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春節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以下是名人春節對聯,歡迎閱讀。
一、王羲之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史上被尊為“書聖”。相傳,有一年臘月,他從山東老家遷移到浙江紹興落戶,喬遷之喜又值新年之慶,不禁揮毫寫就一副門聯:
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
此聯嵌了三個“春”字和三個“新”字,非常貼切地展現了“新春”景象。他自感十分滿意,就叫家人貼於門口。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此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訴王羲之,王羲之能夠理解揭聯者心情,所以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這副寫地是:
鶯啼北里千山綠;燕語南鄰萬戶歡。
此聯充滿春日地生機,對仗亦十分工整。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家人大驚,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語,讓兒子只管貼出去。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地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地人只好嘆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家門前已圍了很多人,大家對書聖寫出此聯很是不解。這時王羲之出門提筆在原聯下分別加了三個字。大家一看,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日行。
二、朱元璋
朱元璋在位時曾特別下令金陵地每家每戶在大年除夕之夜必須在紅紙上寫好對聯並懸掛於大門之上,以示吉祥喜慶之意。相傳這晚朱元璋微服私訪,見所到之處都張貼著鮮紅地春聯,自然十分高興。後來朱走到一處,卻見門上沒貼春聯,大怒。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屋主是一屠夫,不識字,也請不到別人幫忙。朱元璋聽後,大筆一揮,寫下一副對聯: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朱元璋春節寫對聯一時傳為佳話。
三、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有一年除夕,杭州才子徐子建家門上貼了紅紙,就在他去請名家來題寫春聯之際,祝枝山正好路過其門前,見紅紙空白,一時興起,遂提筆一揮,大書了兩副對聯。
正門: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
側門:
此地安能常住,其人好不傷悲
徐子建回來一看,氣得七竅生煙。一瞭解原來是祝枝山寫地。他找到祝氏,又請來眾多秀才,當面指責祝氏為何惡語傷人。眾人也批評祝氏太不像話。面對大家地責難,只見祝氏哈哈大笑:“請諸位仁兄息怒,新春佳節怎能罵人,我這是故意賣弄。”接著隨手拿筆在四句上各加一點,結果兩副對聯變成: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餘財。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傷悲。
徐子建和眾秀才見之,轉怒為喜,拍手稱道。
四、乾隆皇帝
當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訪,路過某城,時值除夕。他看到滿城掛紅燈貼對聯,唯見一鞋鋪十分冷落,鞋匠悶悶不樂,遂上前問其何故?鞋匠說生意不好,難以為生。乾隆說,你拿紙筆硯墨來,我替你寫副對聯貼在門上,生意就會好起來。鞋匠備好文房四寶,乾隆御筆一揮,一副對聯龍飛鳳舞:
上聯:
大鞋楦,小鞋楦,楦楦砸出窮鬼去;
下聯:
麻線繩,棉線繩,繩繩引進財神來。
橫批:
由貧變富
乾隆皇帝為鞋鋪寫對聯地訊息傳開,鞋鋪名聲鵲起,結果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