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描寫末伏的古詩

描寫末伏的古詩

描寫末伏的古詩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末伏的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酬光祿田卿末伏見寄》 姚合 唐代

  下伏秋期近,還知扇漸疏。

  驚飆墜鄰果,暴雨落江魚。

  貴寺雖同秩,閒曹只管書。

  朝朝廊下食,相庇在餚菹。

  2《初秋夜賦》 陸游 宋代

  炎熇猶末伏,清絕忽新秋。

  露氣房櫳冷,砧聲歲月遒。

  悲蛩草根語,孤磷竹間流。

  聞道河南北,飛蝗暗百州。

  3、《末伏日五更小涼》 張耒 宋代

  幽人短夢不終宵,起步星河望泬寥。

  缺月低簷雞一唱,露華秋色滿芭蕉。

  4、《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 強至 宋代

  七夕三庚共此辰,風迎西火轉南薰。

  金盤瓜果隨時俗,玉盞笙歌勸相君。

  月下巧心空自競,天邊私語復誰聞。

  早歸肯效東方朔,待看星橋夜度雲。

  5《又三絕戲老友》 李新 宋代

  西風學得不風流,每怪衰逢末伏秋。

  一陳清風吹醉帽,故教人見老人頭。

  6、玩月悠然堂》 張繼先 宋代

  密林崇岫往留連,十載官非上士班。

  赤帝御龍行末伏,嫦娥分月入深山。

  關津洞遠干戈後,食息將安州里間。

  今也柳堤真吏隱,清流華薄地寬閒。

  7、次韻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 蘇泂 宋代

  日月跳丸逝不留,吟蛩得意蛻蟬憂。

  終更末伏應無暑,望見中元便有秋。

  風爽氣先青草動,雨涼心共白蓮幽。

  誰能跨鶴乘西顥,三十三天取次遊。

  8、六月二十四日秋夜書》 方回 宋代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涼猶未,終須熱漸休。

  酒醒興午夜,月上倚西樓。

  暍死端能免,江天問去舟。

  9、時當末伏暑氣愈隆老者殊不能堪而舊業荒殘清》 釋文珦 宋代

  踽踽復睘睘,誰知遠客情。

  衰齡餘六甲,酷暑畏三庚。

  舊業今何有,秋衣亦未成。

  東鄰弄羌管,休作斷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