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登鸛雀樓》教學實錄及評課
引言:古詩《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代表作,學生對古詩《登鸛雀樓》都比較熟悉。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教學實錄,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謎語匯入
師:這節課我們來繼續猜謎。出示猜謎:四四方方,有門有窗,出出進進,人往裡藏。
師:根據謎語中的意思,猜個字,誰來猜一猜。
生:床、房……
師:不對哦,你再來想想,提醒你們這個字跟木有關係。
生:樓
師:對了,你太聰明瞭。那這個樓去掉左面,右面是“婁”,我們來玩個生字開花
婁加上竹字頭是“簍”字;加上‘艹’是“蔞”;加上提手旁是“摟”(摟抱的摟);加上木字旁就是“樓”(樓房的樓,它還可以作為一個姓,知道我姓什麼嗎?我就姓樓,所以你們可以叫我—
生:樓老師
師:對的,你們真是聰明瞭。可是這些字有表音有表聲的字叫—形聲字)
師: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詩,學習前我們接著來猜字。
二、初讀文字
師:出示:日、山、目的甲骨文,讓小朋友們猜猜
生:日、山、目(師指導這是—象形字)
師:這些漢字是祖先創造的,它們蘊藏很多的內容。出示:雀字的甲骨文,來猜猜它是什麼字?
生:雀字
師:是啊,答對了,雀指的是體型嬌小的鳥兒。這是一個會意字。你們看看它下面是個錐子部,藏著錐子部的還有哪些字啊?
生:準、誰、雁
師:漢字好玩嗎?樓老師這有寫好字的秘訣?想知道嗎?
生:想
師:讀字帖(tiè) 認結構 找主筆
師:伸出手來,一起書寫“雀”、“樓”,拿出課前發的書寫紙描紅一個。樓老師還帶來了一個小姑娘(寫字姿勢端正)的圖片,小朋友們比不比。
生:比(提醒寫字的姿勢)
師:有一種鳥的名字也藏著錐子部,是什麼知道嗎?我來寫寫:鸛雀樓(板書)
師:誰來讀一讀
生1、生2、生3:鸛雀樓
師:讀的真好,帶你們看看鸛雀。出示圖片,邊看邊說在山西省有一座樓,這種座樓常有鸛鳥出現,所以就叫它鸛雀樓。
師:請同學們讀讀詩,聽清楚我的要求是:看清字形,準字音。好開始
師: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登鸛雀樓(指讀3個人—齊讀)
去掉拼音,指名讀,指導教讀五古詩的時候停頓的方法是2、3停頓。
師:讀詩不僅要停頓,還要讀出抑揚頓挫,師示範朗讀。會讀了嗎?(生齊讀)
師:三讀古詩要讀出畫面,讓我們趕緊走入古詩,看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王之渙登上鸛雀樓,他看到了什麼?
生:看到了鸛雀樓(師在黑板上畫出鸛雀樓)
師:除了這,還有嗎?還要在圖上畫些什麼呢?
生:白雲、山(師立馬在黑板上畫了山、白雲)
師:王之渙看到了這樣的景色,所以他吟誦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引讀—指讀—齊讀,順便在黑板上把這兩句詩寫在圖的中央)
師:眼前的景色美嗎?(生說美)你還想看更多的景色嗎(生回想),那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