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弟子規> 弟子規幼兒園小班教案設計

弟子規幼兒園小班教案設計

弟子規幼兒園小班教案設計

  篇一:國學經典教案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範,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範。

  三、教學內容: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並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五、學習時間:

  1、每週安排一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16句。

  2、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複習鞏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

  2、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

  第一週:學習《弟子規》“總敘”

  第二至六週學習“入則孝”

  第七至九周學習“出則弟”

  第十至十四周學習“謹”

  第十五至十八週學習“信”

  第1課 《弟子規》總敘

  學習目標

  1、從總體上了解《弟子規》。

  2、會背《弟子規》總敘。

  3、大體瞭解這幾句話的意思。

  重點

  會背《弟子規》總敘。

  難點

  大體瞭解這幾句話的意思。

  教具

  準備《弟子規》音訊

  教學過程

  一、介紹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弟子規》中的“規”,當然就是指規矩、規則。

  你們知道“弟子”指的是誰嗎?明確:實際上這個“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針對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中談到的規矩禮節是同學們甚至是老師都應該遵守的。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

  《弟子規》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們學習總序。

  二、學習《弟子規》總敘

  1、聽泛讀《弟子規》總敘: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2、教師領讀。

  3、學生試讀。

  4、指名讀。

  5、齊讀。分行讀。

  6、同桌練習背誦。

  7、小組競賽背誦。

  三、理解“總敘”的意思。

  “總敘”概括了《弟子規》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言語行為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做學問了。

  有餘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瞭如上的品德),如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

  四、講故事:《大舜的故事》

  ——孝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五、禮儀

  1、回答問題要舉手,回答問題要起立。

  2、學習鞠躬。

  六、作業

  1、背誦《弟子規》總序。

  2、回家給父母捶捶背。

  第2課 “入則孝”之“父母呼”

  學習目標

  1、複習《弟子規》總序。

  2、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難點

  理解意義,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準備

  音訊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齊聲背誦。

  2、是否為父母捶背。

  二、學習“入則孝”之“父母呼”

  1、聽泛讀“入則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2、教師領讀。

  3、學生試讀。

  4、指名讀。

  5、齊讀。分行讀。

  6、同桌練習背誦。

  7、小組競賽背誦。

  三、瞭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喚的意思。“應勿緩”,“應”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緩”就是遲緩。也就是聽到父母他在呼喚、叫喚我們的時候,應該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時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是怎樣做的?

  怎樣做才能更體現“孝”呢?

  延伸:

  父母呼應勿緩;老師呼應勿緩;長輩呼應勿緩;同學呼應勿緩。

  2、“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在教我們的時候,父母教我們做任何事情,“行勿懶”就是要馬上動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3、“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育你的時候,要恭恭敬敬地聆聽。

  4、“父母責,須順承”:如果你做錯了事情,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應該接受教訓,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夠成為孝敬父母、懂禮貌的孩子。

  四、講故事:《齧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揹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五、禮儀

  1、見到長輩、老師要主動問好。

  2、父母、老師、長輩,要求做的事情,要儘量做好。

  六、作業

  篇二:幼兒園國學特色-《弟子規》-總教案

  (一)課程理念:

  《弟子規》被譽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全文雖然僅有1080個字,360句,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概括得淋漓盡致。德慧幼兒園以《弟子規》為本校特色課程,強調幼兒教育的根本是先學做人、後學做事,也就是先培養德行,後學習知識技能,這完全符合“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學習踐行《弟子規》能奠定孩子完美人生的基礎,有利於學生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所以,我園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弟子規》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作為我園園本教研的主要工作。

  (二)課程目標:

  1. 家庭禮儀:培養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關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家中親人。教育學生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

  2. 校園禮儀:培養學生的愛心,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培養學生的禮貌習慣,每個小朋友見人鞠躬問好,禮貌友愛。

  3.社會禮儀:見長輩鞠躬問好,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常掛嘴邊;教育學生誠實守信,不說假話。

  (三)課程培養目標:

  1、學習中國古代的一個禮節——鞠躬。表示尊敬他人、謙虛、誠懇等。

  老師示範:雙手放在褲線的兩旁,低下頭同時把腰輕輕的彎下去,正確的姿勢看到自己的腳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誠意鞠躬到90度。

  ①下課時鞠躬說:老師您辛苦了; ②見到長輩鞠躬問好

  ③放學到家後要說聲:媽媽(爸爸、爺爺、奶奶) 我回來了

  ④學會和小朋友們禮貌用語:“請大家多多關照”。“希望大家喜歡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讓學生自由發揮去想象。

  課程提問: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說,對多少個人鞠躬問好,直到養成習慣。

  2、培養學生的孝心和感恩之心,比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老師示範:比如:擺放碗筷、擦桌子、掃地、倒垃圾;為父母捶背、按摩。

  可以根據情況任選兩樣來做,①擦桌子 ②掃地 ③為父母捶背說爸爸媽媽辛苦了 課程提問: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說做了哪些?反覆強調,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3、培養學生遵守承諾的品德,“一諾千金”。遵守對他人的承諾,也要遵守自己對自己的`承諾。

  老師示範:比如答應小朋友們的獎勵一定會做到。 ①某某小朋友答應別的小朋友~~~~~~~~~~~

  ②比方某某小朋友學習弟子規以後下決心要改掉亂放東西的壞習慣,這些話雖然是沒有別人聽到,但是也是承諾,是自己對自己的承諾,同樣應該牢牢遵守。

  (四)《弟子規》學年目標:

  德慧幼兒園《弟子規》學年目標的擴充套件,加寬,以及進一步具體化。

  一、小班

  1、《弟子規》學習程度(初步瞭解?)

  2、見人主動鞠躬問好。

  3、樂意用雙語主動招呼熟悉的人,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4、具有幫助他人的意識,能在成人的啟發下,願意幫助他人。

  5、節日活動中,感知爸爸、媽媽、老師的辛苦和關愛,喜歡周圍的小朋友。

  二、中班

  1、《弟子規》學習程度(會背誦?)

  2、學會禮貌待人,知道愛清潔、講衛生,懂得保持公共環境整潔。

  3、有初步的責任意識,能關注熟悉的人和弱小的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

  4、願意幫助集體做事,有愛勞動的習慣。

  5、能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人產生認同感、親切感,能覺察並尊重他人的情緒和 需要。愛父母、教師、長輩。

  6、能關注身邊老人的身體和需要,願意幫助老人,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7、進一步認識、感知節日活動的由來,初步瞭解節日活動的主要習俗,願意在節日中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8、進一步感知中國傳統節日,樂意體驗民間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民間活動,萌發愛祖國的情感。

  三、大班

  1、《弟子規》學習程度(會背誦和講解故事?)

  2、體驗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尊重他人的意見和需要

  3、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規則意識,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能夠多發現別人的優點 4、學做值日生,願意為弟弟妹妹、為他人、為集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在民俗節日活動中,體驗節日活動中積澱的尊老敬老、親情友情、勤勞節儉等豐富的中國傳統美德

  6、能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會主動用語言與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