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春日》兩首古詩題目解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題目解讀是關於古詩兩首內容的詳細解讀,兩首詩表達不同的作者的心理和情感變化,同學們先試著自己理解兩首詩的中心內容,然後對照下文,看看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程度。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題目解讀:詠柳、春日
古詩兩首(詠柳、春日)題目解讀
詠柳
從課本圖片上看出是春天,畫的是柳樹,明確這首詩與柳樹相關,詩題《詠柳》。
解題:“詠”,透過寫詩作文歌頌、讚美。詠柳,即讚美柳樹。
本文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他透過描寫二月的柳樹,表達了對春天美麗景色和蓬勃生命力的讚美。同時透過感受柳樹美景,也表達了作者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趣。
春日
這是一首借泗水尋芳宣揚聖人之道的的理趣詩。因孔子曾在洙、泗之間教授弟子,所以詩的首句便提泗水。從題目“春日”看,似為遊春之作,然而,在南宋時期泗水已被金人侵佔,朱熹不可能去泗水遊春,所以這首詩是虛構想象之作,而泗水就是暗指孔門。詩的字面意思,在於說明大自然具有無限蓬勃的生機,因此萬紫千紅,觸處皆春。而實際上詩人用“萬紫千紅”比喻孔學的豐富多彩,他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萬紫千紅總是春”在當今常用來形容祖國形勢一派大好,或者文藝園地百花爭妍的情景。
希望為大家提供的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題目解讀,能夠對大家有用,更多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