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的詩意

登鸛雀樓的詩意

登鸛雀樓的詩意

  登雀樓

  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體裁:五言絕句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註釋】

  王之渙 (698-742),字季凌,唐代詩人。盛唐時期有一批詩人,善於描寫塞外風光和征戰生活,稱為“邊塞詩派”,王之渙是其中的一位。

  雀樓:舊址原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中一座土山上,樓有三層,唐代為遊覽勝地,宋朝以後隨土山被河水衝沒。

  盡:沉沒,消失。

  窮:盡,達到極點。

  欲窮:想要用盡,含有假設的意思。

  更:再。

  依山:緩緩向山貼近。

  千里目: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視力。

  更:再,繼續。

  【譯文】

  夕陽西沉,漸漸沒入連綿的群山,黃河奔騰,匯入浩的大海。雖然眼前一片壯闊,但要開啟千里視野,看得更清更遠,那還須再登上一層層高樓。

  此詩不僅刻畫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而且寫出了登高遠望的襟懷。向西遠看,夕陽貼著高山落下,黃河滾滾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遠,就得再登上一層高樓。後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一生活哲理,成為不朽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