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背影> 朱自清《背影》教案

朱自清《背影》教案

朱自清《背影》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初中八年級學生

  2、學科:語文

  3、課時:兩課時

  教學課題

  義務教育階段蘇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背影》。

  教材分

  1、教材簡:《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此文透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讚美愛,能夠使學生在其中深刻的體會這種相憐相愛的感情。

  2、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背影》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 “愛”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彙。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重要語句。

  (二)能力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樸實語言所飽含的豐富情感。

  (三)情感目標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教學難點:

  1、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準備

  1、教學之前利用百度搜索《背影》相關的教學材料,瞭解教學的重難點,確定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

  2、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關《背影》的圖片、文章、影片和歷史故事等,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易於學生理解,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慾望。

  教學方法

  1、目標導學法

  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學導讀功能,用精心設計的教學目標,步步激疑啟思,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2、讀思同步法

  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讀思同步進行,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讀書水平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符合循序漸進的思維規律。

  3、在研讀課文的同時,根據教學目標安排一些思考題讓學生思考,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學習課文完成後,佈置作業進行達標測,當場檢查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地。

  教學過程及實施: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一、 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如果說 母愛如涓涓溪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那麼父愛便是一首永遠不老的歌,時時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有一首歌名字叫《父親》,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共同沐浴這份深深父愛。

  2.生活中“父親就是那登天的梯,父親就是那拉車的牛”!父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無私、深沉的愛!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體現父子之情的典範作品。(板書課題:背影)請同學們仔細聽課文範讀。

  二、指導學生談讀課文後的體會和感受,合作探究

  1.文中共有幾次寫到“背影”?給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為何以“背影”為題?

  (1)四次寫到“背影”:點題的背影、買橘子的背影、分別時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觸最深的“背影”:買橘子的背影。

  (3)“背影”貫串全文始終。

  2.有感情的朗讀買橘子的背影分作者是怎樣細緻刻畫這一“背影” 的?你認為用得最生動的動詞有哪些?

  (1)感情基調:舒緩、深沉。

  (2)買橘子時的背影的刻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3)幾個生動的詞語運用:蹣跚、探、 攀、縮、傾。

  小結:父親年紀大了。但為了給兒子買幾個橘子,不顧掉下月臺的危險,艱難的“攀”著、“縮”著,“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份濃濃的愛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呢?

  3.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本段,熟讀成誦。再次體會父親的愛子深情。

  三、品味語言,感悟主旨

  1. 文中父親的話語不多,請找出最讓你動情的父親的話語,談談你的體會。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 絕人之路!”體會:擔心兒子過分悲痛,寬慰兒子。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體會:放心不下,愛子情切。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體會:擔心兒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於言中。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體會:l臨別囑咐,惦念兒子旅途的平安。

  (5)“進去吧,裡面沒人!”體會:擔心兒子,細心關照。

  小結:這些簡短的話,含義豐富。有離別的愁苦,有對兒子不諳世情險惡的擔心,有對未來的憂慮,也有經濟據的難言之隱。我們似乎聽到了那位父親拳拳的愛子之音,多好的父親啊!

  2.文中有幾處,作者的淚在無聲的流,請找出來細心品味。

  (1)第一次流淚:家境慘淡,悲哀的淚。

  (2)第二次流淚:望父買橘,感動的 淚。

  (3)第三次流?目:“背影”消逝,惜別的淚。

  (4)第四次流淚:思念父親,傷心的淚。

  小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淚,情思綿綿,強烈地撞擊著我們的心扉,在朦朧的淚光中,那份永恆的父子深情在無盡地延一…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積累語言

  1. 設定情境,導人新課:情是一個永遠不老的話題,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都透過抒情的筆調寫出了濃濃親情,你積累的有關父愛深情的優美句子有哪些?我們一起交流賞一下吧!

  (1)“父愛像一把大傘,總在有雨的日子裡擎著!”

  (2)“父愛是一座大山,挺拔偉岸;父愛是一片汪洋的海,濃郁深遠!”

  (3)“父親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盞明燈,在我迷路的時候,照亮我的行程!”

  2.有選擇的投影學生積累的優美句子,交流背誦。

  小結:同學們摘記的句子中都融入著濃濃的情意,希望同學們多積累背誦,你的語言也會靚起來。

  二、合作探究,明確文章的線索

  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領略到了名篇的風範。像其他散文一樣,《背影》也有它明確的線索,試試看,能發現嗎?

  (1)“背影”在文中共出現了四次:文章開頭,點出背影;父親買橘子,刻畫背影;父子分手,分別背影;文章結尾,照應背影。結論:文章的明線一背影。

  (2)文章開始引出回憶;而後渲染濃重的悲涼氛圍;接下來的送別,更是直接表現父子情深;結尾思念,催人淚下。

  結論:文章的暗線——父子深情。

  小結:文章透過“背影”將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組織起來,併成功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照應了標題,使文章貫穿一氣,渾然一體,所以說“背影”是文章的明線;同時文章處處湧動著摯熱的情感,所以說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線。兩條線索一條主外,一條主裡,和諧統一,結構文章。

  三、語言訓練,探究“選材構思法一擷取法”的片段寫作練習

  1.現在我們來學習攝取閃光瞬間的選材構思法——擷取法。《背影》之所以成為廣為傳誦的佳作,還緣於作者精巧的選材構思。作者以新穎獨到的視角,擷取人物狀態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背影來構建文章。請同學再讀課文,深人體會這一特色。

  2.現在請大家口頭表達,寫作交流。

  (1)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能擷取最讓你感動的瞬間,說說你的父親嗎?

  (2)請同學們將父親最精彩的瞬間融人你的情感,寫下來。

  (3)交流寫作心得。

  四、本課小結

  《背影》是一篇優美的敘事紀實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透過特寫;抒發了濃濃的父子深情。文章語言樸實,飽含深摯的情感,只有細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領悟。文章精巧的選材構思法——擷取法,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鑑學習的!

  五、板書設計

  背影 朱自清

  點題的背影父親對兒子的摯愛 悲哀的淚

  買橘子的背影感動的淚

  分別時的背影惜別的淚

  想念中的背影兒子對父親的深情 傷心的淚

  文章的線索:明線一背影;暗線一父子深情。

  文章的選材構思法:擷取法。

  六、真情告白,理解父親

  青春年少,我們也曾對摯愛我們的父親任性過,誤解過.請以 “爸爸,我想對您說” 為開頭給你的父親寫一篇短文,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愛。課下整理成書信,寫給父親。

  七、板書設計:

  背影  朱自清

  思  繪 背影

  別  念

  八、教後反思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透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閱讀訓練,著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後對“中心與段落的關係”進行領會與分。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