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弟子規> 弟子規讀書筆記(精選6篇)

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精選6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讀書筆記(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弟子規讀書筆記1

  學校給每一個學生髮了一本國學經典的書,其中有一部分的內容是《弟子規》。於是我做完作業有時間時就會和媽媽坐在沙發上一起讀,媽媽還為我解說意思呢!媽媽常說,學習《弟子規》對我們很有幫助,它教育了我們在生活上、學習上很多做人的道理。

  今天晚上,媽媽和我又在大聲地念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媽媽解說道:“父母親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親讓你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聽到這裡,我低下了頭,因為我想起我平時也真的做得不對。有時我做作業或者學習不夠認真,父母會說我幾句,可是我不但不虛心接受父母的教導,而且還覺得父母好囉嗦好煩,亂髮脾氣。現在我看著手裡的《弟子規》,暗暗下定了決心:以後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教導,還要虛心的接受父母的批評。例如:媽媽經常說我的東西亂放,書桌上擺滿了學習用品、玩具,每次都是她幫忙收拾。以後我要用《弟子規》中還提到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來警惕自己,每次做完作業我一定自覺地把學習用品和玩具放好,不再讓媽媽為我操勞。

  《弟子規》中有許多道理值得我學習,這真是一本讓我百看不厭的好書,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必須在幼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首先要端正自身的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等。其次教會了我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僅要認真學習,還要學以致用,這樣才能真正地讀懂好書,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

  弟子規讀書筆記2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一聲聲稚嫩的童聲為我拉開了桌上那已被陽光照耀得暖融融的書本。是古代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孔子教誨的精華,流傳千年而不變,孔子信仰著“百善孝為先”的說法,他的弟子們用短短的三言韻語簡潔明瞭地指示出學生該走的正確的道路,我也受益匪淺。

  孝是一個人應盡的職責,讓每一個老人都能享到天倫之樂是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責任,可又有多多少人為了一張張花花綠綠的鈔票喪盡了天良,幹出瞭如同禽獸一般的事。《弟子規》中有一句話:“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意思是:冬天要讓父母溫暖,夏天要讓父母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孝者就是如此,黃香可謂是古代難得的孝子,他的母親在他9歲那年因病去世,父親的身子也很虛弱,他從小就很懂事,家裡的苦活累活都是他承擔起來的。夏天的傍晚,太陽雖然已經躲到了山後可床上的枕蓆還是如火中燒般的滾燙他就搖著蒲扇把枕蓆扇涼,讓父親舒舒服服的入睡;冬天,他更是用自己的體溫來溫熱父親的被窩。

  再想想我呢?父母對我儘可能地滿足我的慾望,希望我過一個快樂開心的童年,而我有時卻對他們有種種的不滿,我現在很後悔,後悔我以前的歇斯底里,後悔對他們發過脾氣。

  總之,弟子規讓我懂得了許多,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這世上,孝可以讓人更加美麗

  弟子規讀書筆記3

  《弟子規》讓我在快樂中感情得到了提高,也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它長養了我的智慧,震撼著我的心靈。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早點知道這些道理,也許我人生際遇會大不相同。

  《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最先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都是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做不到。

  以前我覺得父母愛子女都是非常自然的事,身在福中不知福,無法體會父母的辛苦和委屈。弟子規裡說:“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父母辛苦供養我讀書,而我有時卻不能如他們所願,讓他們非常失望;父母委婉的建議,我不但不聽,還會覺得煩,有時甚至故意做些讓父母生氣的事。學了《弟子規》才知道,家庭、事業和身體的好壞,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要想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以後一定會孝敬父母。

  《弟子規》還讓我們知道在平時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後,在獨處時都要持恭敬的態度,恭敬才會成為一個人流露的品質。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真正做到對人恭敬。作為學生的我,知道了一個很好的道理:要在日常生活中要作到孝敬長輩。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愛周圍的每一個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會變成和諧的世界。

