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知識手抄報
什麼事都只有活著才能幹,所以平安最重要。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網路安全知識手抄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網路安全知識手抄報篇一:網路時代如何保護隱私
1、不要在網站提交個人資訊。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自己的隱私通常是自己無意中洩露出去的,因此不要輕易在網站上提交自己的資訊,除了銀行網站,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之外,其他網站都不要提交自己真實資訊;舉個例子來說,幾年前你可能在5460同學錄這個流氓網站錄入過自己的個人資訊,今天你會發現你的個人資訊被複制到至少四、五個網站供人搜尋查詢。因此,在網站或社群系統提交自己真實資訊的方法是不妥的。
2、釋出文章,三思而後行。在網路上發帖子,寫部落格,不要因為你的部落格訪問人數少不會有人注意就寫一些自己的隱私資訊,一篇文章一旦釋出出去,就無法收回來了,文章會被存檔、轉載、甚至散佈到很多你永遠都不知道的網站上,而搜尋引擎的觸角會找到網際網路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因此,寫文章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如果你不希望某些人看到你的文章,那麼就不要釋出它,因為文章遲早會被別人看到的。
3、使用安全的密碼。如果一定要在網路上儲存自己的資訊(例如電子郵件、私人日記等),那麼一定要使用一個安全的密碼進行保護,所謂安全的密碼,通常情況下是長度多於6位,有字母和數字的不容易被人猜到的'密碼。
4、個人電腦的安全。自己使用的電腦,要有足夠的安全設定,打上最新的作業系統補丁,啟用防火牆,安裝防毒軟體,不要訪問任何釣魚網站等等,確保個人電腦不被駭客入侵。如果發現有被入侵的異常情況,應該在第一時間內斷開網線,然後再進行檢測和修復。
如何查詢自己的個人隱私是否已經外洩,這裡也有一些技巧。
1、定期使用百度和Google搜尋自己的真實姓名。重點檢視前三頁的內容,看看是否有和自己相關的隱私資訊。
2、定期使用百度和Google搜尋姓名+個人資訊(如個人工作單位、學校、住址、電話號碼等)。透過這種組合查詢,能較為準確的知道自己資訊外洩的情況。
如果個人隱私已經洩露,該怎麼辦?
1、如果是自己建立的網頁或者填寫的資訊,那麼直接登入網站進行刪除操作。
2、如果釋出在第三方網站,那麼透過郵件或電話聯絡對方網站管理員,要求其刪除個人隱私資訊。
進過這些操作之後,就可以刪除已經在網站上索引的個人隱私資訊,但需要注意的是,百度和Google的網頁快照依舊會保留這個資訊一段時間(通常是幾個月),因此最好能通知百度和Google要求其在搜尋引擎的快取裡也將隱私資訊刪除。
網路安全知識手抄報篇二:隱私的定義及種類
隱私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當事人不願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資訊,當事人不願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個人私事,以及當事人不願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
從隱私的種類來看,可以將隱私分為個人事務、個人資訊、個人領域三種。
(一)根據隱私的外在表現形式,可將隱私分為抽象的隱私和具體的隱私。
1、抽象的隱私是指隱私內容是由一些資料、情報等形式所形成的,如日記內容、女性三圍、通訊秘密等。
2、具體的隱私是指隱私的內容能夠以具體形狀、行為等形式表現出來,如身體的隱蔽部位、婚外性行為、夫妻生活等。將隱私分為抽象的隱私和具體的隱私,可從事物自身存在的特點方面界定對隱私客體的保護範圍。例如女性的三圍,只有將特定女性三圍的具體資料傳播或公佈出去,才能構成侵權。如果僅作狀態性或形象性描述,則不能構成對隱私權的侵害,至多隻能是以侮辱行為構成名譽侵權。
(二)根據隱私的性質,可將隱私分為合法的隱私與非法的隱私。
1、合法的隱私是指符合法律明文規定和社會公德的隱私。例如,《中國人權百科全書》中將隱私定義為:隱私即秘密,是指尚未公開的、合法的事實狀態和一般情況。如果已經向公眾公開或向無保密義務的特定人公開,即不屬於隱私。
2、非法的隱私是指違反法律明文規定或違背社會公德的隱私,它又可分為違法的隱私、一般違規的隱私和法不調整的隱私。
廣義上的違法的隱私是指違反基本的實體法的強行性規定及一般的公共道德的隱私,包括:嚴重違法即犯罪的隱私,一般違法包括違反民事法律、行政法律的隱私,輕微違法的隱私三類。
狹義上的違法的隱私是指違反基本的實體法的強行性規定及重要的公共道德的隱私,包括嚴重違法的隱私和一般違法的隱私兩類。鑑於通常所指的違法僅指嚴重違法和一般違法,而不包括輕微違法,故違法的隱私也應限於狹義的違法的隱私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