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關於春節的古詩及意思

春節的古詩及意思

關於春節的古詩及意思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春節的古詩自然不在少數。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關於春節的古詩及意思,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古詩及意思1

  一、元日

  王安石 (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二、除夜作

  高適 (唐)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譯文

  我獨自在旅館裡躺著,寒冷的燈光照著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麼事情,讓我這個遊客的心裡變得淒涼悲傷?

  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髮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三、守歲

  蘇軾 (宋)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譯文

  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遊向幽壑的'長蛇。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繫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兒童不睡覺努力掙扎,相守在夜間笑語喧譁。

  晨雞呵請你不要啼唱,一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經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四、人日思歸

  薛道衡 (南北朝)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譯文

  入春已經七天了,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後了,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五、除夜

  文天祥 (宋)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譯文

  天地之間一片空曠,時光公然地離我而去。在人生的末路上因為風雨而受驚,在偏僻的邊疆飽經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這一年一樣快要結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經歷也會被遺忘。以後再也夢不到過新年喝屠蘇酒,只能在漫漫長夜裡撥動燈火。

  六、新年作

  劉長卿 (唐)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譯文

  新年中思念家鄉的心情更為急切,獨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淚?年紀已經老大了卻依舊寄人籬下,春天腳步多麼輕快比我更早迴歸。

  在嶺南早晚只能與猿猴相依作伴,或與江邊楊柳共同領受風煙侵吹。我象西漢的賈誼被貶為長沙太傅,不知今後還要幾年才有還鄉機會?

  七、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近代)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

  譯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笑語喧譁,十分熱鬧,紅巖村的年青同志送來梅花,更增添了節日氣氛。

  大家在一起舉杯互相敬酒,表達著新年的祝願,散席後眾人意猶未盡,又一起品嚐這勝利茶,談論當今時事。

  只有精忠才能報答祖國,如今祖國正遭外侮,烽煙遍地,沒有地方去尋求一家安樂。

  我們在陪都重慶載歌載舞地歡慶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讓我們遙祝延安解放區繁榮昌盛。

  春節的古詩及意思2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清·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裡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當千里,新年隔數更。

  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誰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除夜 唐·盧仝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餘千里,新年隔數更。

  寒猶近北峭,風漸向東生。惟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春節的古詩及意思3

  年代:宋作者:孫惟信

  《水龍吟》

  小童教寫桃符,道人還了常年例。

  神前灶下,祓除清淨,獻花酌水。

  禱告些兒,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但吟詩寫字,分數上面,略精進、盡足矣。

  飲量添教不醉。好時節、逢場作戲。

  驅儺爆竹,軟餳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鵲也、同添一歲。

  願家家戶戶,和和順順,樂昇平世。

  年代:宋作者:劉辰翁

  《鷓鴣天》

  舊日桃符管送迎,燈毯爆竹鬥先嬴。

  鹿門亂走團欒久,才到城門有鼓聲。

  梅弄雪,柳窺晴,殘年猶自冷如冰。

  欲知春色招人醉,須是元宵與踏青。

  年代:宋作者:劉辰翁

  《金縷曲/賀新郎》

  歲事崢嶸甚。是當年、爆竹驅儺,插金幡勝。

  忽曉闌街兒童語,不為上元燈近。

  但笑揀、梅簪公鬢。莫恨青青如今白,願年年、語取東君信。

  巾未墮,笑重整。他年不信東風冷。

  鼓連天、銀燭花光,柳芽催迸。

  漫說沈香亭羯鼓,自著錦袍吟憑。

  待吹徹、玉簫人醒。

  不帶汝陽天人福,便不教、百又餘年剩。

  歌此曲,休辭飲。

  年代:元作者:邵亨貞

  《戀繡衾辛丑元日》

  門前爆竹兒女喧,野人家、時序尚然。

  盡說道、春來好,老來人、長怕換年。

  東風到底無崖岸,也殷勤、相過小園。

  第一是、朱顏改,縱花開。

  年代:元作者:王寂

  《轉調蹋莎行元旦》

  爆竹庭前,樹桃門右。

  香湯□浴罷、五更後。

  高燒銀燭,瑞煙噴金獸。

  萱堂次第了,相為壽。

  改歲宜新,應時納祐。

  從今諸事願、勝如舊。

  人生強健,喜一年入手。

  休辭最後餘、酴酥酒。

  年代:宋作者:陸游

  《丁酉除夕》

  浮生過五十,光景如飛鴻;寒暑俛仰間,四序忽已終。

  殊方感漂泊,晚境嗟龍鍾。

  桃符輿爆竹,嬾復隨兒童。

  不寐非守歲,燕坐夜過中。

  氣定神自凝,海日何曈曨。

  豈惟三彭逃,坐覺六人空。

  徂年勿惆悵,閱事方無窮。

  年代:宋作者:陳與義

  《除夜二首》

  城中爆竹已殘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鬢毛隨節換,盡情燈火向人明。

  比量舊歲聊堪喜,流轉殊方又可驚。

  明日岳陽樓上去,島煙湖霧看春生。

  年代:元作者:高士談

  《庚戌元日》

  舊日屠蘇飲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

  故人對酒且千里,春色驚心又一年。

  習俗天涯同爆竹,風光塞外只寒煙。

  殘年無復功名望,志在蘇君二頃田。

  年代:宋作者:蘇轍

  《次韻王適元日並示曹煥二首》

  井底屠酥浸舊方,床頭冬釀壓瓊漿。

  舊來喜與門前客,終日同為酒後狂。

  老大心情今已盡,塵埃鬚髮亦無光。

  江南留滯歸何日,萬里逢春思故鄉。

  放逐三年未遣回,復驚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遠仍持嶺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將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貧病,猶得衰顏一笑開。

  年代:宋作者:陳天麟

  《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簡陳仲恕》

  東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無。

  爆竹舊聞驅罔象,傳杯今舊飲屠蘇。

  暗中石火頻過眼,忙裹銀絲欲上須。

  不解玉堂供帖子,雙扉聊與換桃符。

  年代:宋作者:鄧深

  《除夕把酒》

  爆竹驚今夕,屠蘇薦詰朝。

  去來時轉眼,新舊歲中腰。

  立地符先釘,倚門錢未燒。

  土人珍裂餅,聊以薦金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