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長恨歌> 白居易《長恨歌》教學主題的分析

白居易《長恨歌》教學主題的分析

白居易《長恨歌》教學主題的分析

  在詩歌鑑賞教學過程中,對於選修課《長恨歌》來說,教師教給學生的不應是一個關於主題的答案,而是閱讀和鑑賞的基本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長恨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古代詩歌散文鑑賞》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對於《長恨歌》的主題,學界一直爭論不休,不同學者基於不同研究視角提煉出了不同的主題,歸納起來,主要有愛情說、諷喻說、雙重主題說、淨化說、作者寄託說和時代感傷說等。而透過百度和中國期刊網檢索,筆者共查詢到《長恨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錄共14篇文獻。經過分析,其中9篇文獻重點在討論《長恨歌》有哪些主題。也就是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告訴學生一些結論,即有哪些主題。對於一個學術界都沒有解決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怎麼能講得清楚呢?這不得不說是語文教學的一大偏誤。那麼,對於《長恨歌》這篇課文,應該教什麼呢?《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認為:選修課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閱讀興趣、文化視野和閱讀知識的積累。據此,筆者認為,教給學生結論不如教學生思考的方法,告訴學生《長恨歌》的主題是什麼遠沒有引導學生透過具體的閱讀方法來領會主題來得重要。

  上海師範大學王榮生教授在《閱讀教學的其他路徑》一文中指出:從語文教師的指導行為看,“文學鑑賞教學”有三種。其中一種是“教學生欣賞”,就是“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本文就從文學鑑賞教學的角度來分析《長恨歌》的主題――“長恨”,以達到“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的目的。

  二、從敘述重點來看,《長恨歌》的主題為“恨”

  《長恨歌》以唐玄宗和楊玉環兩人為敘事物件,描寫了“恨”的起因和表現。全詩共八百四十個字,集中描述的是李楊二人痛失所愛的“恨”,即遺憾。此外,詩歌的題目和結尾各出現了一個“恨”字點睛,前後呼應,凸顯了“文眼”,強化了“恨”的主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我們把全詩的內容用表格分析如下:

  從上表看,詩歌內容可分為兩部分。

  從開頭到“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是“恨”的起因。兩個主要角色先後登場,一個“思傾國”,另一個“天生麗質難自棄”,前者“重色”而後者以美色自重,自然地有了後面的相遇、相惜乃至相別。可細分成三節:從“求不得”(相遇)到“看不足”(相惜),再到“救不得”(相別),三個地方都是採用“1+2”式的音步,都以入聲收尾,中間統一選用“不”字,三處遙相呼應,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後半部分則寫的是“恨”的表現。作者極盡筆墨,描寫相別之後,一個因思念而覓魂,另一個則“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並“重寄詞”作為回應,進而引出“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誓言進行點題,使“恨”的主題昇華。

  從長度來看,全詩寫“恨”的起因總共只用了四十二句,其中有三十二句是寫二人的相處;而寫“恨”的表現則用了七十八句,其中僅對“思念”的渲染就用了三十二句,寫“覓魂”用了三十八句,最後八句則是楊玉環的“寄詞”。從敘述重點來看,全詩重在抒情,詩人用大量的文字鋪陳敘述二人的愛情,凸顯“恨”的表現――情斷之後的相思之情。相思之濃正反映著愛之濃烈,也更顯“恨”之深切,對相思的鋪陳渲染凸顯了詩歌的“長恨”主題。

  從文字本身入手,詳細分析《長恨歌》的敘事重點,我們可以判斷出全詩的主題毫無疑問是李楊二人痛失所愛而帶來的永久的遺憾,也就是標題中即點明瞭的“長恨”。大量的篇幅用來描寫相思,正是要使我們感受到二人遊離於君主和貴妃身份之外的款款深情,增強“恨”的美感。

  三、從押韻特點來看,《長恨歌》的主題仍是“恨”

  仔細分析,《長恨歌》的聲律和韻腳都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在韻腳字的選用上,為了更好地表現詩意,作者更是嘔心瀝血,精心選擇,力圖使詩歌“曉暢有深意”。

  經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全詩的押韻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一)精心選用入聲韻,營造緊張氛圍,展現“恨”的主題

  同樣,為了便於引導學生觀察詩歌用韻情況,學習如何觀察與分析,我們把詩歌押韻情況列表如下:

  我們注意到,全詩中使用入聲韻的地方一共有四個詩節,羅列如下:

