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弟子規> 弟子規讀書心得300字(精選16篇)

弟子規讀書心得

弟子規讀書心得300字(精選1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心得如何寫了哦。可是讀書心得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書心得300字(精選1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弟子規讀書心得1

  《弟子規》這本書是孔子寫的,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向孔子學習。要好問、要好學,不要因為學習有了困難就放棄。孔子非常好學、好問,咱們要成為向孔子學習的好孩子。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書中都有孔子講的做人的做法,做到那樣就無可挑剔了。咱們一定要好好地向孔子講的那樣學習。因為孔子是一位很有才的人,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力,一些到中國的外國人專門到孔子的故里敬拜。

  向孔子學習要注意三點,一個是禮貌,一個是好學、好問,第三個是尊敬。咱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因為家長慣著咱們就改變主意。還有讀書也很重要,無論什麼書,只要有知識對我們有益處,就一定去讀。

  還有一句話,是媽媽給我講的,意思是:你多一份愛就多一份美德,你多一份禮貌就多一份尊重。

  弟子規讀書心得2

  《弟子規》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體現了一個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告訴了我們青少年時代該乾的事,本書有許多小故事,都寓意深刻,令人終身難忘,啟發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缺點與優點。

  讀《弟子規》中,讓我有難忘的一句話是: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他的典故是管寧與朋友讀書時朋友三心二意,不認真讀書,出外面亂逛,管寧割斷了席子與他絕交,對他說:我不與你這三心二意之人坐一張席子。說完,管寧認真讀書,不再理朋友了。其他故事也很吸引人,也深刻的教育了我們。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中華民族的偉大的道德思想,包括尊敬長輩,尊老愛幼等等,我覺得啟發很很大。這就是我讀《弟子規》的讀後感。

  弟子規讀書心得3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它將會讓你受益匪淺。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培養。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品德,有品位,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常識。

  <<弟子規>>可以真正培養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可以打造健康和諧社會,提高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讀書心得4

  暑假開始了,媽媽讓我每天晚上讀一本書,書名叫《弟子規》。

  弟子規是以《三字經》的形式,從各個方面給我們指導和教育,雖然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和文字不是太懂,透過經常的閱讀和爸爸媽媽的指導和講解,我也懂得了許多。

  讀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什麼叫愛,什麼叫孝,什麼叫信任,什麼叫寬容,什麼叫友誼。回想以前爸爸媽媽關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們幫助我,學校老師教育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陣激動,是啊!他們對我真是太好了,我現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了,比如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考出好成績,回報老師和家長,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

  總之,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我的學習成績和行為品德會有很大的提高。

  弟子規讀書心得5

  學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當父母生病的時候,煎好的藥湯,我們應該先嚐一嘗。還要不分晝夜的在病床旁服侍兵種的父母,一刻也不能離開。“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使用別人的物品,必須明確的提出請求,以徵得別人的同意。倘若不徵求別人的意見就去使用別人的物品,這樣的行為就是偷竊。借用別人的東西,用完了要及時歸還,這樣以後要是有什麼急需,再次借用的話就不難了。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倍皆要。”讀書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記,眼要看,口要讀。對於讀書來說這三點都很重要。當然,《弟子規》的內容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也和我一樣,加入到誦讀國學經典的活動中來,讓我們把經典傳承下去。

  弟子規讀書心得6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最使我難忘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賴。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呼喚的時候,應立即答應,不可慢吞吞地愛理不理。父母要求你做事時,應立即行動,不可拖延偷懶。父母教訓自己的時候,必須恭敬仔細的聽明白;如果做錯了事受到父母責備時,必須順從地接受批評,不可爭辯,更不可強詞奪理。看到這裡我心裡不禁內疚起來,平時爸爸媽媽叫我時,我就當沒聽見。爸媽讓我做事時,我就會說:"我是你的僕人嗎?“每當爸媽教我做人時,我就會把爸媽說的話當做耳邊風。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一句,我能抵上十句,總之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辯護。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以前我是那麼的不懂事。我決定以後一定做一個聽話當時的孩子。

  弟子規讀書心得7

  古人在很多年前就很睿智,看了弟子規,感受頗深,從中也領悟到了其中道理,比如:

  ①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叫喚我的時候,要趕緊應答,不得緩慢,父母叫我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我要勤快不能偷懶。學習到這兩句,當媽媽叫我的時候我都是很快的答應,也儘快的完成媽媽交代給我的事情,洗碗,拖地,打掃衛生,作業及時完成。

  ②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理解意思:都是人,品德高低不同,品德一般的人很多,品德高尚的很少。就拿這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說,發國難時有的品德低下的人,竟然網路詐騙售賣口罩,騙人錢財,還有的高價售賣劣質口罩,發橫財,令人不齒……品德高尚的醫護人員,還有匿名捐款捐物的人……,用到了,我喜歡勿自暴,勿自氣,聖與賢,可馴致。因為我看到它之後,我覺得只要努力,沒有什麼達不到的。

  弟子規讀書心得8

  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有一則故事讓我久久不忘。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孝子叫孟宗。他非常孝順父母,他的母親得了重病,一病就是三年,這可急壞了孟宗。

  有一天,孟宗坐在母親身邊,問她要吃什麼。母親說要是能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鮮嫩竹筍湯就好了。孟宗欲哭無淚,嚴冬臘月哪兒還有冬筍哪?

