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甫> 杜甫詩三首寫作特點

杜甫詩寫作特點

杜甫詩三首寫作特點

  一、秋興八首(其一)

  1、寓情於景,並使情與景的色調有所不同:

  這首詩既寫出了景物的特點,又寓情於景。如第二聯所寫之景:浪濤洶湧,凌空直上,似乎天空也受到了浪濤的衝擊;巫山風雲,下及於地,彷彿與地下的陰氣相接。寫波濤,是由下而上,寫雲氣,是由上而下,波浪滔天,雲氣匝地,秋日的蕭森之氣充塞著整個巫山巫峽之中。這裡所寫的景,即不是詩人耳聞目見之景的自然主義的描摹,而是滲透了詩人主觀感情的。詩人在這裡所寫的景,顯示了它們各自的內在精神,還具有詩人所賦予的某種性格。

  詩人寫作這首詩,不僅使其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而且還採用以樂景寫哀情的方法,使景和情有著不同的色彩。“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兩句,描繪的是豪邁、宏闊的景象,“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表達的卻是因憶“他日”、“心繫故園”而生的愁,這雖然不能說是以樂景寫哀情,但至少可以說是以豪邁、宏闊之景去寫愁。這種景與情對比的反差越大則表達的愁也就越深沉、越濃郁。儘管情和景在色調上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和諧統一的。

  2、迴圈往復抒情方法的運用:

  詩人從眼前菊花盛開的夔州神馳於“故園”,由對“故園”的神馳到聽見白帝城的暮砧聲,又由於遊子趕製寒衣的暮砧聲而懷念“故園”。夔州-→長安-→夔州-→長安,正是透過這種迴圈往復的抒情方式,深刻地表現了詩人身在夔州心向長安的深沉感情。迴圈往復方法的運用,有助於強化抒情的力量,加強抒情的表達效果。

  3、對仗的運用: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律詩除了講究平仄押韻外,還講究對仗。中間兩聯對仗。即“江間波浪兼天湧”對“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對“孤舟一系故園心”。而對仗的要求是平聲對仄聲,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虛詞對虛詞。如平聲方位名詞“江間”對仄聲方位名詞“塞上”,仄聲名詞“淚”對平聲名詞“心”等。對仗能使詩句整齊優美,收到抑揚頓挫、和諧悅耳的表達效果。

  二、《詠懷古蹟》(其三)

  對偶工整,對比反襯。如“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上句寫她生前的'不幸與孤苦,下句寫她死後的孤寂與冷落,一句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三、《登高》

  1、各聯對仗,形式精雅:

  一般律詩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而這首詩卻是各聯都對仗,形式精雅,被古人推崇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

  2、風格悲壯:

  詩人在詩中寫的是自己的悲情,卻給人以超越時空的悲壯之感。這和詩人沉鬱雄渾的風格是相一致的,景物描寫顯出了闊大的氣勢,也顯出了詩人心胸的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