相稱。

  4、影:指冠影。聲:指佩聲。

  5、赬:紅色。漸:浸溼。

  6、聾瞶:失聰者和盲人。《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朦誦……”又《晉語四》:“瞽瞍使之司聲,聾瞶使之司火。”

  7、天墟:指天空。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割據。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師說》、《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