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岑參> 岑參兄弟皆好奇之《渼陂行》

岑參兄弟皆好奇之《渼陂行》

  引導語:岑參兄弟皆好奇。這句詩出自杜甫的《渼陂行》,這首詩是杜甫與岑參兄弟同遊渼陂時所作,描寫了天氣變化中渼陂的不同景象,以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自己的獨特感受。這首詩的神奇想象特別引人注目,體現了杜甫詩藝術創造的多樣性成就。

  渼陂行(陂在鄠縣西五里,週一十四里)

  唐代 杜甫

  岑參兄弟皆好奇,攜我遠來遊渼陂。天地黤慘忽異色,

  波濤萬頃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

  鼉作鯨吞不復知,惡風白浪何嗟及。主人錦帆相為開,

  舟子喜甚無氛埃。鳧鷖散亂棹謳發,絲管啁啾空翠來。

  沈竿續蔓深莫測,菱葉荷花靜如拭。宛在中流渤澥清,

  下歸無極終南黑。半陂已南純浸山,動影裊窕衝融間。

  船舷暝戛雲際寺,水面月出藍田關。此時驪龍亦吐珠,

  馮夷擊鼓群龍趨。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

  咫尺但愁雷雨至,蒼茫不曉神靈意。少壯幾時奈老何,

  向來哀樂何其多。

  翻譯

  岑參兄弟都喜歡尋幽探奇,

  帶我遠道來一起遊覽渼陂這個地方。

  忽然間天地昏暗,呈現出了奇異的顏色,

  波濤萬里湧來,清澈如同琉璃寶石。

  水勢浩瀚,如琉璃一樣的波濤湧起,此時要浮舟而入,

  此事絕非小可,但他們(指岑參兄弟)興致極高,實在令人憂思凝集。

  到那時就不再知道鼉龍如何發怒,如何被鯨魚吞食,

  面對風波險惡的白浪滔天,如何來得及抒發慨嘆?

  主人指使將船帆相繼開啟,

  船伕十分喜歡風平浪靜沒有塵霧的天氣。

  行船時歌聲齊發,驚散了水中的'野鴨和水鷗,

  絲管齊鳴,喚來了滿眼綠色的草木,一片晴霽景象。

  將竹竿探入水中或將絲線連結起來也難以測出水的深淺,

  那水面上的菱葉、荷花像擦試過一樣的乾淨。

  船到湖心彷彿到了空曠清澈的渤海,

  終南山峰倒映於無邊無際的湖中也變成了黑色。

  渼陂的南半湖全部侵滿了終南山的倒影,

  那倒影輕輕地搖動於平靜的水面之間。

  黃昏時船舷擦過天際山的大定寺,

  渼陂水面上倒映的月光正是東南方從藍田關上升起的月輪。

  夜晚渼陂湖岸的燈火遙映,如同驪龍吐珠,

  音樂遠聞,如馮夷擊鼓,遊船竟渡猶如群龍趨逐。

  遊船上的美女若湘妃漢女再現,為人們載歌載舞,

  金支、翠旗的光芒隨月光閃爍,時隱時現。

  片刻之後,就看到雲氣低沉,於是擔心雷雨將至,

  蒼茫之中,真不曉得神靈是何心思。

  由此可見想到人生年輕力壯能有多久,老年將至怎麼辦?

  人生的哀樂交替一貫如此,這樣的時候不能經過多少!

  鑑賞

  開篇二句交待遊覽緣由後,即迅疾轉入對渼陂景色的描寫,暗示對渼陂嚮往已久,詩寫岑參兄弟之“好奇”實亦詩人自己之“好奇”。

  然而不料風雲空變,剛到渼陂即逢狂風大作,天色驟變,渼陂頓時波濤萬頃,天地暗淡,本來極高的興致一下子變成了憂思,是否會葬身魚腹已難逆料,而眼前的惡風巨浪更隨時會將小舟掀翻水底,“何嗟及”表明了這時的真實感受。

  俗話說,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急風驟雨來得突然,去得也迅疾,忽而風平浪靜,眾多遊船升起了片片錦帆,一時間歌聲四起,水鳥輕飛,特別是雨後空氣特別清新,菱葉荷花乾淨得如同剛剛洗過,終南山倒映於水中,水波盪漾,如夢如幻,使遊人沉浸其間,幾乎忘卻了時間,船到雲際寺時天色已昏暗下來,不久一輪月魄躍出藍田關映入水面,更是如詩如畫。

  正是在這樣夢幻般感受中,詩人進而馳動神奇的聯想。

  “驪龍吐珠”、“馮夷擊鼓”、“湘妃歌舞”、“金枝翠羽”一時並集,簡直進入了神仙境界!

  杜甫詩向以寫實著稱,山水寫景也被人稱為“圖經”,因此這首詩的神奇想象就特別引人注目,體現了杜甫詩藝術創造的多樣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