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關於青少年的手抄報

青少年的手抄報

關於青少年的手抄報

  青春是人生的花季,青春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它是我們一生中最充足、最美好的部分,也是最寶貴的部分,所以把握青春即把握好了人生,因此邁好青春第一步才至關重要。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青少年的手抄報,歡迎閱讀借鑑。

  【篇一:會當凌絕頂】

  我相信一顆寬闊的心,勇敢的心,敢於先行的心配得上這世界的最遼闊和最雄壯。

  尼采說“打從半高處看,這世界最美好”,而我以為,會當凌絕頂才對得起莊嚴生命給予的責任和發展時代給予的重重期待。“會當凌絕頂”不是為了走在誰人之上,而是將世界納入胸襟,不是期待那“一覽眾山小”的獨尊,而是思考並瞭解“以天下為己任”的意義。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我不願意滿足於打從半高處看世界的安逸舒適。採一朵小花、玩味一隻小蟲的小小得意,那不是我所期待的激昂生命,有悖於我最理想的忠誠。

  意氣風發的年紀,有人留戀於眼中的美好,止步於半高處的安逸生活,有人背起行囊又一次出發,艱難跋涉於寂寞的小路,堅定地離開熱鬧的山腰。於是前者選擇了遊刃有餘地“處世”,後者選擇了其心所善的“濟世”,“處世”和“濟世”之間,人生從這裡拉開了屏障。

  我想我會堅定地選擇繼續奔走,不是沒有看到半山的美麗,不識不知滿足的貪婪,不是隻知埋頭趕路不懂欣賞的愚鈍,是不止於安逸的勇敢和倔強,是對堅守已久的理想的捍衛。我想一顆寬闊的心、勇敢的心、敢於先行的心可以容得下那山巔的美好與疾苦,那疾苦恐怕是百姓乃至人類的大疾苦,那美好卻也一定是這世界最能夠撼動心靈的最美好。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大夫的濟世情懷容得下這世界的美與醜、善與惡、辛酸苦難與“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孤單,品嚐了跋涉的艱辛、高處的寒氣,心之所善卻猶未改悔。立於山巔的你面對的早已不是山腰那種安逸的美景,而是從心中湧出的'欣慰滿足。心是幸福的,那所見的都是美好的。你會明白,美好不是一片景色能夠帶來的,它在於心的體會。

  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我們不是應止步於半高處安於享樂的人,我們不是為了享樂而活著的人,我們的身上應有濟世的情懷和成為先行者的勇氣,應當有“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精神。

  不要說打從半高處,世界最美好,那遼遠的天空下自有那更美好的心體驗。會當凌絕頂,一切都不一樣了。

  【篇二:邁好青春第一步】

  勤學,說來容易,做來難,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很差,就以為是自己的頭腦笨,不聰明,或者說老師沒有教好。在我看來,成績不好,不是天資與教師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自己平時對待學習的態度不認真,不勤於學習。

  我記得有一位名人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高爾基也說過:“天才出於勤奮”。這些話都說得很對,譬如說大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織燈,進行了上千次的試驗,幾乎所有的金屬都被他試驗過了,正是憑著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才取得"白織燈"的成功,成為人世仰慕的發明大王。幾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勞刻苦、奮鬥競爭的歷史,絕少有靠投機巧取勝的,可見,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刻苦,勤學分不開的。

  但是有些同學學習成績差不說,上課還不聽講,不是睡覺就是玩,根本不去學習,這個樣子成績又怎麼會好得起來呢?也有些同學自以為天資聰明,驕傲自滿,上課不聽講,下課就沉迷於網路遊戲中,我們不如想一下,既然天資和勤奮都是成功的來源,我們是否可以只保留天資而捨去勤奮呢?王安石在一片篇題為"傷仲永"的文言文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江西金溪縣有個方仲永,自幼天資聰慧,方仲永的父親為了得到人們的誇獎和錢財,天天帶著仲永去別人家裡幫別人題詩,不讓他學習,由於仲永沒有時間看書,學習,才能夠漸漸衰退,20歲時,方仲永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了。

  14歲是一個特殊的年齡,將告別孩提時代,邁入青春大門,這是少年邁向青年的重要時期,所以這一時刻很重要,要在起步的第一天就踏上正道,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青春是人生的花季,青春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它是我們一生中最充足、最美好的部分,也是最寶貴的部分,所以把握青春即把握好了人生,因此邁好青春第一步才至關重要。

  【篇三:夢想旅程】

  麻雀低飛百座村鄉,只為了覓得更好的食物,生存的信念,足以讓其放棄高傲的力量;雁掠千里雲層,只為了迴歸溫暖的巢窩,活著的意念,足以讓其忍受風雨穿梭的苦澀;人行千里旅程,只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想,堅守的意志,足以讓其忘卻漂泊流浪的無奈與痛楚!

  每當有人問我:“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我總是苦笑不已。我深深的知道那是一種夢想的距離,當機會來時,就在你的身邊,你卻沒有發現它,甚至它還很頑皮的在你的視線徘徊、從你的指縫悄然滑過,如白駒過隙那般錯過,這是一種讓人含淚苦笑的距離!

