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答謝中書書> 讀答謝中書書有感作文

讀答謝中書書有感作文

讀答謝中書書有感作文

  詩人陶弘景所寫的《答謝中書書》描寫了綺麗風光的自然景物,《答謝中書書》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也展現了陶弘景與朋友謝中書的友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讀答謝中書書有感的作文,歡迎閱讀!

  讀答謝中書書有感的作文

  陶弘景的山水小品《答謝中書書》。陶先生筆籠山川,紙納四時,把那一處江南的山水之美呈現於紙端。那是一幅用方塊字鑲貼出來的山水畫呵!陶先生稱為“欲界仙都”,一點也沒誇張。因為這“欲界仙都”有秀美的山峰清徹的河流可以養心;有四時常綠的青林翠竹可以養眼;有活潑的蟲魚鳥獸可以悅性;無酷寒酷暑可以宜居。

  不過陶先生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方面,這就是人的心態環境。

  我以為下面這兩句詩很有道理: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

  像曾點那樣的人住在那裡,大體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

  在《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裡,孔子讓在座的四位學生談自已的抱負,最後問到點(曾皙):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整個的一部論語就象是一幕接一幕的活報劇。在這一幕裡,人物的動作形象對白栩栩如生。曾皙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躍然紙上。是人生觀的高境地。我想那些為世俗牽累的人,一個心有沉痾的人是怎麼也不會找到欲界仙都的感覺。只有象曾點這樣的人住在這裡,才會達到生活境界的極至。

  現在的人要追求這樣的生活境界或者說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恐怕極少。一沒有這樣的原生態環境,再就是我們當今的社會崇尚竟爭。因而曾點的追求在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能做到。但現實的.社會還是著眼於對生活環境的建設。力圖給公民提供一個好的居住環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可樣標語口號:“打造”花園社群、“打造”宜居城市、甚至還要“打造”旅遊名勝。

  一提到“打造”,我便想起了我兒時住在蘇家渡那個小街時的一家鐵匠鋪。他們打造產品時,一個小夥計拉著風箱,土煤爐裡一閃一閃地冒著紅光。大師傅左手持著的鐵夾裡夾著一塊紅鐵坯,右手舞著一小錘,還有一兩個精壯的大徒弟則揮舞著大的鐵錘跟著小鐵錘的導向砸去,那被煅燒得軟軟的熟鐵在一番緊砸密錘之後,便成了鏟子、斧頭…..所以打造給人的印象就是快,就是速度,就是打造者的意圖。於是一座座新城便很快崛起,一座座老城也就面目全非,一些名山秀水也就綠瓦飛瞢,高樓拔地。不過這些打造出來的環境產品終究比不上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真是一個神奇的造物主,它不但創造了血肉之人,還能把天地萬物塑造得惟妙惟肖,於是就有了象鼻山、駱駝峰、元陽石等等。在湘西沅陵我無心插柳的行走中,竟還覓得一處令人驚歎的“生命之門”,大自然把女姓的陰-戶尊嚴的展示在空中,讓人顫抖、敬畏!可是不久這裡即被開挖。同是人類,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國人早在兩個世紀前就已立法闢出國家公園保護區,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科羅拉多的大峽谷,就有了黃石公園的大噴泉。但在我們這裡,一處很好的風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只要一被打造就永遠失去了它的原始風貌原創色採。當然我不是反對正確極積的園林規劃,而是就急功近利而言。

  對原有的東西不是批判的繼承,而把應保留的價值核心全盤拋棄,這是一些“打造”者們的錯誤行為。

  就說花園社群的“打造”吧。良好的居民居住條件、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以及齊全配套的市政工和設施都可以透過現代工業技術製造,可是整潔優美的社群環境,別具特色的社群文化就不是幾錘子能打造得出來的。需要培植髮育養成。城市建設固然是城建專家的事,同時也應是文化人的事,即以常德詩牆而言,沒有那幾個文化人的熱心鼓呼,不過一面防水牆而已。與五十年代的舊貌比較,常德的市容多了些現代化風姿,但也丟掉了一些極富民風民彩的歷史遺蹟。一個城市必須要有主流文化,你要建房子,不一定要拆舊的,可以在旁邊建,一個城市如果沒有特有建築,就沒有城市魅力,去過就不會再來。

  我們改造老城,從客觀因素看,保留傳統、改變現狀、提高品位、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受到影響的原居民的態度更是不可忽略的。如果在改造過程中損害了大家的利益,何必還要改造呢?單純為了顯示政績,再利用開發商以謀利益為目的地進行改造,就不會得到老百姓的擁護。

