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對古詩《夜書所見》新的理解

對古詩《夜書所見》新的理解

對古詩《夜書所見》新的理解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古詩《夜書所見》新的理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翻譯/譯文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遊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註釋

  ①蕭蕭:風聲。

  ②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③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動。

  ④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⑤籬落:籬笆。

  對古詩《夜書所見》新的理解

  曾於多年前在人教網提出《夜書所見》中的“挑促織”不宜理解為“捉蟋蟀”而應為“鬥蟋蟀”。同時詩意不宜理解為“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幅圖景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吧”而應是“(思念家鄉時)最記掛的是自己疼愛孩子,此時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覺。”得到不少老師支援。人教社也在2010年新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時,也把《夜書所見》原來解釋“挑:捉。”改成“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弄。”但我們使用的教參《教師教學用書》仍然堅持用原來的“捉蟋蟀”的說法。由此使我們在教學工作中留下了誤區與瑕疵,失去古詩原有的唯美性。

  其一,有老師說“南宋詞人張鎡(zī)在《滿庭芳促織兒》寫道:‘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任滿身華影,獨自追尋。’生動描寫了兒童夜晚捕捉促織的情景。”於是說“知有兒童挑促織”也是描寫“兒童在夜裡捕捉蟋蟀。”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怎能以張鎡小時候在夜裡捉蟋蟀就能說《夜書所見》裡所寫的兒童一定也要在夜深時捉蟋蟀呢,難道說兒童夜深就不能鬥蟋蟀嗎?

  其二,更有老師在指導孩子們學習的刊物上說道:“細細想來,孩子是想在夜裡得到促織,而不是想在秋夜的燈下玩促織”、“白天是很難捉到促織的,只有在夜晚才還容易捉到”、“促織是住在地表以下的,兒童要捉到它,就需要用木棍等器物去翻動泥土才能找到”。這些說法是有待考證的。第一,有過捉蟋蟀、鬥蟋蟀經歷的人都會知道:(兒童)捕捉促織主要是因為愛玩蟋蟀,而非“不想在秋夜的燈下玩促織”;第二,夜晚拿著燈籠捉蟋蟀絕對比白天難捉到。在白天,促織很難逃過捕捉者的目光,晚上就不同了,促織只要有機會一跳,不要說古時的燈籠,就連現在拿著手電筒,也難跟蹤上。第三,捉蟋蟀很多也不用反動泥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入秋捕獲的鬥蟋絕大多數都不“住在地表以下”。如不改變老師們這種解釋,豈不是誤導了學生!

  再三,如按原理解古詩去看,全詩的結構就變得有瑕疵,理解“客情”不符合常情。一、二句“蕭蕭秋風吹動梧葉發出聲音和拂面秋風,催起我的思念感情!”三、四句“又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啊!又催起我的懷念感情。”本人認為,這樣的理解顯然不符合詩中“動”“知”兩字的承接作用。一、二句所寫事物已經觸動了詩人的“客情”,三、四句理應抒發“客情”,不該又描寫眼前事物。再者客居他鄉的詩人的“客情”更應是記掛家中親人,而不會想自己童年的事情。以詩人葉紹翁的作詩才能,來看是不會犯如此敗筆。

  最後,容筆者再次談談對全詩的理解。

  夜書所見(xiàn)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tiǎo)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題目)在孤寂夜裡寫寫所思念的景象。(全詩)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遊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最記掛的是自己疼愛孩子,此時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眠。

  在教學上,如果我們自己的觀點看法是對的,就得拿出理論依據去堅持,如果我們自己的觀點看法是有誤的,就果斷地改正,才是我們的教學正道。

  詩人簡介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後嗣於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