  許多人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想,背井離鄉、漂泊流浪,忍受風霜的漂灑、雨雪的吹凍;每當夜幕降臨,月色朦朧、竹影婆娑,嫩葉載著旖旎的星光,喚著歸根的影魂,露珠閃著晶瑩的光束,飄著優美的音符……

  追求夢想的人們,或點燃一根菸,凝望著窗外的夜色,思念家鄉路口的那棵古樹,那樂趣無邊、嬉戲純真、牧童笛聲的童年歲月;或躺在床上,任憑晚風擠過簾縫、月光舞著完美的旋律,甜甜的濡睡;夢裡,與心愛的人攜手漫步于山谷小徑,螢火蟲輕翔著,載著暖光而來,花兒的香味,瀰漫著空氣,舒適著美麗的心情……

  夢想的旅程,是一種辛酸的過程,追逐的路途上,佈滿太多的坎坷與挫折,充滿了許許多多無奈的選擇、寂寞與苦悶、憂愁與煩惱;奔跑的路上,也樂在其中,過程總是充滿樂趣的,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勇於追求夢想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們懂得生活,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真諦!

  忙碌的生活,往往會使我們迷失了方向,失去應有的理智,甚至忘卻了思考,更變得膚淺起來;讓我們活得休閒些吧,迴歸人性的本真,讓生活的信念更加有品位,讓生活充滿詩意,好像蝴蝶一樣在陽光下翩然起舞,輕盈灑脫、自由閒適、平實自然!

  追逐夢想的路上,偶爾停一下腳步,放鬆緊繃著的心情,給自己多點空間去休閒,晨起看曙光飲露水、黃昏賞夕陽戀晚霞、夜裡望月聽絃思故鄉,或依窗靜聽風雨、與心愛的人漫步原野、聞著花香聽著鳥語、或登山望盡萬紫千紅、踏青田園小徑繪色彩、心繫海邊沙灘細數海鷗……

  讓我們的夢想旅程更加精彩,好像花香一樣,飄然四溢,四季各具風采,永駐歲月;好像星月一樣,迷戀著晶瑩的露珠,譜寫著美麗的童話,浪漫心間;好像蝴蝶一樣,漫步於風中,輕舞於花間,樂此不疲!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五彩斑斕、繽紛多姿!

  【篇四:堅守夢想,活出希望】

  多少年來,不再有夢想,不再有希翼,不再向往不再追求,早就習慣了安於現狀,甚至還可以對自己的頹廢理直氣壯!這還是我嗎?我曾經的理想呢?我曾經的追求呢?那些年少時的狂妄,那些曾經的豪言壯語,都跑哪兒去了呢?我豁然明白,那個年少時的夢想早已被自己丟棄在某個角落裡,就如同這本小小的詩集一樣。我甚至會編一些幼稚的謊言來欺騙自己,以便給自己的自甘頹廢尋找藉口!這十多年來,我輸給了自己!

  在少年時代,我就有一個當詩人的夢想,所以對汪國真是情有獨鍾,光他的詩我就抄了好幾大本,每每讀著那些優美的詩句,就會幻想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好像他的那樣,被人喜愛。然而,當遠離了學校,當繁重的農活疲憊了身心,我再也沒有閒情逸致去品讀那些喜愛的詩句了。直到後來結了婚,有了孩子,也就順理成章的做起了家庭主婦,過著循規蹈矩的平凡的日子。那個絕美的夢,便在鍋碗瓢勺的撞擊聲中破碎了,曾經的憧憬,曾經的豪情,也就被自己深深地埋葬了。

  這麼多年都在碌碌無為中頹廢,在熙熙攘攘中迷失,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當初我可以堅持,如果有人可以一直給我鼓勵,或許我的人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可如今的我終於明白,任何外在的干擾都不應該成為自己怨天尤人的理由,生活中的磨難更不應該成為我追逐夢想的絆腳石。

  從此,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挑戰自我的自甘平庸,把苦難當成動力。我應該從現在奮起,把自己的心交給希望,而不是過去。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也許這正是命運對我的考驗,我為什麼不可以把生活中的經歷也看成是我人生的一種財富?記得朋友曾對我說過:“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沒錯,如果沒有曾經的經歷,也不會有我今天的生活感悟,這樣來看,我是不是也應該感謝這種磨難?慶幸這種經歷呢?

  人,總是會在矛盾中掙扎,在痛苦中抉擇,有笑有淚,有取有舍,這就是人生,這就是命運。不管事態怎麼改變,其實主宰命運的一直是我們自己,不管是心有所向,還是迫不得已,那都是你自己的抉擇,怨不得任何人。這個世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如果自己不想著超越,沒人幫得了你。

  因此,我不管自己能不能成功,結果已不再重要,我更注重那一路走過的路程,我會在其中領略每一次進步的喜悅,體會每一個超越的欣慰,即便是其中不乏艱難與失望,能夠在坎坷中完善,在困難中成熟,苦也不失是一種快樂。

  人就是這樣,無論什麼時候,你的心裡得有個念想兒,你得為自己的夢想去奔,即便是到頭來真的只是個夢想,至少你美麗了整個追逐的過程。所以我不會放棄我的夢,哪怕是再多的苦難,我一樣渴望體會,樂意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