  回過頭來再說說天人合一的極至生活境界。如果我們透過努力使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得美好了,人民的文化素質提升了,人民安居樂業,不為生活所累了,建立了天下為公的良好的社會制度,大道行之之日,欲界仙都才不是一個夢想。百姓也不枉來了一次人世。

  因讀陶文越想越遠越寫越開,既已成文也就率性而不削斧了。

  答謝中書書賞析

  蘇軾是有宋一代文學大家,宋文、宋詩、宋詞都在他的手中達到了高峰,其中蘇軾的敘事記遊之文更是在文學史上為後人樹立了典範。他的遊記中,敘事、抒情、議論三種功能常常是結合得水乳交融。這方面的例子很多,這裡,我要向大家介紹是蘇軾的著名小品文《記承天寺夜遊》。

  全文分三層,第一層敘事。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裡,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和蘇軾一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一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這一層敘事,樸素、淡泊而有自然流暢。

  第二層寫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個字,就營造出一個月光澄碧、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夜景。讀者自可以發揮想象:月光清朗,灑落庭中,那一片清輝白茫茫一片好似積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還有水草漂浮,遊蕩,於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處在於,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新穎,恰如氣氛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

  第三層便轉入議論。作者感慨到,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可是有此閒情雅緻來欣賞這番景色的,除了他與張懷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點睛之筆是“閒人”二字,蘇軾謫居黃州,“不得籤書公事”,所擔任的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與儒家的“經世濟民”之理想相去甚遠,即所謂“閒人”之表層意義,它委婉地反映了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月光至美,竹影至麗,而人不能識,唯此二人能有幸領略,豈非快事!蘇軾的思想橫跨儒釋道三家,這便使他的處世態度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說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當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中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關鍵點有二。其一,初步領略蘇軾的人生觀。俗話說:“知人論世”,讀文章又何嘗不是?只有大致瞭解了作者的思想和背景,才更能深入地去把握他的作品。蘇軾的人生觀,正如前所言。 其二,寫文章貴在精煉。這不是說要盲目地刪減字數,而是要注重文字的內涵。福樓拜說過,寫文章時,能恰當表現一種意思的只有一個詞,作家的任務就是要把那個詞找出來。我們看蘇軾的文章,都是以“辭達”為準則,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很少有蕪詞累句。這些都是同學們應當加以學習的。

  《答謝中書書》改寫_650字

  山川秀麗的景色,自古以來都是文人雅士共同讚歎的啊。真所謂“山水美景,人人皆愛。”

  抬頭仰望,高高的山峰聳入雲端,好似擎天大柱。低頭俯視,清澈的溪水靜靜流淌,似活潑的小姑娘,一邊唱著,一邊舞蹈著,

  使人頓時感到翡翠的顏色太淺,而藍寶石的顏色又太深,哪怕是繪畫名家,大概也難以描摹這如詩如畫般的景色吧。向來有山無水則無趣,有水無山又乏味。正是這山水的相伴相映,才使得遊者神采煥然;正是這仰俯的上下結合,才使得遊者心曠神怡。

  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莫急,你看那兩岸石巖壁立千仞,在陽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斕、五色爭輝、熠熠耀眼。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間於其中,就如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頓成奇觀。兩岸如懸著兩幅錦幛,上有藍天作背景,下有流水為襯托,實為“天下第一美景”。山腳下,一株株古松,批鱗掛甲、昂然挺立,好象是一個個威風凜凜的戰士。另一邊,一片片竹海,青翠欲滴,風輕輕吹過,竹葉微微顫動,真像一張張嘴巴在喃喃細語。如此景色,四季長存。

  最初的早晨,白霧繚繞于山間;繼而如絮如帶,彷彿是仙女在此作畫;緊接著似煙似縷,好似天堂美景……就在如紗一樣的薄霧將要消失的時候,太陽冉冉升起,猿啼鳥鳴,眾音齊會,生機勃勃,彷彿是一場盛大的演唱會。傍晚來臨,紅日西沉,她是太過勞累,去休息了。落日的餘暉,為群山抹上了淡淡的紅暈,好象一個嬌羞的姑娘。飛鳥歸林,猿猴棲樹,山色蒼茫,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靜中見動,寂中現響,衝破了湖面的寂靜,別具意趣。

  不得不說——此般人間天境,無處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