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范仲淹> 漁家傲翻譯范仲淹

漁家傲翻譯范仲淹

漁家傲翻譯范仲淹

  這首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征夫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范仲淹的古詩《漁家傲》的翻譯!

  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譯文一】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了,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時,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鬚髮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譯文二】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聲音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裡,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單單的城門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遠隔萬里的家鄉,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迴歸之日無法預料。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將士們潸然淚下。

  【註釋】

  ①漁家傲: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遊仙關》。

  ②塞:邊界要塞之地,這裡指西北邊疆。

  ③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

  ④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

  ⑤千嶂:綿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嶺。

  ⑥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

  ⑧悠悠:形容聲音飄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著。

  【作品介紹】

  《漁家公·秋思》是北宋范仲淹的詞目,這是一首邊衛詩,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裡。

  這首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征夫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透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

  【創作背景】 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於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於延州,再敗於好水川,三敗於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衝,戰後城寨焚掠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即作於知延州時。

  【賞析】

  范仲淹是當時的.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間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主張革除積弊,但因統治集團內部守舊派的反對,沒能實現。

  他也是著名的文學家。這首《漁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親身經歷的邊塞生活。古代把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這首詞所說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陝北一帶。

  從詞史上說,此詞沉雄開闊的意境和蒼涼悲壯的氣概,對蘇軾、辛棄疾等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