  弟子規讀書筆記4

  同學們,你們讀過《三字經》中的《弟子規》嗎?如果你能瞭解它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弟子規》可以教會我們孝、義、禮、仁、忠等許多做人的道理。除了這些,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在《弟子規》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人則孝中的一句: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在現今社會中,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嬌生慣養。父母教誨的話都不情願去聽,有時還跟父母鬥嘴。這樣的態度會使用父母非常的傷心。

  我告訴你們一件真實的事吧。有一次,我一個星期都沒有練鋼琴,星期天上鋼琴課時,被鋼琴老師教訓了,晚上回家後,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也責備我一頓,我很後悔沒有練鋼琴,但是我嘴上還不承認錯誤,反而和爸爸頂嘴,晚上全家人都睡了,我聽見了爸爸對媽媽說:“孩子她媽,我很擔心女兒的學習,今天她與我頂嘴的事我很傷心,唉,她什麼時候才能懂事一點呢?”

  聽到爸爸這麼說,我真的後悔和爸爸吵架,爸爸是多麼的疼愛我,而我卻總是意氣用事。爸爸罵我也是為了我好,希望我將來能幹一番事業。讀了《弟子規》之後,我更明白了父母對我的愛。所以,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的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須從地接受。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弟子規讀書筆記5

  在剛剛進入金沙小學時,我們就開始在早讀課朗誦《弟子規》。一年級的我還不太能明白其中的寓意。在這個暑假,我又重讀了《弟子規》,對其中的幾句話特別有感觸。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而又寶貴的東西,它能讓烏黑的`頭髮變白,能讓白天變成黑夜,能讓一個青年人變成老人。時間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它並不能用金錢或其它方式買到。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任何人都不能讓它停止,所以我們應該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讓時間悄悄流走。

  弟子規裡的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把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珍惜每一天。如果整天無所事事,當自己年老時才能後悔埋怨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就沒有意義了。趁著年輕時多學習一些,哪怕辛苦一點,年老時才能享受自己用努力換來的成果。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同樣多的,但有些人可以在短時間能完成許多事情,他們可以合理安排利用時間,高效率的完成學習和工作。也有些人做事情拖拖拉拉,沒有計劃,雖然看起來他們也很忙,可是卻沒有什麼成果。弟子規告訴我們,趁著年輕,多用功一些,合理利用時間學習和工作,珍惜每時每秒,不要等到老了才感慨時光飛逝。

  弟子規讀書筆記6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儼然就是小公主,小皇帝。住著寬敞明亮的樓房,甚至是豪華的別墅,開著別緻的轎車,吃著頂級的快餐,古人的那些仁孝義早已離我們遠去。但自從我看了《弟子規》這本書後,讓我深深震撼。

  《弟子規》開篇第一句就是“首孝悌。”是說做人心中要有愛,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話,那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晉朝的王祥臥冰求鯉,最終感化了繼母冷酷的心。身為一代皇帝——漢文帝,日理萬機,但不忘了照顧年邁的太后,做到親嘗苦藥。正因為他的侍母至孝,才會有他的治國有道,最終成為一代名帝。

  讀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叫我們時,我們要立刻答應。父母叫我們做事時,我們不要偷懶。)想起以前父母叫我做事時,都覺得不耐煩,甚至對父母大呼小叫;當父母問我問題時,總是愛理不理,慢騰騰地回答。不禁汗顏萬分。

  讀著“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妹,做弟妹的要尊敬兄姐,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父母心中自然就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尤其是孔融小小年紀,能夠如此敬兄愛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我和哥哥卻動不動就吵架、鬥嘴。吃飯時,我和哥哥都爭先恐後地搶雞腿吃。每次有好吃的,我都是挑大的,撿好的。現在想起來都臉紅。我決定以後要和哥哥和睦相處,讓爸爸媽媽感到欣慰。

  讀了《弟子規》,讓我懂得做人的根本,真感到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