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植樹節手抄報一年級

植樹節手抄報一年級

植樹節手抄報一年級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不少的手抄報吧,藉助手抄報可以培養我們動手、動腦的習慣。手抄報的型別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植樹節手抄報一年級,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植樹節手抄報圖片

  

 

  

  


  2、植樹節的來歷

  公曆3月12日,是我國法定的植樹節,也是我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孫中山特別關注植樹造林事業,並將之視作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1915年,正是在他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定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民諺常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

  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規定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週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我們應該提倡把這項任務列入清明節活動的範圍,並透過清明植樹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3、關於植樹節的故事

  每年公曆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起初,植樹節是個農曆節。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重視植樹,把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紀念這位革命先行者,就將孫中山逝世的公曆日期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植樹造林的光榮傳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做過許多地方官,每到一處他都要栽花種樹,這在他的詩中也有反映:“手栽兩松樹,聊以當 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蘇軾任杭州刺史時,修浚西湖,並在湖堤上種樹,因而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著名景觀。柳宗元貶官柳州,但仍不忘種 樹:“柳州刺史,種柳柳江邊”;“手植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種柳樹,被稱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楊昌俊以詩歌 頌:“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蹟,都有先人們為我們留下的'綠蔭。在黃帝陵,傳說是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稱“黃帝手植柏”),鬱鬱蔥蔥,令人頓生思古 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師手植柏”。泰山岱廟也有“漢武帝手植柏”。這些千年古樹現如今都成了重點保護文物。“中庭樹老閱人多”,炎黃子孫樹下瞻仰 時,自然會生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僅重視植樹,也十分重視保護林木。早在夏禹時代,我國就有了有關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逸周書》記載:“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 之長。”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治理齊國時曾說:“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宋太祖趙匡胤規定:“民伐桑棗為薪者罪之。”清朝雍 正繼位時,就要求嚴格保護山林:“嚴禁非時之斧斤,牛羊之踐踏,歹徒之竊盜。”

  近代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十分熱愛樹木,他在帶兵打仗時規定:駐防官兵要在駐地植樹造林,即使行軍打仗時,也不許踐踏林木。他屯兵徐州時,為了嚴明紀律,特意寫了一首護林詩:“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有關保護林木的故事。傳說西湖淨慈寺有一古松,某新任太守為修造衙門,下令征伐。方丈無計可施,幸虧有一個濟顛和尚寫了一 首詩,派人送給了太守。詩云:“庭松百尺接天高,久與山僧作故交。本謂枝柯千載茂,誰知刀斧一齊拋。庭前不見龍蛇影,宅畔無聞風雨號。最苦早間飛去鶴,晚 回不見舊時巢。”太守見詩,權衡利害,終於收回成命。

  4、植樹節的標語

  1.三月十二植樹節,大家都來種小樹,一棵二棵三四棵,種下之後施施肥,小樹才能變大樹,人人都來動動手,綠化地球靠大家。

  2.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3.植樹在當代,得宜在下代。

  4.樹木棵棵種,綠樹點點陰。

  5.一棵兩棵三棵,棵棵皆成棟樑材。

  6.千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海活銀行。

  7.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8.萬里長城抵禦外敵,綠色長城造福人類。

  9.雙木成林染盡山河,獨苗雖綠怎抵風沙。

  10.多植樹,廣造林、現在人養樹,日後樹養人。

  11、多植樹,廣造林此刻人養樹,日後樹養人。

  12、保護樹木,就是保護自我。

  13、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14、冬天栽樹樹正眠,開春發芽長得歡。

  15、植樹節,給地球一點色彩,一齊動起來哦!

  16、草木綠,花兒笑,空氣清新環境好。

  17、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士。

  18、大力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

  19、綠化環境,美化人生。

  20、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21、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22、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23、花開堪賞直須賞,莫要折花空賞枝。

  24、植樹造林,造福後代。

  25、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26、增加林草覆蓋,治理水土流失。

  27、地球的保護傘――森林,失去它就帶來無窮的災難。

  28、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呵護,從我做起,愛護景區一草一木。

  29、推動綠色的手,是推動世界的手。

  30、如果你在今日植了一棵樹,兩年後的今日,它可實現你一個願望!

  31、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32、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33、要叫樹成林,把好護林關。

  34、植樹造林要適宜,季節土壤要調劑。

  35、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士。

  36、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37、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38、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39、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呵護,從我做起,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

  40、植樹造林是生態工程,是生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