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童話手抄報怎麼畫

童話手抄報怎麼畫

童話手抄報怎麼畫

  童話手抄報怎麼畫?這成為老師和學生比較糾結的問題。一份精彩的童話手抄報有助於宣傳童話的美,童話手抄報體現設計中的觀點以及設計風格。歡迎閱讀小編整理的童話手抄報,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低幼知識童話的情節安排

  第一步,選準知識內容――往往是一點一滴的知識內容。那麼,是根據什麼來選的呢?我以為,這個知識內容.要能夠為幼兒接受,並且儘可能是新鮮一些的。第二步,應該說是整個創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構思、設定出相應的故事情節。我來舉幾篇自己近年來寫的低幼知識童話做例子,著重說一說,我是怎樣進行情節安排的。

  先以《螞蚱打賭》(《科學童話選?續集》;科學普及出版社)為例,當低幼兒童對獸類;鳥類、昆蟲的生理特點缺乏瞭解的時候,常常從自己的身體上找答案。比如,螞蚱是怎麼呼吸的?把螞蚱的`頭浸入水中會怎樣?低幼兒童一般都會想當然地認為,螞蚱同人一樣,“用鼻、口呼吸,把頭浸入水中便會被淹死。其實,螞蚱是用肚子兩側的氣管呼吸的。把頭浸入水中,自然淹不死。只講這一現象(知識),低幼兒童是可以理解的,而這知識本身,又會引起低幼兒童的興趣。那麼,用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情節來“表現”這個知識內容?我寫了螞蚱同螞蟻打賭的故事:雨後,螞蚱偷吃完莊稼,同螞蟻打賭說,他把頭放進積水的壟溝裡,幾小時也淹不死,螞蟻們笑著不相信,結果,螞蚱贏了,正要把每個螞蟻踢兩腳……這時,螳螂來了,它們把螞蚱的肚子放進水裡.儘管頭還露在水面,但螞蚱卻淹死了。


  

  貓,以及與貓形態、習性相近的動物,都歸為“貓科”,可以把這一點講給孩子們。情節如何安排?……大黑貓從主人那裡得知,在動物學上,許多動物都被劃到“貓科”,那自己豈不成了“科長”?大黑貓很得意,也想盡點“科長”的責任,便去看貓科的夥伴,誰知,它遇見的猞猁、獵豹、金錢豹、獅子、老虎……卻一個比一個厲害,於是,大黑貓不怎麼想當科長了。這就是《貓“科長”的故事》(《媽媽講》第二集,科學普及出版社)的大致情節。

  有的知識看去似乎很深,但如果只講現象,不講“為什麼”,低幼兒童仍可接受。比如,地球上有一個地方,四面八方都朝南,這個地方就是“北極點”。如何安排、設定出這個知識童話的故事情節7 我聯想到日常生活中,人們都喜歡住光線充足的朝南的住房,便寫出了《活動小房》:山羊媽媽給小山羊造了一座帶輪子的活動小房,四壁各有一扇窗子。小山羊推來推去,想讓四扇窗子都朝南,大家見了哈哈大笑,說這不可能。但老鷹把活動小房叼到了北極點,這回,四扇窗子都朝南了。


  

  《沒尾巴的猩猩》(發表於《小朋友》1988年第2期)也只告訴了孩子一點知識:所有的猴子都有尾巴,而猩猩卻沒有尾巴。 孩子們都知道,猩猩比猴子聰明。這個知識童話說,猩猩為了得獎品,就混進猴子中間,去參加猴子專場智力競賽,主持競賽的海豚提出的一個搶答題,就被猩猩答上了:“猴子有尾巴,猩猩沒有尾巴。”猩猩得了10分,正得意,海豚卻忽然下令“全體起立,向後轉!”這一轉,猩猩可露餡了,滿屋子的猴子都拖著尾巴,只有猩猩沒有尾巴……總之,在選取了知識內容之後,很要緊的是,要精心構思出一個較為有趣的故事情節,使知識內容與故事情節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一篇較好的低幼知識童話。

  最後,關於低幼知識童話的表現手法,我覺得,還想提一點,就是,最好能在不影響“物性”的前提下,再注意一下人物的性格,比如,《螞蚱打賭》中的螞蚱,有點“無賴”嘴臉,《貓“科長”的故事》中的大黑貓似乎有“官癮”;《活動小房》中的小山羊像個任性的孩子;《沒尾巴的猩猩》中的猩猩,有點像那種老想鑽空子撈點便宜的人。