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邊城> 邊城 教案

邊城 教案

邊城 教案

  教學目標:

  1、感受理解小說中體現的“人性美”。

  2、品味學習小說中詩一般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緻含蓄的心理刻畫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真正的藝術應當經得起兩樣東西的檢驗:一是縱向的生命力,那種產生時轟轟烈烈,經行中卻經不起時間跨躍和時代洗禮的東西,絕非真正的藝術;二是橫向的美感效應,即無論是誰,無論你從哪一個角度去審視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樣熠熠生輝,使你能從中獲取你所需要的東西,從而產生愉悅人心的美感效應。

  沈從文的《邊城》正是這樣一篇美文,自它問世以來,對它的評論便接踵而來,有人贊它為“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譏之為“有意迴避尖銳的社會矛盾”。70多年來,經過歷史浪潮的千淘萬洗,人們漸漸認識到《邊城》是一顆閃光的金砂。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沈從文的這部作品。

  2、交流有關沈從文的材料,談談沈從文、他的作品及創作特點

  沈從文(1902-1988),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嶽煥,筆名小兵,懋林、炯之,休芸芸、甲晨、上官碧、璇若等,湖南鳳凰人,苗族。

  他所生長的沅水流域,地處湘西,屬湘、川、黔三省交界處,是苗、侗、土家族少數民族聚集之地,歷史上,這裡是被中原文化鄙夷為“披髮左衽”(古代指東方、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束:散發不束髻,大襟開在左邊)的荊蠻之地,地理位置偏,經濟文化落後。沈從文就出生在這裡的一個頗有名望的行伍世家。六歲進私塾,因討厭那裡的毫無生氣的教育方式和來歷的體罰制度,經常逃學,流連於湘西的自然山色之中,童年時有趣的生活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917年8月他以預備兵名義入伍。此後五年多時間,沈輾流落於湘、川、黔三省邊境及長達三千里的沅水流域,經歷了不易設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認識了些舊中國一小角隅好壞人事以及許多奇特古怪人生。積累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對其創作生活至關重要。他見慣了邊地的征戰與剿殺,也見慣了底層人民的艱辛與歡愉,對封建勢力壓迫下苦苦掙扎的底層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從而決定了他後來文學創作中民主主義傾向和人道主義傾向。

  1922年夏,五四運動波及湘西。受其影響,沈隻身一個從湘西來到北京,進入了一個嶄新而陌生的世界。同年秋,報考燕京大學,未被錄取,便憑著家鄉山水冶就的想象和執著的意志,開始寫作。

  1924年以後,陸續在《晨報副刊》《現代評論》《小說月報》等刊物上發表作品。

  1926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鴨子》。三十年代中期以後,創作日漸成熟,成為“京派作家群”的代表人物。

  1927年到上海與胡也頻、丁鈴編《紅黑》雜誌,並參加了新月社。

  1930年在青島大學任教,抗戰暴發後,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回北京後,任北大教授,並繼續辦原刊物,以此為陣地,集合許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

  1949年後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工作,在中國古代服飾及文物研究方面在績卓著,有許多專著。1978年任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員。

  沈從文創作宏富,數量驚人,有小說、散文、文論、自傳、通訊、等集子七十餘種,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多少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鴨子》《密柑》《神巫之愛》《虎雛》《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湘西散記》《邊城》《長河》等。其中短篇《貴生》,中篇《邊城》,長篇《長河》是其小說代表作品。

  其主要貢獻在於創造了一種描寫特殊民情的鄉土文學。他的大部分小說是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對故鄉人懷有一種不可言狀的同情和溫愛。以其特異的“生命形式”熔生動豐富的社會風俗畫和優美清新的風情畫於一爐,展示其人民的粗獷豪放強悍,民俗的淳樸善良,使其作品充溢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返璞歸真的牧歌式情調。這種鄉土抒情體和美學風格代表了京派作家一定的社會理想,也對後來作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稱為“文體作家”。

  沈從文小說從整體上展現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形式,即現實的人生形式和理想的人生形式。他的相當一部分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湘西底層人民古樸和諧樂天安命的生存狀態和自在無為的人生形式。其中,《柏子》《蕭蕭》《丈夫》《貴生》《會明》《燈》《巧秀和冬生》等作品構成了一系列。以冷靜客觀的筆法,再現二三十年代湘西山村兒女的苦樂人生。《柏子》寫賣身於老船長的水手柏子與吊腳樓歌女之間粗野而不無真誠的愛。作品著意展現的是柏子那種既充滿生命氣息又麻木矇昧的生命狀態。至於畸形戀愛後背後的社會歷史原因則不是興致所在。《蕭蕭》寫12歲的童養媳,3歲的丈夫,整天抱著玩,哄他,喟他,後來委身於花狗,對幸福雖有朦朧的憧憬,卻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貴生》中信奉的是“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的人生哲學。放火燒房子,只是原始復仇的衝動而已。人物各不相同,但都有共通之處,即湘西山民的純樸善良與蠻悍粗野。其筆下的現實人生,野蠻與優美交織在一起。筆端洋溢著熱情,又不時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悲涼與惆悵。沈從文的筆下,鄉下人的現實人生與都市人生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者在讚美純樸民俗品格的同時,也揭露了遠離邊城的都市人生的道德墮落和人性淪喪。《紳士的太太》反映“紳士淑女精神的空虛和生活的糜爛。”我不是個定幾個可以用你們的石頭打他的婦人,我是為你們高等人造一面鏡子。”

