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背影> 初二語文《背影》優質課教學設計

初二語文《背影》優質課教學設計

初二語文《背影》優質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明確文章的線索,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佈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味文中血濃於水的濃濃親情,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生愛我親人、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學習敘事中的選材方法--擷取法。

  難點:明確“背影”是課文的明線,“父子深情”是課文的暗線,二者和諧統一,體會文章情思綿綿的意蘊。

  三、教學課時 4課時

  四、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的層次

  (一)匯入

  以小故事《兒子眼中的父親》匯入新課: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麼都懂!”

  14歲:“好像有時候覺得也不對……”

  20歲:“爸爸有點落伍了,他的理論和時代格格不入。”

  25歲:“老頭子一無所知,毫無疑問,他已陳腐不堪。”

  35歲:“如果爸爸當年像我這樣老練,他今天肯定是個百萬富翁。”

  45歲:“我不知道是否該和‘老頭子’商量商量,或許他能幫我出出主意。”

  55歲:“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說實話,他的看法相當光明。”

  60歲:“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的學者,遺憾的是我瞭解您太晚了。”

  共同思考,引入課題:同一個父親,在兒子眼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育了幾代人。對於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請同學們把課文朗讀一遍。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 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46年朱自清為反對美蔣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在拒絕領取美國救濟糧的宣言上簽字,因此,毛澤東稱他“有骨氣”。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於樸素中見真情、洋溢著一股清新氣息。

  《背影》寫於1925年,他到清化大學任教不久,接到父親來信,信中一些話,使他想起父親,待他的許多好處,尤其是七、八年前父親在南京為他送行的背影,不禁淚如泉湧,寫下了這篇感情真摯的散文。

  (三)通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聽錄音朗讀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朗讀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3.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解釋詞義。

  4.自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討論文章結構,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第一部分(第一段):懷念父親,最難忘背影。(點“背影”)----開篇寄思

  第二部分(第二到六段):回憶往事,車站離別看見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憶“背影”)----往事回憶

  (一)交待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氣氛。----交代家境

  (二)寫父親決定親自送行,並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浦口送別

  (三)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時的“背影”,抒發真摯感情。(寫“背影”)----車站買橘

  第三部分(第七段):接讀父信,再現背影,表達了我別後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哭“背影”)----結尾懷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研讀1-3小節,初步體會情感

  (一)學習第1--3節

  (1)指名朗讀第1節。

  (2)第一切中提到的“兩年來”具體指哪一段時間?第一節起什麼作用?

  1923--1925年;開篇點題。

  (3)讀第二節,思考:

  ①“那年”是哪一年?

  ②“禍不單行”“滿院狼籍”是什麼意思?

  祖母去世,父親失業,故說:“禍不單行”,父親那時卸職奔喪,需打點行,所以說“滿院狼藉”。

  ③“我不禁地流下淚”,是為什麼?

  “我目睹家境衰改的情景,傷心地流下眼淚。

  ④父親的那句話包含著什麼意思?

  是對兒子的寬慰,體現了他的愛子之情。

  (4)第3節點明家中光景慘淡的原因。字裡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5)這兩段寫家中因頓的處境,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

  (二)分第二層

  (1)這一段是怎麼寫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愛護的?抓重點字詞。

  兩個”再三“”躊躇“。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這句話說明了什麼?

  ”不要緊“是父親對自己而言,儘管”事忙“但認為這無關緊要。”他們去不好“是對兒子而言,就怕別人照顧得不妥貼。這簡短的一句話,說明他關心兒子勝過關心自己,充分表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3)進站後,父親為我做了哪些事情?

  (4)作者為什麼說”我“那時”真聰明過分“;而且還嘆氣說:”我……真太聰明瞭“?

  這兩句話是作者的自責,恨自己那時年輕無知,未能體會父親的一片深情。

  (5)齊讀第2層,體會父親的愛子之心。

  (三)講讀第三層。

  ①指名朗讀,考慮:

  這一層重點刻畫父親買橘時的背影分幾層來寫?

  四層:

  第1層寫父親執意要去買橘;

  第2層寫父親越過鐵道買橘;

  第3層寫買橘回來;

  第4層寫與父親依依告別。

  ②父親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說這句話時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他想到兒子的旅途生活既單調又口渴,於是要去買些橘子給兒子--為兒子他想得多麼周到。

  ③作者是如何描寫父親買橘時的感人形象的?

  先寫了父親的穿著: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緊接著寫了去買橘時的一系列動作:

  走、探身、穿過、攀、縮、傾、這些動作描寫細膩而又簡練,給人一個全過程的如生的動態印象。調動讀者的想象力。那麼,作者為什麼能寫得這樣生動?(觀察細緻,清楚,用詞準確生動,故此寫得真切感人。)

  父親是個胖子,走路都是蹣跚的,卻要去努力地攀月臺給兒子買橘子,看到這樣的背影誰能不為之感動。當”我“看見這一背影時,感情是怎樣的?(齊讀)

  ④父親買橘回來時,”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這句話怎樣理解?

  這種輕鬆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這一句又道出了父親買橘的道理:越是盡到父親責任,心裡越是感覺踏實和滿足。

  ⑤最後一層寫依依惜別。離別的時候,父親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表明父親這時仍在惦念著兒子旅途的安全。”進去吧,裡邊沒人“。兒子送父親下車,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親不讓送,怕兒子離開車箱會丟失東西。臨別時這樣細心囑咐,真是關懷備至,可敬可佩。

  ⑥這一層中兩次寫看見背影流淚,說說這兩次流淚分別是什麼心情?

