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岑參> 《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唐代岑參作品介紹

《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唐代岑參作品介紹

《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唐代岑參作品介紹

  《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是唐代詩人岑參所寫的一首七言古詩。全詩寫得蒼涼悲鬱,格調高遠,深衷淺貌,句平意遠,脫棄繁縟而豐華古韻,天然呈現。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唐代岑參作品介紹,歡迎閱讀!

  《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

  唐·岑參

  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秋。

  莫言聖主長不用,其那蒼生應未休。

  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誰論,江上蟬鳴空滿耳。

  註釋

  ①大曆四年(769)秋作於成都客舍。兩省:指門下省、中書省。舊遊:舊交。幕:指成都劍南西川節度使幕府。

  ②三度為郎:岑自廣德元年(763)至永泰元年(765),曾在朝中任祠部員外郎、考功員外郎、虞部郎中、屯田郎中、庫部郎中,入杜鴻漸幕後又兼任職方郎中。“三度”猶言多次。

  ③“一從”句:出守,指出為刺史。自永泰元年作者出為嘉州刺史;至作此詩時,前後歷時五年。

  ④長不用:時作者已自嘉州罷官,暫時客寓成都。

  ⑤其那(nuó):奈何。其,語助詞。應:猶“是”。未休:未得休養安息。

  ⑥空:只。

  譯文

  作過幾任郎官便已白頭,自從來到州縣已過五秋。

  別說聖明君主長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憂!

  看那人間歲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見秋風颼颼。

  不知滿腹心事向誰傾訴,空聽江上蟬聲吵嚷不休!

  文學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自敘平生。“三度為郎”,“一從出守”概括了詩人的仕途經歷。詩人本有濟世之志,“為郎”和“出守”在詩人看來是難以施展抱負的。“便白頭”說時光之快,有“功業悲後時,光陰嘆虛擲”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嘆。以沉重的嘆息引起全詩。

  詩的次二句承首聯傾訴平生感慨。“長不用”不僅指嘉州刺史秩滿後未受敘用,更主要的還是指平生不是“為郎”,便是“出守”,從未被重用過。但詩人的關注點在於“蒼生”,“蒼生未休”,詩人不安。“四海猶未安,一身無所適”,對“聖主”,詩人不能無怨,對“蒼生”,詩人不能不憂,格調更為沉重。

  第五、六句點出題目“客舍悲秋”,則是“悲秋”。對春光而興嘆,見秋風而生悲,看似悲嘆時光流逝,實則悲嘆壯志未酬、平生失意,從而轉出正意。

  詩的最後兩句為詩人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時至暮年,處境維艱。“窮蒼草轉深,閉門日將夕”(同上),滿腹心事,無處傾訴,雖有江上蟬聲滿耳,卻不僅不能排遣思緒,倒反更引出無窮愁煩,恰烘托出詩人晚年的孤獨寂寞,詩歌遂在這種更為悽切沉重的情調中結束。

  這首詩向故友傾訴情懷,概括了詩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淒涼,實為追悼平生之作,寫得感情深沉悽切,格調慷慨悲涼,真實地傳達出一個關心國事卻有志難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後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於七言歌行。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岑參的其他作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戲問花門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山房春事二首》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