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教學設計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對聯》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對聯》教學設計篇1
[學習目標]
一、瞭解對聯的起源及含義。
二、瞭解對聯的特點。
三、掌握對聯的寫作。
[學習重點]
瞭解對聯的特點並掌握對聯的擬寫。
[學時]:2課時
[學習過程]
一、瞭解對聯的起源
中華第一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二、瞭解對聯的特點
楊升庵是明代文學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歲時,就很勤奮聰穎,受到相親們的誇獎。
有一回,他在家鄉始康縣(今四川新都縣)一個堰塘洗澡。始康縣令恰巧路過堰邊,見楊升庵並不迴避,頓時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頓板子,可是楊升庵拒不上岸。縣令美辦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褲子掛在路邊的古樹上,說:“我出幅對子--‘千年古樹為衣架’,你若是對得好,便還你衣褲。”楊升庵不等縣令話音落,便在堰裡信口對出了下聯。縣令一聽,便讓人從樹上取下衣褲,還給楊升庵,並請他到縣衙作客。
從此,楊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稱號,當地的農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為“娃娃堰”。
1.試一試:為這個對聯擬出下聯。
千年古樹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對的對聯有什麼特點?
三、牛刀小試
(一)評改對聯
1.上聯:苟有恆,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著起床;
下聯: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上聯改為:
2.上聯: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亭榭;
下聯: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之軒齋。
下聯改為:
3.上聯:井岡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嶺綿延不斷;
下聯:鄱陽湖,綠水盪漾,碧波粼粼。
上聯改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聯: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
下聯:冰消雪化萬朵梅花撲鼻前
2.上聯: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
下聯: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廣東名山
3.上聯: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下聯: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年來到
4.上聯: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下聯: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聯: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聯:春雨潤物長城外百花香
(三)補充對聯
(1)填寫缺字聯:
活到老,學到老,老不服老。
畫亦精,字亦精, 。
(2)根據課文內容,將對偶句補充完整。
歐陽修 。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縣鄭板橋於大年三十走出縣衙,到大街小巷瞭解民情,無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門上貼著一幅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腳步,皺了皺眉頭,問身邊的兩個衙役是什麼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來。請問這副對聯是什麼意思?用一成語寫出橫批。
橫聯是 。
(4)下面是某餐館門上貼的對聯。請你運用《憫農》詩的有關詞句,將上聯補充完整。
上聯: ,棄之可惜;
下聯:杯裡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見過一副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輓聯。但由於其記憶模糊,上聯有兩字缺漏,請你根據下聯補全上聯內容。
上聯: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下聯: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四、對聯試擬
1.蠶吐絲——
辭舊歲——
畫餅充飢——
行千里路——
福如東海闊——
家中世界小——
冬去山清水秀——
陽光普照校園花開春來早——
千年修煉,難得一生牽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畫線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上聯:
下聯:
五、趣味對聯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
天下英雄豪傑,到此無不低頭屈膝;
世間貞女節婦,進來紛紛解頻寬裙。
六、課後作業
試為學校大門擬一副對聯。
《對聯》教學設計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梳理探究《奇妙的對聯》
【教材分析】
《奇妙的對聯》選自必修一梳理探究單元。本單元編選了“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三篇關於漢字文化的文章。編排意圖在於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範圍,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知識、感受漢語魅力、關注漢語發展,培養熱愛母語、熱愛傳統文化、關注社會生活的意識。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為載體,結合文體特點和文字內容,設定任務明確的教學程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透過朗讀、點撥、討論、欣賞、練習等互動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思維層次,拓展人文底蘊;最後達到初步學會欣賞對聯、擬寫對聯的要求,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及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課改嘗試】
1、教師引領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課程模式。
2、建立具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特點的語文課堂。
【學情分析】
一方面,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絡緊密,學生求知的興趣較濃,易於入門。另一方面,學生對傳統文化關注不夠,加上語言表達、創新能力薄弱,課堂教學材料不宜太難太深,以培養興趣,普及對聯知識為主。
【三維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掌握對聯的有關知識,領略對聯的無窮魅力。
2、過程方法目標:
在對聯欣賞和擬寫活動中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掌握對聯常識,學習欣賞對聯。
2、把握對句要領,學習擬寫對聯。
【教學難點】
1、擬寫對聯
2、養成關注傳統文化的意識。
【 教法 】激趣法、點撥法、討論法、練習法
【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與學過程】
l 環節一:激發興趣,情境匯入
PPT顯示: 北京市2016年高考改革:
英語100分,語文180分
與學生共同分享關於上則新聞的網路帖子: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怎麼譯?