  《八駿圖》反映教授學者們的虛偽、怯懦與自私。

  《有學問的人》勾引友妻等等,他用毫不留情的犀利之筆,撕下了城裡人的.道德面紗——荒唐可笑。

  反映上流社會人的本質的失落與人性的扭曲。這是沈從文的獨特之處。出於現實人生形式的不滿和厭倦,沈從文創造了一種理想的人生形式。

  《邊城》就典型地表現了作者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及社會理想,作品著力所描寫的是不受“近代文明”汙染的原始古樸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節奏與情調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帶社會階級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謳歌一種自在自得的人生。 再加上其渾圓完整,凝練暢達的結構形式,獨特的審美風格以及深刻的情感內涵,為中國現代抒情小說開闢了一個獨特的境界。《邊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摯熱烈的愛情讚歌;是一首用小說形式寫成的無韻之詩;繪就的無彩之畫。

  3、瞭解《邊城》全篇情節

  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淳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上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可愛清純的翠翠,託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以碾坊作陪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願作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兩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痴心地等待儺送回來,“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4、分析《邊城》節選片斷第一章和第十三章

  (1)圈畫描寫邊城環境、風物的句子以及描寫人物的句子,討論概括邊城有哪些特點?

  [答]:邊城的特點:偏僻、閉塞、幽靜、靜謐、純樸、古樸、純淨、和諧、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民風純樸。一言以蔽之,世外桃源。

  (2)分析爺爺和翠翠各自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古風猶存的爺爺:善良慈祥、以誠待人、堅強樂觀、信守天命、盡職盡責、善解人意。

  單純的翠翠:天真活潑、美麗純真、善良勤勞、溫柔聰慧、充滿好奇心。

  爺爺和翠翠二人的生存形式有什麼共同之處?

  [答]:孤獨。孤獨而堅強的爺爺;孤獨而單純的翠翠。

  (3)透過第一章與第十三章概括全文充滿了詩情。

  [答]:A、對地方風物的描繪,青山綠水構成了詩意盎然的環境。

  B、美好的人性體現了詩情。

  C、人們孤獨、寂寞和單調的生存形式也是一種詩意。

  (4)、分析人物內心世界的變化?

  [分析]:第一處,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淒涼” 。世間萬物都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麼,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內心騷動不安的愛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樣熱烈勃發,所以,有點“薄薄的淒涼”。景物描寫襯托了人物的內心。

  第二處,“翠翠坐在溪邊……就忽然哭起來了” 。翠翠滿腔心事,卻無人能理解。看著船上人悠閒安逸的神態,更使翠翠感到孤獨寂寞,因此哭了起來。景物描寫恰當的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第三處,“對溪除了草蟲的輕音復奏以外,別無所有” 。說明翠翠等待的人沒有來,翠翠對愛情的期待,已經變成了悲劇。不善表達的翠翠,拿出蘆管去吹,而爺爺那抒情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變的安靜起來。景物描寫含蓄的寫出了人物內心世界複雜的變化。

  第四處,“月光如銀子……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安睡了” 。溫柔的月光,天籟般的蟲鳴,這一切是那麼自然,那麼安詳,那麼淳樸,翠翠和爺爺在這樣的環境下說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優美的生命形式,這正是作者所說的“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類似這樣的景物描寫很多,它與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必然有著密切的關係。

  教師小結:景物描寫不僅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場所,不僅形象的表現了人物的內心,而且襯托了人物的美。環境美、人性美,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現的。

  爺爺講述父母的故事,是翠翠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分析]:對美好愛情的嚮往之情。

  5、補充閱讀第十四章、十五章

  (1)如何理解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

  [分析]:在瞭解沈從文的生平時,有兩點應當給予特別注意:一是身份的轉換,他是由一個下級士兵經過不懈努力而成為文人的,這與魯迅等文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對社會下層有更廣泛、更深入的瞭解,同社會下層人民的關係也更加親密;二是地域的轉換,他是由邊城來到京城的,對京城的汙染空氣十分不滿,因而總是心繫湘西那片聖潔之土。這樣,與魯迅描寫中國農村的封閉、落後不同,湘西封閉的環境反而成就了其未受汙染的優勢,百姓的未受啟蒙也成就了其淳樸不欺的民風。於是,作家筆下的邊城和生活在那裡的百姓,就都染上了理想的色彩。