  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孟宗跋山涉水,可是連一個筍芽的影都沒有看見。於是孟宗抱著竹子大哭起來:“老天爺,幫幫我吧,幫我實現母親的心願吧!”也許是孝心感動了天地,此時,突然從地下猛地鑽出竹筍,而且有好幾株。

  孟宗頓時心花怒發,扛著一袋竹筍興致勃勃地回家去。說來也怪,母親一喝竹筍湯,病就很快好了。

  孟宗純純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也深深感動了我。我要為媽媽做幾件實實在在的事,讓媽媽開心,我也開心。

  弟子規讀書心得9

  《弟子規》所講的都是孔子等聖人的訓導。首先要孝敬父母,順從兄長;其次要做事小心,說話誠實,講究信用。讀了這本書後,我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想做一個受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

  弟子規裡講的最多的內容就是孝敬父母。“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名話是說父母的教誨,一定要恭恭敬敬地聽,如果父母責備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虛心接受。我以前對爸爸媽媽沒有禮貌,愛大聲喊叫;爸爸媽媽評語我的時候,我總是不服氣,跟他們頂嘴;爸爸媽媽叫我做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懶懶散散。現在我讀了弟子規,明白了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以後一定對爸爸媽媽有禮貌,認真聽他們的教誨,虛心接受他們的批評,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我要對媽媽說:“您辛苦了,節日快樂!我愛你!”我還要畫一幅畫送給媽媽。

  弟子規讀書心得10

  最近,我讀了一本古人流傳下來的一本書。

  《弟子規》這本書大概是說了:我們要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關心自己的長輩,還要懂得該怎樣做人。

  我讀了《弟子規》的一本書,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離床喪三年居處變酒肉絕。”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來對自己父母的喪禮是這樣重視的,父母死了之後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這三年裡他們要把屋子變得簡樸,樸素,不能有一點兒富貴的東西出現。但換回我們現代人能這樣做嗎?絕對不行!他們只能喪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到處去玩,喝酒吃肉類。現代人也不會把屋子變得樸素。

  我很佩服古代人,他們能這樣尊敬和孝順自己的父母!

  我讀了《弟子規》有許多感受,過一段時間再讀,可能又會給我許多感受!

  弟子規讀書心得11

  《弟子規》是一本好書,多讀對我們有好處,可以幫我們改掉許多壞毛病。

  以前,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我那時十分貪玩,有時間就去和同學們去玩。

  有一次,我出去玩。過了很久也沒有回家。媽媽到處找我,都不見我人影,媽媽就非常著急,到處去找我。過了一會兒,我玩累了,一回到家,媽媽就就對我說“你去哪裡了?我還以為你不見了呢!”媽媽是很著急,但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

  還有一次,我床上把被子蒙著頭睡,媽媽沒發現我,就出去找我,到處問同學我在那裡,但都沒問到。當媽媽回家時,她就發現我已經在床上熟睡了呢!真是有驚無險啊!

  我學了《弟子規》之中的“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這句話的意思是“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時也要向父母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我們。”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這樣了。

  弟子規讀書心得12

  今天,我學習了《弟子規》這本書。從中領悟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每天都讀一遍,讓自己心中灑下更多善良的種子,並且把善良帶給身邊的每一位親朋好友。《弟子規》裡有許許多多做人的基本,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產”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件“財產”。

  《弟子規》這本書帶給我了快樂,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拿起這本書看一看,用他來開啟我的心結。每當我面對道德抉擇的時候,總會拿起這本書看一,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弟子規》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雖然他只是一本書,但有著巨大的魔力。它可以讓社會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歸正。

  我非常欣賞《弟子規》,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學習《弟子規》,並且幫助社會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歸正。

  弟子規讀書心得13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弟子規讀書心得14

  讀了弟子規後,使我深受教誨。今天我要踐行弟子規。

  吃午飯時,我看見媽媽還站著,我就想到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如果長輩還站著,晚輩不應先坐下;長輩坐定後,允許我們坐才可以坐下。於是,我等媽媽坐下,對我說:“坐下吃飯吧!”我才坐下。

  開始吃飯了,我想到了“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飲食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適可而止,不要吃過量。我就把蔬菜、土豆和肉都夾在了碗裡,吃飽了,我就把碗筷都收拾好,端進了廚房。

  晚上睡覺時,我換上睡衣,我想起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到汙穢。”帽子和衣服應當房子固定的位置,不要隨手亂丟亂放以免弄皺弄髒。我就把我的衣服全放在了床頭的凳子上,準備睡覺。

  今天我收穫不小,學習又踐行了弟子規,很開心。

  弟子規讀書心得15

  寒假裡老師讓我們讀《弟子規》,剛開始我讀不懂,後來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慢慢的有點理解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以前我媽媽管教我的時候,我總是不好好聽,有時候還反駁媽媽,不改正錯誤,還繼續犯和以前一樣的錯誤。但是自從讀了《弟子規》,裡面有“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意思就是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要恭敬的聽從,我們犯錯父母責備我們的時候要聽從父母的話。從此,我決定以後爸爸媽媽教導我的時候,一定要想想弟子規裡是怎麼教我們的,慢慢改正以前自己的壞毛病。

  《弟子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本書,它講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尊敬父母,團結同學,敬愛老師。我要用心學習這本書,記住書上說的每一句話,做一個文明董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書心得16

  這些天,我們學習了《弟子規》這本書。

  《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範,他是依據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學習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謹慎,要講信用;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先從孝敬父母來說吧,哪些事才算是孝敬父母呢?如:縱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著自己的性子去做,就容易出錯,這是一種不孝的行為。還有,孝敬父母:當父母生病的時候,當兒女的應盡心盡力地照顧,煎好的藥,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嚐一嘗,看看藥是否太涼或太熱。

  還有友愛兄弟姐妹,孔融讓梨的意思就是說要友愛兄弟姐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學會尊敬哥哥姐姐,這樣兄弟姐妹才能和睦相處,這樣家長們也會喜歡。

  學了《弟子規》我懂得了許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