你如果不滾開,我就和你同歸於盡。(四級)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六級)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八級)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專家)
你在或不在,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活佛水平)
這就是語文提分,英語降分的原因:差別不在英語水平,而在漢語水平。】
導語: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她是漢民族思想、文化的載體。漢語博大精深,語文魅力無窮。這節課讓我們共同走進魅力語文之——奇妙的對聯。
【設計意圖】從學生關注的社會大事——高考改革說起,先引起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再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有方向性。選取焦點話題引入,內容新穎,學生處於輕鬆、好奇的狀態,在此情況下自然匯入本節課學習內容——對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抓住學生興趣,可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相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l 環節二: 掀起你的蓋頭來——對聯常識
1、 參考教材,小組交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對聯特徵。
字數相同,詞性相對
對聯特徵 結構相應,內容相關
用字不重,仄起平收
2、舉例闡釋,使學生有更感性的認識。
提示:把握了對聯的特徵也就把握了對句的要領。
3、對聯的書寫和張貼有什麼要求
v 書寫力求美觀
v 張貼遵照傳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梳理對聯有關知識,把握對聯特徵,為鑑賞對聯、擬寫對聯做鋪墊。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l 環節三:讀你千遍不厭倦——欣賞對聯
1、 奇妙有趣的對聯 PPT顯示
數字聯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趣講本聯來源。理解“花甲”“古稀”“三七”“春秋”等詞的意義。讓學生算一算老壽星的'年齡。)
同音異字聯 飢雞盜稻童筒打
暑鼠涼梁客咳驚
(引導學生從表現的場面、趣味性上及平仄和諧、同音異字的奇特方面欣賞)
2、欣賞對聯書法 熙熙亭楹聯
昆明大觀樓長聯
3、組內推薦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名聯、趣聯。
4、學生交流對對聯的認識與感受
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學和書法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學生暢所欲言)
總結語關鍵詞:有對稱美、有書卷氣、有智慧、體現中華文字的豐富性,短小精悍、尺幅之間包藏天地……
【設計意圖】展示名聯、趣聯,學生談感受,開啟學生視野,感受對聯藝術美,感受祖國語言文字和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中華對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探究欣賞的興趣。
5、鑑賞對聯 松下弈棋,松子隨同棋子落;溪邊垂釣,柳絲依伴釣絲垂。
(1) 這副對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 對聯中的人物有什麼特點?人物的特點如何表現出來的?
(小組討論交流後各人寫出答案,並派代表發言,其他學生補充。)
【設計意圖】鑑賞對聯,培養學生理解、感悟、審美及語言表達能力。
l 環節四: 牛刀小試顯身手——擬寫對聯
1、對對歌訣——《聲律啟蒙》PPT顯示
2、基礎練習
(1)讀對聯 自由放聲朗讀以下對聯(PPT顯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春含情百花齊放/人有志萬事俱成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補對聯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某餐館門口貼著一副對聯,上聯是:“ , , 棄之可惜”;下聯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用李紳《憫農》中的有關語句填入上聯)
(3)改對聯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按對聯要求調整下聯的順序和結構。
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此間有堯天舜日。
(4)寫對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把下列句子中的畫線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預計此題學生不能很順利的擬寫出來,教師注意巡迴參與小組學習,適時點撥啟發)
【設計意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透過對聯“讀——補——改——寫”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一步步感知對聯的特徵,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學生動手動腦,學以致用,把死的知識轉化為靈活運用的能力,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設題難度較小且循序漸進,好比低處的果實,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到,從而品嚐到成功的喜悅。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習熱情,人人參與,享受課堂。 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練成,對對聯,先入門是關鍵。
3、課外提升練習(連結高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為下列對聯對出下聯或上聯。 PPT顯示:
① 春暉盈大地,
② , ;腰鼓秧歌嗩吶,同屬塞北民風
【設計意圖】連結高考真題,使學生對對聯題的難易度有所瞭解和感知,樹立學會擬寫對聯的信心,培養學生駕馭文字的能力及創新的能力。
l 環節五: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 (略)
以對聯形式勉勵學生珍惜學習生活
u 不苦不累,高中沒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
u 才思敏捷數理化遊刃有餘 出口成章政史地無所不知
l 環節六:佈置作業
1、完成課外提升練習題 PPT
2、請每位同學圍繞“對聯”這一主題,辦期手抄報,要求圖文並茂、內容豐富。
3、(選做)感興趣的同學,可就對聯展開一次研究性學習,題目自定,形成書面形式。)
研究性學習參考題目:
趣聯摭談 對聯裡的修辭 春聯
【設計意圖】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引發學生關注傳統文化,樹立大語文觀。一堂課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延伸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自主研修學習能力,鞏固課堂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