  ①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②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③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④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詩節正好分佈在全詩最值得關注的四個地方,分別是全詩起始處、恨的兩處表現的起始處,以及故事情節的轉折點。唐朝時口語裡面仍保留有入聲韻,入聲韻末尾的塞音韻尾([-p][-t]或[-k])使得它們發音短,收尾急促,與其他聲調(平聲、上聲和去聲)區別比較大,因此,有意使用入聲韻有助於調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短促的音也有助於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無形中擴大了文字的表現力。

  仔細分析,作者對這四處的處理也略有不同。①是全詩的起始處,八句一節,下面要做具體分析,此不贅述。②是全詩的轉折點,整首詩歌正是從這裡開始由樂轉入悲的。比較特殊的是它是跨語段的,前兩句是榮寵的結尾,後兩句是死別的開始。我們認為,這是作者為了表現詩歌的層次性而刻意安排的。跨語段的.詩節給我們一種新奇的感覺,強烈地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力,這就更好地強調了“樂極生悲”的突然變化,用隱藏的入聲韻部承上啟下,從而進一步突出了“長恨”的主題。③和④則分別是相思和覓魂這兩個恨的表現的起始四句,同樣起著標示文章轉折、吸引讀者注意的作用。   (二)仄起平收,由緊張到舒緩,深化“恨”的主題

  作者在詩歌開頭連續八句選用“國、得、識、側、色”五個入聲韻,兩個主要人物在這緊鑼密鼓的入聲韻中先後登場。前兩句以“思傾國”三字向我們介紹了“漢皇”,後六句則以“難自棄”三字向我們介紹了楊貴妃,正是由於一個“重色”,另一個則以美色自重,才會有後面的故事。所以這個詩節雖為全詩的開始,但其實已經用密集的入聲韻營造了緊張的氣氛,預示著詩歌最後的結局。此外,詩歌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中的“色”和“國”均為入聲,一句當中刻意使用“色”與“國”兩處停延,正符合王國維所說“詞之盪漾處,多用迭韻”(《人間詞話》),使詩歌顯得沉鬱,有助於引起讀者的思考。

  而全詩的最後,則是連續八句選用“詞、知、時、枝、期”五個平聲韻,平聲一韻到底,恰似一聲長嘆,與詩首連用仄聲的緊張遙相呼應。從詩歌開頭的“思傾國”和“難自棄”還可以看到作者的政治傾向,而這個詩節裡面已經沒有任何的評判,純粹在於寫情:“重寄詞”三字,自然引出了“長恨”的主題,留下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千古絕唱,給人以“餘音繞樑”的感受,將這宛轉動人、纏綿徘惻的詩歌旋律推向了最為動人的境界。

  全詩其他部分都是二至四句換一次韻,僅開頭和結尾連續八句押同一個韻部,押韻的長度被刻意增加了,有助於引起讀者的注意;首尾節奏入起平收,前緊張後舒緩,配合了詩意的發展,能夠牢牢地抓住讀者的情緒,有助於詩意的表達。

  (三)平仄相間,巧用換韻,烘托“恨”的主題

  作為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其“宛轉動人,纏綿悱惻”的藝術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力於它的韻律感。

  從全詩來看,詩歌要表現“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的詩歌意境,形成獨特的聲韻美,換韻是詩歌情感、詩思變化的關鍵之一。前面敘述的四個入聲韻詩節就是成功使用換韻的代表。此外,在每一個語段中詩人也常常換韻,每二至四句換一次韻,根據語意選擇適合表現的韻部,對其“宛轉動人,纏綿徘惻”的藝術魅力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從“君王”的角度看“恨”的起因,還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君王”先是“求不得”,繼而求到了又“看不足”,最後“救不得”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三個地方都是採用“1+2”式的音步,都以入聲收尾,三處“A不B”的句式有如鼓點遙相呼應,暗示著三者之間的聯絡,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四、結語

  透過對《長恨歌》的敘述重點及押韻情況來看,我們得出這首詩的主題是“恨”――即李楊二人痛失所愛的遺憾。上面我們具體展示了《長恨歌》的兩種賞析方法,只有透過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閱讀實踐,我們才有可能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在詩歌鑑賞教學過程中,對於選修課《長恨歌》,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應是一個關於主題的答案,而應是這些好的閱讀方法。學生學會這些方法後,得以舉一反三,用這些方法去閱讀別的文字,那麼,王榮生教授所說的“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