  第1次是看見父親不顧艱難給”我“買橘,使我感動,流的是感動的淚,現在父親要離開了,不免產生濃濃的離情別緒。因此,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裡,自己回車廂裡坐下來的時候,感念之情湧上心頭,禁不住眼淚又來了。這一段裡兩次寫流淚,體現了兒子對父親的真誠的愛。

  ⑦先分層朗讀,再齊讀這一段課文。要求讀出你愛子,子愛你的的深情。

  (四)分第三部分:

  這最後一段,內容相當豐富,寫了家境的衰落,寫了父親的身世和心境,重點寫了接讀信後的感受。(齊讀)接讀父信後,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父親背影,這是作者第四次流淚,這時的感情是怎樣的?以”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結束全文,直接表達出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五、本文細膩刻畫了父親感人至深的背影。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兩的。一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二是兒子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內疚和感傷之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論討講解

  1.”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理解記敘的要素)

  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①祖母死了

  ②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設定慘淡環境,渲染悲涼氣氛,與父親在此困境下仍不辭勞苦,為兒子奔波,與父親對兒子滿腔溫情形成對照,更顯父愛崇高。

  3.文中一共幾次提到了背影?分別給每一次的背影起一個名字。給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為何以”背影“為題?

  (1)四次寫到”背影“:難忘的背影、買橘的背影、惜別的背影、思念的背影。

  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舊事,思念父親。-----惦記背影

  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親子之愛,情真意切。(為了兒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買著老邁的步子去兒子買橘子)----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裡,我找不著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離情別緒,摧人淚下。(”黯然銷魂者,惟別離也“,可以舉兩個古人的例子:古人荊克刺王前,燕子丹給他送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是送英雄的別離;再有”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摯之這間的別離。而我們這些課文則是親人之別離,更是感人)----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第七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別後懷念,追思往事,寄託思念。----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2)感觸最深的“背影”:買橘子的背影。

  (3)“背影”貫串全文始終。(線索)

  4.有感情的朗讀買橘子的背影分作者是怎樣細緻刻畫這一“背影” 的?你認為用得最生動的動詞有哪些?

  (1)感情基調:舒緩、深沉。

  (2)買橘子時的背影的刻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3)幾個生動的詞語運用:蹣跚、探、 攀、縮、傾。

  蹣跚【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為何用“攀”不用“抓”?【明確:因為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後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攀”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麼地令人揪心啊!】

  用“縮”字有什麼好處?【明確:“縮”字說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麼得緊張啊!】

  同樣,用“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夥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小結:

  (這些話含蓄著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份濃濃的愛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呢? )

  5.面對著父親蒼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流下了眼淚,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作者的淚在無聲的流,請找出來細心品味。

  (1)第一次流淚:

  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地流下眼淚。”----家境慘淡,悲哀的淚。

  (2)第二次流淚:

  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望父買橘,感動的 淚。

  (3)第三次流淚:

  第六段,“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背影”消逝,惜別的淚。

  (4)第四次流淚:

  第七段,“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思念父親,傷心的淚。

  小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淚,情思綿綿,強烈地撞擊著我們的心扉,在朦朧的淚光中,那份永恆的父子深情在無盡地延一…

  6.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來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後集中發言,教師擇優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著高明的藝術構思:

  ①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鬱,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②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③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後,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這三點對初二學生來說,認識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夠一般的理解即可,重點在於提高認識,不要求掌握。故教師講清楚,不必整理筆記。

  7.這篇文章的重心在6.7兩段,那麼2.3.4.5段寫的是什麼?不寫不可以嗎?

  2.3段介紹慘淡的家境,為了營造一種悲涼的氣氛。

  4.5段介紹父親對我無微無致的照顧,為了鋪墊我對父親的感情,也就是鋪墊“背影”。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品味語言,感悟主旨。

  (一)品味語言,明確文章的線索,感悟主旨

  1. 文中父親的話語不多,請找出最讓你動情的父親的話語,談談你的體會。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 絕人之路!”體會:擔心兒子過分悲痛,寬慰兒子。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體會:放心不下,愛子情切。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體會:擔心兒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於言中。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體會:l臨別囑咐,惦念兒子旅途的平安。

  (5)“進去吧,裡面沒人!”體會:擔心兒子,細心關照。

  小結:這些簡短的話,含義豐富。 有離別的愁苦,有對兒子不諳世情險惡的擔心,有對未來的憂慮,也有經濟據的難言之隱。我們似乎聽到了那位父親拳拳的愛子之音,多好的父親啊!

  (二)合作探究,明確文章的線索

  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領略到了名篇的風範。像其他散文一樣,《背影》也有它明確的線索,試試看,能發現嗎? 引導學生弄清情節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麼把全文的故事情節連線起來並且貫串起來?是很容易找到的。

  這就是“背影”。

  (1)“背影”在文中共出現了四次:文章開頭,點出背影;父親買橘子,刻畫背影;父子分手,分別背影;文章結尾,照應背影。

  結論:文章的明線一背影。

  (2)文章開始引出回憶;而後渲染濃重的悲涼氛圍;接下來的送別,更是直接表現父子情深;結尾思念,催人淚下。

  結論:文章的暗線--父子深情。

  小結:文章透過“背影”將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組織起來,併成功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照應了標題,使文章貫穿一氣,渾然一體,所以說“背影”是文章的明線;同時文章處處湧動著摯熱的情感,所以說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線。兩條線索一條主外,一條主裡,和諧統一,結構文章。

  (三)總結

  討論: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說明理由。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背影》是一篇優美的敘事紀實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透過特寫;抒發了濃濃的父子深情。文章語言樸實,飽含深摯的情感,只有細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領悟。文章精巧的選材構思法--擷取法,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鑑學習的!

  (四)作業

  1.將重點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

  2.思考課後第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