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教學教案
導語:《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黑暗的時期,因為各種矛盾非常尖銳,政局極度動盪,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旨圖從自然美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脫,因而他們常在書信中描述山水,來表明自己之所好,並從而作為對友人的問候和安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答謝中書書》的教案,歡迎大家學習。
一、激情匯入
孔子曾經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遊山玩水,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歌詠自然山水的優美詩文。如: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些優秀的詩句真是不勝列舉,今天,我們要走進的這篇文章,更是被稱為是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是一首“流動的山水詩”,既像畫又是詩,那會是一篇怎麼樣的文章呢?我們一起來感受和學習這篇《答謝中書書》
二、解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兩個“書”字連一起,這題目是什麼意思?
明確:前一個“書”與“謝中”連讀指的是一個人,最後一個“書”是指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dú”或曰“信札[zh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可以抒情,如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學家和文字家,字通明,號華陽隱居,著有《陶隱居集》,被稱為“山中宰相”。
補充簡介:
“山中宰相”——齊高帝曾經召他進宮陪伴太子讀書。後來,陶弘景遠離塵世,隱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梁武帝繼位後,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兇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每當輕風吹拂松枝,發出“沙沙”的聲響時,他就象聽到仙樂一樣如痴如狂。有時,他竟一人進山,專去聽山野松濤之聲,人又稱之“仙人”。
作品背景: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寫給謝中書(謝微)的一封書信,寫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學生畫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頹(tuí)歇(xiē)鱗(lín)與(yù)
(2)教師範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及停頓。
a.四字句兩兩停頓
b.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學生齊讀。
(4)學生個別讀。(教師做適當點評)
四、小組活動
找出你們組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然後提問
⑴重點字詞:
談(讚歎);欲:將要;俱:都;競躍:爭著跳躍;
交輝:交相輝映;奇:指奇山異水。
四時(四季);歇(消散);
鱗(魚)用魚身上的魚鱗來代指魚,這種寫法是我們學過的哪種修手法啊?生:借代。;
自(從);未復(不再);與(參與,這裡是欣賞)。
⑵重點句子
A、實是欲界之仙都。
譯: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B.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從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能欣賞這種美景的人了。
C、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譯: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D、夕陽欲頹,沉鱗競躍。
譯: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E、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找個別學生口譯文章。
全文翻譯: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歎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5)帶著想象再讀課文。
五、探究學習
(1)剛才我們知道了這篇文章是一副“清麗的山水畫”,作者在文中用哪一個字來概括它的特點?
明確:美。
師:既然這個字概括了它的特點,那麼這個字就是點明瞭文章的——中心。
師:而這個字所在的一句話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師:顯然這句話在全文起了什麼作用?
明確:統領全文。
(3)全文為了說明這個“美”字作者寫了什麼時候的景物?
明確:四季,晨昏。
寫四季的句子是哪些?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教師: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有山、白雲、水、石壁、樹木、竹
教師: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繪這些景物的。
教師:首先,請同學們告訴老師,寫山的句子是——高峰入雲
教師:這句是從哪個觀察角度描繪的?(仰視)
教師: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突出了山之高,那麼這裡的水又是怎樣的?文中寫水的句子是——清流見底
教師:這句是從哪個觀察角度描繪的?(俯視)
教師:明靜的溪流清澈見底,突出了水之淨。
教師:好,那麼老師考考你《答謝中書書》中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淨、境界清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嗯很好,同學們,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靜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映,情味盎然。
教師:所以“高峰入雲,清流見底”運用誇張,從形體上描繪秀美景色,表現了山水相映之美。(板書)
教師:寫石壁、樹木、竹的句子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教師:這句是從哪個觀察角度描繪的?(平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