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植樹節手抄報六年級2017

植樹節手抄報六年級

植樹節手抄報六年級2017

  中華人民共和國1979年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下面是植樹節手抄報六年級,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植樹節的由來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其實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於成材。

  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於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主席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再者,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透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節日起源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資治通鑑》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定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衝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陝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鍾,十分喜愛,並且廣為種植,現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

  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透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1872年4月10日,莫爾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爾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生態價值

  植樹節是為了保護倡導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於人類的生存,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價值進行了計算: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汙染價值約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

  植樹節的意義

  春季,萬物復甦,正是植樹造林的黃金季節。植樹造林不僅能夠美化環境,提高空氣質量,還能改善氣候狀況,可謂一舉多得。茂密的樹冠可以遮蓋陽光的照射,將20%左右的熱量反射回天空,60%—70%的熱量被樹冠吸收。此外植物蒸騰作用的維持也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由於樹林內空氣溼度大,熱容量大,風又小,因此溫度變化是比較緩慢的。

  據觀測夏季有林地方比無林地方氣溫低8—9℃,而冬季卻高2—3℃,真可謂“冬暖夏涼”。此外,森林還可以調節空氣溼度。森林對空氣的調節作用是透過樹冠的持續不斷的蒸騰作用來完成的。乾旱季節,樹木龐大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大量水分,透過葉面向大氣輸送,使空氣溼度增加,從而緩和乾旱程度。據測定,有林區域比無林區域夏季相對溼度要偏大30%—40%,冬季可偏大10%左右。

  森林既是大自然的空調機,又是大自然的加溼器,對提高空氣質量貢獻很大。當森林覆蓋率達35%以上時,就能產生適合於人類生活的氣候。據科學家估算,夏季每公頃楊樹每天蒸騰57噸水,消耗熱量18萬兆焦;每公頃闊葉林一年中從土壤中吸收575噸地下水,消耗熱量1.25萬兆焦。其蒸騰的水分比同緯度的海洋多50%,是無林地區的20倍。此外森林還是大自然的避風港。風遇森林後,一部分氣流越過上空,一部分氣流被樹阻擋,風力銳減,到達林區200米處,風速一般只有原來的5%左右,從而大大減輕了風災。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是造福人民的一項偉大事業。多年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蓬勃開展,對提高全民綠化意識,加快綠化國土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植樹造林是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為後人造福的一件大好事,參加植樹既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植樹造林,綠化家園,讓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更綠、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