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岑參> 《銀山磧西館》岑參

《銀山磧西館》岑參

《銀山磧西館》岑參

  《銀山磧西館》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所要著重表現的是詩人在艱苦的戎馬生活中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其古詩全文如下:

  《銀山磧西館》

  岑參

  銀山磧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

  雙雙愁淚沾馬毛,颯颯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註釋】

  ⑴銀山磧西館:銀山磧又稱銀山,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南,其西有呂光館。磧,沙地。

  ⑵銀山磧口:地名,在焉耆西三百里。

  ⑶鐵門關:在焉耆以西五十里。練:白色的熟絹。

  ⑷颯颯:象聲詞,風聲。胡沙:胡地的'風沙。迸:撲打。

  ⑸守筆硯:裡指與武功相對的文墨之事。《漢書·班超傳》載:班超“少有大志,家貧,傭書養母,嘗投筆嘆曰:大丈夫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視筆硯乎!”傅介子在漢元帝時出使西域樓蘭,因功封義陽侯。張騫在漢武帝時通西域,封博望侯。

  【翻譯】

  銀山磧口狂風好似利箭,鐵門關西明月有如白練;雙雙愁淚沾溼戰馬皮毛,颯颯風沙撲打行人臉面。男兒三十未能建功立業,怎能終日死守筆墨紙硯。

  創作背景

  天寶八載(749),岑參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這首詩作於即將到達銀山磧西館時。

  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後又往來於北庭、輪臺間。

  官至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世稱岑嘉州。卒於成都。其詩長於七言歌行。所作題材廣泛,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