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弟子規教案4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教案 篇1
一、 學習內容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 教材分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裡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三、 教學目標
1、 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2、 養成嚴於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
四、 教學過程
1、 匯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的故事匯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馬受驚,衝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說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髮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髮。
曹操嚴於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表現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 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 齊讀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容。
4、 檢查背誦情況。
5、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的含義與內容。
6、 指名小組發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 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 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於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 集體交流
10、 課堂小結
弟子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
《弟子規》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
讓小朋友複習上堂課的內容:弟子規——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弟子規》
二、學習、理解內容: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於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 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出一種無理的態度,或者有牴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或者答應了半天還是不動。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讓我們去做事,應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懶。或者高興做就做,不高興做就不做。還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麼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心,願意聽就聽,不願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 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於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三、結合生活例項講解:
1、生活中有很多例項,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呢!找藉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 小結:父母撫養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四、舉例說明: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餵奶、餵飯,換尿布,有病時揹著你去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裡雨裡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願!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他們。世人說:“什麼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麼?幹什麼?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麼,幹什麼?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業: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可以根據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弟子規教案 篇3
一、 教學內容
弟子規關於誠信的有關內容“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二、 教材分析
誠信是金,《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聞過則喜是其中心內容,漂亮話、奉承話往往害人害己。要做一個謙虛的人。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正直的人才願意與你結交。
三、 教學目標
1、 瞭解這段文字的含義
2、 學做聞過則欣的人
四、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他知道自己不如城北的一個姓徐的男子美,有一天他故意問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妻子回答:“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小妾,“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小妾說:“當然是你美了”。他又去問他的朋友,“我和城北的徐公誰美”?他的朋友回答說:“當然是你美了”。於是他進宮拜見齊王。並把妻子、小妾和朋友的話說了一遍。鄒忌說:“我的妻子說我美,是因為他愛我,我的小妾說我美,是因為她怕我,我的朋友說我美,是因為他有求於我。由此可見,大王您的毛病很多啊。
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並下令:有當面指出齊王錯誤的受上賞,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中賞,有在背後議論齊王錯誤的受下賞。命令傳下去以後,來給齊王提意見的絡繹不絕,門庭若市。幾天後,提意見的'越來越少,一個月後,偶爾有一兩個來提意見的。幾個月後,再也聽不到怨言了。
鄰國聽說了這件事,也紛紛來朝拜齊王,表示願意與齊國友好,願意臣服齊國。從此,齊國進入了鼎盛時期。
(二)、出示學習目標和內容
(三)、指名讀學習內容,用五分鐘背誦,
(四)、教師講解
如果聽到別人誇獎你,就心中不安,聽到別人指出你的過錯就高興不已,那麼正直的朋友就會願意與你結交,親近。
(五)、講故事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講述有關的故事,每組推薦一個。
教師推薦故事:《佛印禪師評詩》、《拒絕奉承》
板書設計:
恐——欣——親
弟子規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幼兒來到幼兒園生活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對這裡的一切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瞭解。前兩天的早晨又一名家長交還給我一把剪刀,告訴我是孩子悄悄帶回家的。 於是從《弟子規》中選用了“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這一段落向幼兒進行正確的品德教育。
活動名稱:
我們都是乖孩子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學習知道――當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時應該採用正確的方式擁有,不要自己私自將物品藏起來。
2、幼兒在成人引導下進行情景行為的對應判斷。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的所知道的道理、做法講述出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情景故事準備:請三名教師進行表演。
故事梗概:元元在幼兒園了悄悄藏起一把剪刀,並把剪刀帶回了自己家裡。媽媽發現後及時教育了孩子並帶著元元把剪刀送回到了幼兒園。
2、劇場準備:桌子2張、小椅子4把、剪刀、彩紙、雜誌。
3、生活中各個場所的幻燈圖片。例如:超市、公園、客人家中。
精神準備:
1、 幼兒已經基本掌握《弟子規》前半部分內容的背誦。
2、 教師要有意識避免使用敏感詞語。
活動過程:
1、小朋友跟隨著教師一邊誦讀著《弟子規》,一邊打著節拍進教室。
小朋友們依次坐回到小椅子上。
介紹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元元。“一起看看元元在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事了?”
2、觀看童話劇。
3、鞏固複習“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教師以上下句問答式引導幼兒背誦。“潘老師要考考彩虹班的小朋友會不會剛才元元學的那段弟子規”
“小朋友真聰明,哪個小朋友能夠告訴老師剛才元元在幼兒園裡做錯什麼事情了?”
“元元做錯事情了,媽媽怎樣了?”
“後來媽媽和元元把剪刀方回到哪裡去了?”
“送到幼兒園後老師告訴元元《弟子規》中的哪句話了?”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的意思是告訴小朋友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走!
4、播放幻燈,請幼兒講講在生活其它場所中應該怎樣做。“小朋友知道了幼兒園的東西不能悄悄帶走,下面就請小朋友想一想在這些地方應該怎樣做呢?”
超市裡看到你喜歡的事物、玩具應該放在購物筐裡要付款。
公園裡我們開到美麗的花兒也不要去摘下它!
去好朋友的家裡也不要把人家的玩具帶走!
5、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別人的東西不能夠悄悄帶走!”也就是《弟子規》中的哪一句話:?
6、小朋友真聰明,我想請小朋友回家當小老師,把今天學會的道理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7、“現在老師又要把神秘的寶盒請出來了,一會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把今天的神秘禮物取出來好嗎?”每位幼兒聽音樂誦讀《弟子規》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將今天所學的小字卡帶回家裡,當小老師給爸爸媽媽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