  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具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徵:淳樸的民風湘西是一片從未受到過儒家道德傳統汙染的化外之地,這片土地也從未受到工業文明的汙染。這裡沒有以強凌弱的現象,於是年邁的祖父與年幼的翠翠平靜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這裡沒有爾虞我詐的明爭暗鬥,由於唱歌比不上弟弟,憨厚的天保大老黯然退出了與弟弟“爭奪”翠翠的競爭。這裡充滿了浪漫的氣息,青年男女完全可以拋開門當戶對的世俗觀念,拋開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緊身束縛,大膽地追求自己的愛情。這樣淳樸的民風在大都市是無法找到的。完美的人性小說邊城中的人物,沒有魯迅筆下的中國人那些諸如愚昧自私冷漠等劣根性,而處處表現出正直樸素、富於關懷的人性美。祖父直到天黑還在為過渡人擺渡。祖父對翠翠關懷入微,翠翠對祖父充滿依戀,祖孫二人的關係是那樣的和諧,二人的行為又是那樣的毫無矯飾。

  總之,我們在小說中看不到被扭曲了的人性,而只看到人的自然天性。這種人的自然天性正是作家心中完美的人性。

  (2)翠翠的形象有何典型特徵?

  [分析]:翠翠是作家沈從文精心塑造的文學形象。這一形象有自己的生活原型,據說是一個絨線鋪的女孩子,但又超越了生活原型。作家說這一人物“明慧溫柔的品性,就從那絨線鋪小孩子脫胎出來。”

  “《邊城》是寫愛情的,寫中國農村的愛情,寫一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農村女孩子的愛情。”(汪魯祺《沈從文和他的邊城》)翠翠的愛情是小說的描寫重點。翠翠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小說以幾個端午節將幾個生活片斷聯結起來,表現翠翠的愛情發展過程。十五歲的那個端午,龍舟下水預訂的鼓聲把翠翠帶到了兩年前的端午,在那一天她遇見了儺送。小說細膩地描寫了她情竇初開的感覺,非常優美,正如古代詩詞中所描繪的“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小說的第13章至15章故事發生在翠翠十五歲的那個夏天。課文開始部分,翠翠孤寂的心中起了一種莫名的惆悵和悲哀,這既與她深藏心中的相思之情有關,又與邊城封閉的環境有關。日漸成熟的生命與長時間缺少變化的環境產生了不和諧。因而,“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翠翠惆悵與悲哀應當被視為健康的心理,因為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課文中間和結尾兩次寫到翠翠攀上山崖去摘虎耳草的夢,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了翠翠的內心。“夢是願望的達成。”(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夢所反映的正是翠翠的內心渴求,這是一種健康的合乎人性的要求。課文節選部分儘管篇幅有限(約佔全書的七分之一),卻比較細緻地反映了主人公翠翠生活在愛情世界裡的心靈軌跡。

  [小結]:翠翠是一個情竇初開、渴望愛情的少女。她不滿意爺爺相中的“走車路”的天保,可靦腆的性格、少女的羞澀又讓她難以直白對儺送的衷情,她神往為愛情而性格強硬的母親,幻想著能像她一樣出走爭取自己的幸福,但善良的心地又使她難以付諸行動。

  對相依為命的外祖父的無限深沉的依戀使她不能只顧自己的幸福而棄之於不顧。於是,她只能在對美好愛情的期盼與對美好親情的依戀中“無故尋愁覓恨”。這也是一個聰明伶俐、善解人意、乖巧甚至有點狡黠的女孩子。她正當婚姻,面對爺爺不失時機的委婉引導,她“不能忘記”;面對爺爺旁敲側擊地詢問,她會閃爍其辭的表明態度。她會把夜晚聽到的為她而唱的愛情,當作夢境講給爺爺;她會把自己未來幸福的擔憂融合在對爺爺的依戀中講給他聽……

  總之,這是一個聰慧溫婉、靦腆多情、伶俐乖巧的花季少女,在她身上,對外祖父深沉的依戀和對愛情的真摯期盼,外表的溫婉靦腆和內心的熾熱乖巧,異乎尋常地融合為一體。小說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光輝的極富審美意義的少女形象。

  (3)外祖父是怎樣的一個人?

  [分析]:外祖父是一個忠於職守、古道熱腸、深愛至親的老人。他是溪邊渡口的擺渡人,“在職務上毫不兒戲”。每到“十四中寨逢場”,“因為明白過渡人是要趕回城中吃晚飯的,人來一個就渡一個,不便要人站在那岸邊呆等”,因此,即使外孫女幾次三番地喚他回去,即使看到她情緒異常,他也會堅持渡完最後一個人才收工。但他也不是工作狂,而是一個深愛著至親的、心細如髮的老人。他觀察到外孫女的情緒反常,明白其原因,他會不失時機地採用符合外祖父身份的方式,誘導處於青春萌動期的外孫女怎樣正確面對;儘管他讚賞天保,但只要外孫女不樂意,他決不勉強;翠翠愛聽儺送的情歌,他就天天夜裡等候;當儺送在愛神面前猶豫時,他就焦急、盼望,甚至會為外孫女連唱十首歌曲;他會為自己將死去而憂心不已。小說以簡練而生動的筆墨,以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傳神的勾畫出外祖父的性格特徵。

  6、補充閱讀《〈邊城〉題記》,回答下列問題:

  1.在“題記”中,作者說預備把這本書寫給哪種人看?

  2.作者對這種人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